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曉玲
天作之合
◎ 孫曉玲
我的母親叫王小立。在父親眼里,母親對他的照顧稱得上是“無微不至”。父親療養(yǎng)時她去看望;父親下鄉(xiāng)時她去相伴;父親準備搬家,她去看房;父親想買個書柜,她去挑選。面對人生“三起三落”的起伏,母親的樂觀、寵辱不驚尤其令父親嘆服。這段長達40年之久的姻緣,被父親稱為“天作之合”。
我姥爺是農(nóng)民。一天,他下地干活,正巧碰到我爺爺。兩家的地離得挺近,彼此都心知肚明,就不約而同地坐在田邊聊了起來。越說越對心思,越說越投緣,后來老哥倆兒一拍即合:“干脆咱們就做親家吧!”
不久,雙方家長給兒女創(chuàng)造了一次相親的機會。兩年后,一頂花轎把蒙著紅蓋頭的王家二姑娘娶進了孫家。
聽母親說,辦喜事那天,兩碗白面餃子上了桌,再上就全是黑面的了。婆家的生活勤儉細省,和一般農(nóng)戶一樣,不比娘家的生活強多少,而且日日五更做飯,比做閨女時辛勞許多。高高瘦瘦的丈夫整日不言不語,就愛抱著本書看,干農(nóng)活不太在行,卻矢志苦吟、志向高遠。
婚后,兩人感情生發(fā),恩愛日增。伴著妻子晨炊的煙霧,丈夫走上奮發(fā)求學(xué)之路。父親曾流浪、失業(yè),過過訂不起報紙、買不起書籍的生活,但母親是那種“跟了誰,就跟誰一心一意地過日子”的女人,決不“這山望著那山高”。
抗戰(zhàn)開始,他們一個在前方屢遭險難,一個在后方養(yǎng)老育幼倍顯忠貞。父親進城時才36歲,風(fēng)華正茂,已經(jīng)成名,但他親自坐著報社的大馬車,把困在半路的妻子和一雙兒女接到了天津。
聽親戚講,剛解放時,父親去北京開文聯(lián)大會,還特別受到過大會主席的表揚,因為他不與農(nóng)村的妻子離婚,是作家中的模范?;丶液?,他把這件事淡淡地講給妻子聽,一笑置之。
母親聽了后,對娘家人說:“他這個人心軟、實在,知道疼人。那么多對離了,他都沒把我們娘兒幾個扔一邊;那么不容易,他都要把我們?nèi)映鰜怼K窍朐僬?,什么樣的找不著??/p>
記得上學(xué)時,八仙桌上常有家鄉(xiāng)飯,父親最喜歡吃,曾經(jīng)笑著對我和母親說:“搞寫作這行,生活太好了不行?!备赣H很知足,從不為生活用品四處去買東西,都是母親張羅,可母親出門買菜他總是惦記著。看見母親頭發(fā)長了,父親就說:“來,我給你鉸鉸?!彼⌒囊硪?,剪得很齊。
我母親愛說:“魚幫水,水幫魚,倆好換一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蔽蚁?,這也是他們生活祥和寧靜的原因吧。
(摘自《布衣:我的父親孫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