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曲福利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化的手段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教學中,以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語文課堂上也需要加強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利用它的優(yōu)勢,更好地完成教學。
關(guān)鍵詞:語文 教學 信息化
信息化的手段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利用它可以將許多抽象的事物具體化,給學生搭建一個更好的平臺。老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且,現(xiàn)在信息化也是一種趨勢,要加強對語文課堂的改革,調(diào)整固有的模式,讓老師與學生聯(lián)動起來。
一、現(xiàn)階段語文課堂的缺陷
現(xiàn)階段的語文課堂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固有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讓學生的積極性一直不高,學生接受的內(nèi)容很少,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很少。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回饋給老師,老師也就不能按照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其次是教學囿于教材,從不涉及教材之外的內(nèi)容。其實,教學更多要注重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和對學生的素養(yǎng)與品質(zhì)的提高。老師必須能夠讓學生體會的到他們學的知識是可以應用于實際的或是對他們的提高是確實有幫助的。最后就是教學形式的單一。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使得許多學生慢慢喪失積極性,但老師卻只需要按照固有的形式進行備課和教學,所以,一旦教學形式要改變,老師必須加大自己的精力投入。
二、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化的優(yōu)勢
積極培養(yǎng)學生興趣?,F(xiàn)在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可以通過信息手段來調(diào)動。首先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在課堂上引用許許多多的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資料,讓學生能夠更深刻理解教學內(nèi)容。此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讓他們接受的知識更加的多樣化,這樣會使他們看待問題更加的客觀、全面。在這種信息化的教學中,語文知識的傳播就會加快,老師就可以對課堂內(nèi)容“加量”,學生的進步速度也就會加快。
變換課堂形式。課堂的形式相當重要,如果學生對課堂的形式不感興趣,他將不會參與進來,也就不會學到東西。比如,以前老師講課總是寫一黑板單調(diào)的板書,學生就在下面低頭記,也不去管老師在講授什么,接受的內(nèi)容就很少?,F(xiàn)在,老師更多的會使用演示文稿,把重點列在上面,同時在重點內(nèi)容的解釋中加入視頻、圖片、音樂等元素,讓同學們更深刻的體會,同學們同時被吸引,將注意力集中,課堂的效率也就相應的提高。除此之外,也有老師開始使用prezi或者focusky等更加美觀靈活的演示文稿軟件,讓課堂的形式變得更美輪美奐。并且對人的記憶研究表明,圖片、各種顏色對人記憶的刺激要比單純的一種顏色的文字要好很多。所以,應用信息化手段變化課堂形式是非常有效的。
將主導權(quán)交給學生。信息化教學中,學生有多種渠道來獲取知識,并且這種知識的量很可能會超過老師的掌握。所以,老師這時候要做的就不是讓學生一味的接受自己的知識,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運用信息化構(gòu)建一個教學平臺,讓學生將自己獲取的知識進行交流傳播,老師作為一個聆聽者,作用就是發(fā)現(xiàn)學生獲取的知識中的錯誤并改正,另一方面對他們?yōu)槟艿玫降倪M行補充。同時,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提高,他們會接觸到一些自己沒有觸及過的知識或者觀點。并且自己自主去獲取的知識要比別人告訴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信息化教學對在高中語文的運用
信息化教學當然要由老師開啟,老師的作用非常關(guān)鍵,但是對信息化的運用依然存在著問題。首先就是一部分老師拒絕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原因,自己不愿意去學習這種新的方法,他們不希望改變,并維持原有的自己認為合適的教學模式;還有就是一部分老師會認為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是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某種程度上的否定,他們覺得通過自己本身完成教學才是自己教學能力的完美的證明。這樣的老師的思想需要做出改變,首先是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異常迅速,每個人都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老師也是如此。有了更先進的教學方式一定要去學會應用,這樣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另外,更熟練的使用工具也是一種能力,教學能力的證明是通過學生的進步來體現(xiàn)的,而不是老師的教學方法,信息化手段帶來學生更快的進步,這是顯而易見的。還有就是一部分老師也在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自己也會去網(wǎng)上獲取授課教程,但是他們只是簡單的生搬硬套,沒有自己的想法與理解。每個地方,每一所學校,環(huán)境、老師、學生等各個組成元素都是相當不同的,一個方式不可能通用與所有的課堂,所以老師在拿到信息化這個工具時要去思考自己怎樣使用它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
信息化教學的另一個主體學生需要做的是主動學習。雖然只是簡單的四個字,但是做到是相當不容易的。一直以來,聽老師講課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徑。但是現(xiàn)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學生可以有廣泛的途徑來獲取知識,而不局限于老師。學生要勤動腦,思考自己學到的東西怎樣去應用或者對自己有怎樣的幫助,并且在同學與老師中分享自己的知識與想法,然后聆聽他們的看法,接受他們的批評與建議,注重團隊合作。老師這時候更多地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以高中生的心智完全可以自主學習。
四、結(jié)語
在現(xiàn)在語文的教學改革中,要從作為參與者的老師和學生入手,讓老師學會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并加入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主學習、勤于思考、善于交流,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讓信息化的優(yōu)勢彌補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并讓信息化與語文學科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課堂形式、教學模式,讓學生的語文水平能夠加速提高,并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璐,賈洋洋,茍江鳳.信息技術(shù)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shù),2016 (12).
[2]丁偉.信息技術(shù)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08).
[3]焦寬余.信息技術(shù)與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的一些反思[J].中小學電教,2016,(01).
[4]張仙勇.信息技術(shù)應用在農(nóng)村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