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忠
有一種緣分,叫重逢;有一種友情,叫默契;有一種孝順,叫陪伴。
與高中同學大偉有大半年沒在一起相聚,雖是這樣,但彼此心中都有你我。一日,喜鵲叫個不停,我心里隱隱約約地感到有朋友在想念。電話響了,是大偉。他打電話來,說在春風小區(qū)門口的小飯店請我及另一位同學小聚一下,喝點兒酒。大偉在電信局上班,有讓人羨慕的穩(wěn)定工作和收入,是我們幾個生活過得不錯的同學之一。
席間閑聊之際,我好奇問他:“大偉,我經(jīng)??吹侥阒形珧T電瓶車從我小區(qū)門口路過,你家也住在這里?”
“我住在城南花園?!蔽抑?,城南花園離這里要過幾條街,有好幾里路,正想追問,另一個同學聽了后,似乎聽出了什么,開玩笑地說:“這么遠,你也來‘蹭飯,也是‘啃老族?”
大偉很淡然,沒有反駁,真誠地說:“就我母親一個人住在春風小區(qū)附近的王家莊老屋,我每天中午來,陪老娘吃吃飯,說說話?!?/p>
“哦,原來是這樣。”另一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流露出贊許的目光。
大偉似乎在解釋,又似乎在敘述:“現(xiàn)在兒子在外地讀大學,妻子中午在單位食堂吃飯。老爸走了,老娘一人在家沒事做,平時又懶散慣了,一日三餐就像是洗臉刷牙般的完成任務(wù),總是隨意地應(yīng)付一下,生活沒有規(guī)律,這樣不好,我回來陪老娘吃個飯,主要讓她有點事做,讓她忙碌起來。人嘛,忙起來才覺得日子過得充實,有活力,也讓她飲食有個規(guī)律,一日三餐能按時按點。午飯后,再陪老娘說說話,她就不孤單了?!?/p>
陪老娘吃個飯,多么平常的一句話,多么樸實的一句話,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卻如一塊石子投進我的心湖,讓我心里波瀾起伏。身為人子,不能有了老婆孩子就忘了娘,我也應(yīng)該多陪老娘吃個飯。
老娘,總是讓人牽腸掛肚。一次,與初中同學小華閑聊,聊著聊著,就聊到年邁的住在鄉(xiāng)下老家的老娘。小華家里兄弟好幾個,老大近七十歲了,他是最小的兒子,也快五十歲。他是家里唯一考取了大學,吃“公家飯”的人,旱澇保收,又住在城里,讓村里人羨慕,更是父母的驕傲。
小華說他老娘一個月看不到他,就喜歡往他家里跑,可是,每次都是派出所打電話讓他把老娘領(lǐng)回家,半年內(nèi)已經(jīng)有三次了。這樣的事讓人聽了心酸、揪心。
聽他這樣一說,我的心好酸痛,很不是滋味,但我不能評價,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
原來,他老娘不認字,又不識路,快八十歲的年紀了,從村里出來,搭城鄉(xiāng)公交車,到了城里后就不知道東西南北,找不到兒子的家。他老娘就像迷路的孩子一樣,嘴里不停地說著兒子的名字,后來,好心人打110報警,派出所的警察就打電話給他,讓他領(lǐng)老娘回家。
為了看老娘,小華買了輛汽車,每周回鄉(xiāng)下一趟,買點菜,陪老娘吃個飯,說說話。最近幾年,因為兒子中考、讀高中、考大學,沒有時間回鄉(xiāng)下老家看老娘。他孤獨的老娘最喜歡、最想念這個最小的兒子,一個月不見小兒子,就想小兒子,想著想著,自己一個人就從幾十里遠的鄉(xiāng)下往城里跑,然后總是在派出所民警的救助下,才能找到小兒子。
我的老娘也是孤單一人,住在鄉(xiāng)下老屋。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毙r候,她省吃儉用地把我拉扯大,又供我復讀兩年,讓我考上大學,有了一個不讓她再操心的工作。然而,我們?yōu)槔夏锔冻隽硕嗌??回報了多少?這樣的問題,時常在拷打我。
操勞大半輩子的老娘,年輕時為了家,操勞大半輩子,七十多歲了,卻一個人住在鄉(xiāng)下的老屋里。老屋,是生我養(yǎng)我的鳥巢,人不是翅膀硬了就不回巢的鳥。樹高千尺忘不了根。老屋,老娘,就是我的家。有娘在,家就在。
我?guī)状巫屗岬匠抢锱c我一起住,她總是說:“城里不習慣,人生地不熟,沒人陪著說話,村里的老鄰居好,村里熱鬧?!蔽也荒苓`背老娘的心愿,也只好順著她,任她住在老屋。父親十二年去世后,留下老娘一人住在鄉(xiāng)下。有一次中午,我事先沒有電話通知她,就開車回家吃飯。已經(jīng)十一點半了,她還沒有燒中飯的跡象。她說:“九點多鐘才吃的飯,不餓?!笨吹轿一丶遥夏锵襁^喜事一樣,樂滋滋地忙碌起午飯了。
我老娘的生活習慣跟大偉的老娘差不多,也是順便將就,應(yīng)付一日三餐。知道這個情況后,我只要有時間,就會買點兒菜,回家陪老娘吃頓飯。有時候,我會事先電話通知一聲,有時候電話通知了卻沒回家,“騙”一下她,為的是讓老娘能夠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年邁的老人像個孤單的小孩,也需要陪護。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F(xiàn)在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老人缺少的,是子女的陪伴,是子女的?;丶铱纯础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