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開國
在四川省宜賓市,平靜的一步灘河岸,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書“戰(zhàn)斗英雄陳紹光烈士永垂不朽”,這紀念碑是為銘記珍寶島戰(zhàn)役戰(zhàn)斗英雄陳紹光而立的。1938年,陳紹光出生于貧農家庭,1959年參軍,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69年,在保衛(wèi)珍寶島的戰(zhàn)役中,陳紹光英勇犧牲。為了表揚陳紹光英勇頑強、勇于擔當?shù)木?,沈陽軍區(qū)黨委為其追記一等功,中央軍委授予其“戰(zhàn)斗英雄”稱號。1970年,宜賓市人民政府在其家鄉(xiāng)一步灘建造了“戰(zhàn)斗英雄陳紹光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
立志從軍,英雄男兒豪氣壯
1938年農歷五月初三,宜賓縣一步灘牛角咀一戶農民家里,一個嬰兒降生了,他就是32年后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的戰(zhàn)斗英雄陳紹光。
陳紹光姊妹共8人,他身居長男,聰明活潑,是家中的頂梁柱,被父母視為未來的希望。由于出生貧苦,陳紹光六七歲時就得看牛、割豬草、挑水、砍柴等。農忙時節(jié),陳紹光還要跟著父親一起去耕地、車水、栽秧打谷。艱苦的環(huán)境,造就了陳紹光強健的體魄。
1949年12月,宜賓和平解放。但是不甘失敗的國民黨反動軍警,勾結地方勢力組成土匪武裝,負隅頑抗。于是從1950年開始,駐宜賓縣的解放軍陸續(xù)分赴全縣各鄉(xiāng)村開展剿匪斗爭。5月的一天,陳紹光正在山坡上放牛。突然,正在吃草的牛狂吼一聲,在坡上跳了起來。陳紹光試圖拽住韁繩,控制住牛,但是卻反被牛拉著往坡上跑,急得他大喊“牛發(fā)瘋了!牛發(fā)瘋了!”恰巧這時,坡下路過兩個解放軍,聞聲急忙跑來,幫陳紹光拉住了發(fā)瘋的牛。先跑來的解放軍見陳紹光的腳被荊棘刺傷了,忙從醫(yī)療包里取出止血藥和紗布為他包扎,并說“小同志,你不要怕,我們是解放軍”。陳紹光崇敬地點點頭,說道“解放軍真好”。這是陳紹光第一次接觸解放軍。
1950年夏,一步灘的土匪被殲滅后,全縣農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斗地主分田地熱潮。在解放軍的幫助下,陳紹光與村民們第一次得到了土地,這使得陳紹光堅定了參加解放軍的信念。從1955年開始,每年征兵時,陳紹光都積極報名,但是每年都因為家中缺少勞動力而被拒絕。1958年冬,征兵工作又開始了,此時的陳紹光已經(jīng)過了參軍的年齡。但陳紹光心里知道,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就永遠也沒有機會成為解放軍了。于是陳紹光偷偷修改了自己民兵證上的年齡,再次報名。在關鍵時刻,陳紹光得到了鄉(xiāng)里其他幾個應征青年的幫助,終于被接兵的首長批準,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軍裝。1959年3月,陳紹光告別年邁的奶奶和兩鬢花白的雙親,踏上了保家衛(wèi)國的征程。
拼搏進取,摸爬滾打本領高
經(jīng)過緊張有序的新兵訓練后,陳紹光被分配到沈陽軍區(qū)3168部隊偵察連當戰(zhàn)士。剛到部隊,副連長帶領他們參觀連隊在山里的國防施工現(xiàn)場,又參觀了連隊的軍事訓練場。訓練場上,練攀登、拳擊、捕俘的軍事器械,樣樣都使陳紹光感到新奇。回到宿舍,槍架上排放整齊的步槍、沖鋒槍更令他愛不釋手。每天清晨,起床號還未響,訓練場邊的樹林里就傳出“咚、咚、咚”的響聲,副連長走近一看,原來是陳紹光正滿頭大汗地用樹樁作鋼釬,在練習打錘。陳紹光笑著對副連長說:“工地上打二錘的人少,炮眼打不出來,影響施工進度,我要抓緊練,早點頂上去?!辈痪?,班里舉行打錘比賽,陳紹光一口氣打了800多下,錘錘打得又穩(wěn)又準,把老兵們都嚇呆了。
1960年4月,陳紹光和戰(zhàn)友們在長白山進行滑雪訓練。訓練剛開始時,陳紹光和大家一樣,剛邁步就摔倒了。沒過多久,全連三十幾個新兵全都摔倒在了雪地上。指導員鼓勵大家說:滑雪開始時都要摔很多的跟斗,但是只要勤學苦練,就一定能熟練地掌握滑雪技術。指導員的話激勵著陳紹光,他站起身來,但剛跨出一步,又摔倒了。陳紹光揉了揉屁股,站起來再練;再摔倒,爬起來,再練。訓練的第1個星期天,戰(zhàn)友們都在休息,陳紹光仍在山上練,午飯也忘了吃,甚至把給家里寫回信的事也忘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1個月勤學苦練,陳紹光終于熟練掌握了平地滑的動作要領,以滿分通過了基礎測驗,接著又在500米平地滑和250米50度陡坡直線滑測試中取得了新兵中的最佳成績,受到連隊黨委的嘉獎,黨支部還將他作為刻苦訓練的典型進行宣傳。
1963年,群眾性大練兵和軍事技術大比武在全軍轟轟烈烈地展開。陳紹光任班長的5班在大練兵中,各項科目考核均居榜首,萬米武裝泅渡也奪得全連之冠,成為全連的尖子班。陳紹光在大練兵中展示出了過硬的本領,被戰(zhàn)士們譽為“射擊的神槍手”“攀登的爬山虎”“滑雪的雪上飛”。隨后,陳紹光被沈陽軍區(qū)黨委樹為軍區(qū)“一百零八將”先進典型,同時榮立二等功。1964年3月,陳紹光出席了沈陽軍區(qū)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獲得了“雷鋒式五好戰(zhàn)士”稱號。
聽黨指揮,服從命令紀律強
陳紹光服役10年,從普通的偵察戰(zhàn)士,到擁有一身技能的副連長。變的是技術的日益精湛和思想的日臻成熟,不變的是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命令的絕對服從。
1964年4月,部隊準備選送一批老戰(zhàn)士參加國防建設,黨支部根據(jù)上級提出的條件和要求,再三研究,認為陳紹光是最合適的人選。陳紹光接到上級命令時,愉快地做好了離隊的準備。正當陳紹光打好背包,準備出發(fā)時,指導員又突然找到他說:“上級黨委臨時決定派你去師教導隊工作一段時間,你有什么意見?”陳紹光不假思索地對指導員說:“請轉告黨委,我服從安排,一定努力工作?!?/p>
1964年8月,指導員告訴陳紹光,3排7班的工作和訓練一直上不去,為了加強七班的領導建設,黨支部決定,派你去7班任班長。已經(jīng)是排長的陳紹光沒有計較職位高低的問題,說道:“只要對祖國和人民有利,我都堅決服從。張思德不是當了班長又當戰(zhàn)士嗎?我認為這是組織上對自己的信任?!眅ndprint
1965年3月,正當7班在他的領導下不斷改變落后面貌時,連里下達了敦促陳紹光復員的命令。宿舍里,戰(zhàn)士們正七手八腳地為陳紹光打背包,收拾行囊,眼眶里含著熱淚。陳紹光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安慰戰(zhàn)友說:“大家別都像姑娘一樣,哭哭啼啼的。我們革命戰(zhàn)士既要能為保家衛(wèi)國的共同目標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來,還要能為建設祖國的共同目標到五湖四海去?!痹顼埡螅B幾十個戰(zhàn)友和連首長把陳紹光送到火車站?;疖囘M站了,陳紹光和戰(zhàn)友們握手告別。正當他準備上車時,通訊員急急忙忙地跑來告訴指導員:“師首長指示,把陳紹光同志留下?!敝笇T接到命令后,問陳紹光的看法。陳紹光毫不遲疑地回答:“還是那句老話,堅決聽從指揮,服從需要?!鳖D時,月臺上像開了鍋一樣,戰(zhàn)士們高興得差點把他舉了起來。
據(jù)和陳紹光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回憶,陳紹光服役10年,僅探家6次,而且每次都是領導主動安排,他自己從沒有提出過探家請求,家屬也沒有來過部隊。
血灑疆場,保家衛(wèi)國慨而慷
60年代,蘇聯(lián)推行霸權主義,中蘇關系不斷惡化。1968年9月,剛晉升為副連長的陳紹光和所在連隊奉命去烏蘇里江執(zhí)行邊防守衛(wèi)任務。
1969年2月,陳紹光帶著小分隊進行巡邏,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裝甲車,直接越過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停在我方河面上。車上跳下10多個全副武裝的蘇聯(lián)士兵,在一個中尉的指揮下,不斷向我方逼近。陳紹光率領的小分隊擋住蘇軍去路并大聲抗議:“站住,你們越境了,必須立即撤回去!”中尉說他們站的地方是蘇聯(lián)領土。陳紹光駁斥說:“按照歷史上沙皇俄國強迫中國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你們站的地方都是中國領土?!敝形拘Q蘇聯(lián)的政策是“和平”“友好”“援助”,不搞侵略。陳紹光義正詞嚴地駁斥說:“你們把戰(zhàn)車開進布拉格,對捷克進行軍事占領,這不算侵略嗎?你們把裝甲車開到中國土地上,你們全副武裝跑到中國來,這是‘援助嗎?你們是打著‘和平‘友誼的幌子,進行侵略擴張。”陳紹光不斷地用鐵的事實揭露了蘇聯(lián)的丑惡行徑,駁得中尉理屈詞窮,最后只好灰溜溜地離開。
1969年3月,蘇軍同時在烏蘇里江的七星島、烏鴉群島和珍寶島向我邊防戰(zhàn)士發(fā)起進攻。在珍寶島地區(qū),4輛裝甲車和卡車同時從江對岸兩個哨所駛出停在珍寶島上,從車上下來10多個全副武裝的士兵,分3路向陳紹光率領的巡邏小分隊包抄而來。有豐富斗爭經(jīng)驗的陳紹光,見對方一改往日的皮帽為鋼盔,沖鋒槍代替了步槍,人數(shù)也大大增多,就預感到今日必有惡戰(zhàn)。他命令戰(zhàn)士做好戰(zhàn)斗準備,隨即向蘇軍提出抗議:“你們已嚴重侵犯中國領土,必須立即撤回去!”入侵者毫不理會,突然向我方開槍。陳紹光毫不畏懼,果斷指揮戰(zhàn)士們戰(zhàn)斗。他一馬當先,邊掃射邊帶領戰(zhàn)士們占據(jù)有利地形,切斷敵人后路。眼看敵人即將被殲,陳紹光側后200米處又出現(xiàn)了援敵,他命令部分戰(zhàn)士繼續(xù)關門殲滅殘敵,自己則帶領另一部分戰(zhàn)士向援敵沖去。距援敵100米時,敵人的交叉火力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陳紹光命令戰(zhàn)友掩護,自己一躍而起沖向土坎,試圖占據(jù)有利位置。但陳紹光剛沖到土坎下,頓覺左臂劇痛無比。戰(zhàn)友們沖上來,見他左臂重傷,忙為他包扎,他奮力扒開戰(zhàn)友的手,說:“別管我,勝利要緊!”陳紹光忍著劇痛,一面指揮,一面用右手舉槍掃射,不幸頭部左側又受重傷,鮮血直流。他再次謝絕戰(zhàn)友包扎,和戰(zhàn)友們一起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就在這時,他們的左側翼又出現(xiàn)了援敵火力點,陳紹光右手舉槍邊沖邊掃,不幸一顆子彈從左向右貫穿了他的腰部,他不由自主地一個趔趄倒在了一棵白樺樹邊。
在陳紹光死打硬拼精神的激勵下,戰(zhàn)士們英勇頑強地堅持戰(zhàn)斗,和兄弟部隊一起全殲了入侵之敵。戰(zhàn)斗勝利結束后,戰(zhàn)友們急忙將陳紹光抬到附近的包扎所,進行緊急搶救,終因他3處重傷,流血過多,最終英勇犧牲。
青山忠骨,紹光不滅永流傳
陳紹光犧牲后,部隊用大紅棺木將他安葬在烏蘇里江邊的一座小山上,后遷入佳木斯市寶清縣珍寶島反擊戰(zhàn)烈士陵園。為了表彰陳紹光英勇頑強,勇于獻身的崇高品質,沈陽軍區(qū)黨委為他追記一等功,中央軍委授予他“戰(zhàn)斗英雄”的光榮稱號。1970年,宜賓縣人民政府在他的家鄉(xiāng)一步灘建造了“戰(zhàn)斗英雄陳紹光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將他的出生地改為紹光村,并將一步灘中學和一步灘大橋分別命名為“紹光中學”和“英雄橋”,以永久紀念。
陳紹光入伍10年,曾12次在危急關頭,搶救戰(zhàn)友和民兵的生命;9次沖進火海,挽救國家和人民的財產(chǎn);先后榮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1次,一等功1次,獲中央軍委授予的“戰(zhàn)斗英雄”稱號。陳紹光用年輕的生命踐行了“邊防戰(zhàn)士心向黨,緊握鋼槍打豺狼,任他敵人多兇狠,愿灑熱血在疆場”的鋼鐵誓言。
當戰(zhàn)士整理陳紹光遺物時,在其日記本上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首詩:“毛主席教導記心間,一生交給黨安排;笑灑滿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來?!贝嗽姾髞肀蛔髑诣F源譜曲成歌,連同陳紹光的故事,流傳至今。
責任編輯:張傳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