□ 中共和順縣委組織部
以脫貧攻堅為統(tǒng)領 打造“和順干部”新名片
□ 中共和順縣委組織部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關鍵在黨,關鍵在干部。今年以來,尤其是縣第十六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和順縣委組織部在組織工作中以脫貧攻堅為統(tǒng)領,把打造“和順干部”名片作為戰(zhàn)略舉措來抓,邊鞏固、邊深化、邊提升,使“和順干部”的名片越擦越亮,一支思想正、作風硬、工作實、群眾贊的高素質黨政干部隊伍正在形成,為全縣脫貧進位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和順是國貧縣,貧困面大人多,脫貧攻堅任務繁重。面對這樣的縣情,我們堅持把打造扶貧干部作為有力支點和抓手,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創(chuàng)新扶貧攻堅一線鍛煉平臺,選派干部投身到基層鍛煉,推動全社會形成謀脫貧、抓落實、重成效的濃厚脫貧氛圍。一是培養(yǎng)鍛煉干部向脫貧攻堅聚焦。堅持“抽硬人、硬抽人”的工作原則,在全縣后備干部隊伍中選拔思想水平高、工作作風實、業(yè)務素質精的119名干部,派駐到貧困村和軟弱后進村擔任“第一書記”;全縣黨政機關選派年輕干部2000余名組成幫扶工作隊駐村幫扶。全縣形成了單位包村、領導包帶和工作隊到村、黨員干部到戶、“第一書記”到崗的“兩包三到”聯(lián)動幫扶機制,建立健全和壓實單位包村幫扶責任,促進幫扶效果到村、到戶、到人,努力實現(xiàn)在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上,干部大展身手、群眾大受其益的良好局面。二是交流使用干部向脫貧攻堅聚焦。堅持重基層、重一線的干部交流原則,舍得向脫貧一線輸送年輕干部。其中選用靠得住、律己嚴、敢擔當、尚務實、民意好的4名縣直部門的科級干部交流到鄉(xiāng)鎮(zhèn)任職,5名新選拔的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工作,12名引進的優(yōu)秀人才服務于肉牛養(yǎng)殖、旅游開發(fā)、雜糧加工等扶貧產業(yè)。通過多方匯聚干部人才,進一步充實脫貧攻堅的力量,也使干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深入群眾、增長見識、提升才干。三是正向激勵干部向脫貧攻堅聚焦。領導向一線發(fā)力、干部向一線傾斜,營造出良好的全縣從政環(huán)境,進一步激勵了廣大干部大膽干事、大膽創(chuàng)業(yè)、擔當負責的激情。全縣幫扶干部積極與全縣50566口貧困人口結成對子,共同謀點子、想法子、找路子,形成人人為扶貧出力做貢獻的格局。同時,探索容錯機制,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shù)母刹繐?,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縣市場質量與監(jiān)督管理局副科級干部祁崗同志敢于擔當、堅持原則、秉公執(zhí)法,在本次縣鄉(xiāng)換屆中被提拔為鄉(xiāng)鎮(zhèn)黨委副書記,為全縣各級領導干部樹立了“讓干事者無憂,讓有為者有位”的榜樣。
我們堅持把扶貧攻堅實績作為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據,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對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堅持優(yōu)先使用,后備干部庫優(yōu)先納入,真正讓在脫貧
攻堅一線有貢獻、有實績、有擔當、有作為的優(yōu)秀干部脫穎而出。一是推動干部“上”得去。圍繞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以廉為基的用人標準,探索實踐“兩掛鉤、兩不掛、兩票決”干部選任模式,做到任用干部與工作實績掛鉤、與社會公論掛鉤,不與社會關系和金錢掛鉤,經過常委會、全委會兩次票決,提高選人用人的民主性和公信力。注重把脫貧攻堅工作突出、受到群眾稱贊的黨員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在鄉(xiāng)鎮(zhèn)換屆中,有27名脫貧攻堅一線表現(xiàn)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其中4人提拔為鄉(xiāng)鎮(zhèn)正職,23人進入了鎮(zhèn)領導班子,樹立了重視基層、關注基層、突出基層的鮮明用人導向。李陽鎮(zhèn)下石勒村黨支部書記杜繼英抓黨建聚人心,發(fā)動群眾苦干實干,帶領群眾走上了小康路,工作成效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被選拔為李陽鎮(zhèn)副鎮(zhèn)長,為全縣各級干部樹立了“脫貧工作抓得好,政治前途有奔頭”的良好榜樣,激勵各級干部到脫貧攻堅戰(zhàn)場大顯身手。二是落實干部“下”得來。從嚴治黨,重在從嚴治吏,根據工作實績,對10名不適合現(xiàn)職的領導干部及時進行交流調整、免職或改任非領導職務。同時,又對責任制考核進行了探索,以縣統(tǒng)計局為試點,在選用好單位一把手的前提下,將單位班子組成人員的提名權交給單位一把手,由單位一把手在全縣擇優(yōu)推薦,縣委嚴格把關,按照程序選任。新班子組成之后,由縣考核辦與新班子簽訂任期目標任務責任狀,明確獎懲措施,在省市縣三級考核中排名未晉位,接受提醒談話;未完成兩項以上指標任務或省市縣三級考核中出現(xiàn)排名后退,當年接受預警約談;第二年無進步,接受誡勉談話和通報批評;第三年仍然沒有改善,接受組織調整,返回原職。三是保證干部“待”得住?;诜穷I導職數(shù)占比達到50%,職務職級并行人數(shù)多,需要加強管理;非領導職務干部經驗豐富,是寶貴的財富,并有充足的智力和人力資源;為提升干部隊伍形象,加強作風建設,結合以上原因,及時研究出臺了《和順縣科級非領導職務干部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嚴明科級非領導干部工作職責、工作紀律,把寶貴財富用起來,激發(fā)正能量,推動他們繼續(xù)為全縣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能力提升的實踐場,加強對干部管理考核,轉變工作作風,選樹優(yōu)秀干部典型,分別給鄉(xiāng)鎮(zhèn)、縣直、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制定了系列考評辦法,切實治庸、治懶、治散。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完善《第一書記考核工作方案》,將考核內容確定為工作精力投入、職責履行、工作紀律3個方面,細化為建強基層組織、推動脫貧攻堅、維護穩(wěn)定等9大類37項內容并量化分值,倒逼第一書記真扶貧。制定并出臺《和順縣脫貧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加強對鄉(xiāng)村作為扶貧攻堅主體的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明確年度扶貧攻堅任務,細化考核內容。特別是把脫貧攻堅項考核權重由去年的6%調整為25%,引導幫扶干部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精準扶貧上,在脫貧攻堅一線建功立業(yè)。二是注重考核跟蹤問效。推行縣委常委(擴大)會議月例會制度,定期聽取黨建工作、脫貧攻堅、項目建設、民生保障等情況匯報,變管“過程”為管“結果”、管“落實”,進一步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工作責任。從縣到村、自上而下,層層簽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堅持過程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考德、考廉和考績相結合。堅持“抓兩頭、帶整體”工作思路,強化主體責任;將工作實績與日常監(jiān)管相結合。截至目前,對脫貧工作優(yōu)秀的平松鄉(xiāng)、19名第一書記給予通報表揚,對脫貧成效不合格的6名第一書記進行了召回,兩年內不得提拔重用。三是營造氛圍選樹典型。對真抓實干的扶貧干部進行宣傳表揚,激發(fā)干部決勝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目前,共拍攝29期《聚焦第一書記》《我家有黨員》《追求》專題片,并在縣電視臺、黨建網播出,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全縣干部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