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萊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
表皮追隨形式
——論弗蘭克蓋里材料表皮選擇的態(tài)度
魏萊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
蓋里作為解構主義之父,其獨特的審美與對建筑技術的態(tài)度值得人們思考,本文將從材料選擇和表皮呈現(xiàn)的視角解讀弗蘭克蓋里在建筑設計中的技術策略??v觀蓋里的建筑作品,無論是公建還是住宅,形式主導的特征十分明顯,建筑風格獨樹一幟,建筑從里到外都體現(xiàn)著一種對現(xiàn)代主義正統(tǒng)原則和標準的批判?;诖?,筆者從材料表皮的角度審視蓋里的形式美,試圖從蓋里的形式主導思想、表現(xiàn)呈現(xiàn)特征以及材料選擇偏愛這三點來論述表皮追隨形式觀點。
弗蘭克·蓋里;表皮呈現(xiàn);材料選擇;形式美
20世紀80年代,隨著歐美哲學的發(fā)展,在二戰(zhàn)后占主流的理性主義下,新發(fā)展起來的非理性思潮逐漸與其并駕齊驅,在這種各分秋色的情況下,解構主義逐漸發(fā)展起來。而蓋里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解構主義的建筑設計家,號稱解構主義建筑之父,其對建筑的處理手法獨到又新穎。不可否認,蓋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件美好的藝術品或者雕塑品,每座建筑都承載著蓋里的某種憧憬,而他的建筑創(chuàng)造都源于他本身對藝術的癡愛和他桀驁不馴特立獨行的性格。蓋里的建筑打破理性的向心運算而創(chuàng)造出非理性的扭轉與破碎,并且他成功地選擇了建筑材料把他復雜多變的形體有效統(tǒng)一起來。
弗蘭克·蓋里作為一名當代藝術的愛好者與鑒賞者,因為同藝術家們的密切往來,使他有很多機會能夠接觸到先鋒派藝術家,并與之探討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理念。蓋里對藝術的癡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對建筑創(chuàng)作上的靈感,確實,從蓋里的建筑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他藝術,他把建筑當作一件藝術品,這是因為他本身對藝術的追求頗高,而當時傳統(tǒng)的建筑早已滿足不了他內心的創(chuàng)造,同時他又是一位個性十足的建筑師,所以像古根海姆博物館這樣別具一格的建筑才會真正佇立在世人眼前,他曾說“我就是那樣思考的,我不過是移動筆,我考慮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太顧及我的手?!?/p>
同時,蓋里在建筑創(chuàng)作中,專注于精英文化的汲取和大眾文化的提升,精英文化的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理念深深扎根在蓋里的創(chuàng)作思想中,自由的曲線使得蓋里的許多的建筑外表皮都呈現(xiàn)扭曲的形態(tài),并且大多數(shù)外墻和屋頂是連貫的,這種脫離傳統(tǒng)穩(wěn)定均衡的理念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精英文化的熏陶。通過對大眾文化的借鑒和提取,蓋里的建筑作品中也存在著展示大眾文化的某些合理內核,蓋里強調建筑要彰顯文化的個性,而大眾文化的這種張揚醒目的表達方式最適合這個時代。
形式主導思想貫穿蓋里的幾乎所有建筑,而自80年代后,蓋里進入了魚的時期,魚在弗蘭克·蓋里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已經成為一種宗教本能,因為從小受猶太文化影響,在猶太人眼里魚是生生不息的象征,他們的救世主曾經化身為魚來解救他們。童年時期的蓋里就具有戀魚情結,之后與藝術家朋友合作的一個橋的項目,蓋里用玻璃做模型表達魚鱗,發(fā)現(xiàn)了層層相疊的美感,從此進入了一個魚的時期。蓋里借鑒魚的魚鱗、魚尾、魚形并運用到建筑表達中,而不管是表皮還是材料都只是服務與其形態(tài)美的手段。所以,藝術、文化和魚的情節(jié)成為了蓋里遵循形式美原則的主要因素,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應是先有形態(tài)再有功能,而材料的選擇和技術的支撐只是作為其表皮形式展示的一種手段。
當現(xiàn)代主義思潮還盛行時,傳統(tǒng)簡潔的建筑形式已經不能滿足蓋里對建筑創(chuàng)作的追求,當建筑師還只是運用直線設計建筑時,蓋里已經開啟了新的建筑時代,那就是以曲代直,他把曲線運用到建筑形態(tài)表達上,從而展開了解構主義的新篇章。蓋里運用現(xiàn)代主義的語匯,卻顛倒、重構各種既有語匯之間的關系,從邏輯上否定傳統(tǒng)的基本設計原則,而產生新的觀念,他強調打碎、疊加、重組的手法,顛覆原有的垂直墻面與矩陣平面的做法,而在三維空間上進行分裂、破碎、扭曲、無中心、不穩(wěn)定和持續(xù)變化的構圖手法。
于1995年始建的西雅圖體驗音樂工程可能是將曲線、曲面特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最典型建筑。對于整座建筑的外表皮來說,幾乎看不到一點直線的痕跡,幾乎所有的墻面都是由曲線構成,并且墻體與屋頂連為一體,遠處望去像是一團被蹂躪成一簇的不規(guī)則金屬團,無論從建筑的平面還是立面,都幾乎看不都直線的運用,與其說這是一座建筑物,其實它更像是一件雕塑品。它的形態(tài)自由的有點兒隨心所欲,像水流動地那樣自然但又暗涌著建筑該有的力量和走勢。
圖1 西班牙Rioja區(qū)的葡萄酒城
可以說蓋里的建筑最大的亮點就在建筑的表皮,似乎蓋里本身也是把重點放在了表皮呈現(xiàn)上,其先應是有一個表皮形態(tài)的形象,然后再往里面套功能,再選擇材料來滿足這種形式的塑造,再討論結構支撐這種表皮的策略,所以表皮優(yōu)先則是蓋里建筑設計中的一大特色。
但是,當人們談到蓋里時,雖說對他的認識都會指向曲線表達,但是蓋里的建筑表皮還是具有一種“蓋里式”特點,那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存在。蓋里設計的建筑表皮具有極致的連貫性和柔韌性,其表面平整、光亮照人的金屬材料可以鑄造各種建筑形態(tài),并且使其呈現(xiàn)高度統(tǒng)一與完整。蓋里的建筑表皮又是連續(xù)的不間斷的,很少在立面上有開窗的處理,幾乎沒有界限或者界限又十分分明。西班牙Rioja區(qū)的葡萄酒城的外表皮幾乎看不到界限,其形態(tài)好似金屬面片呈波浪式地扭曲,所有的表面光滑平整,而這種彎曲似無序,但無形中又感受到一定的邏輯。相對的,沃特·迪斯尼音樂廳的外表皮卻有明確的邊界,兩個相鄰面好似被對折過一樣,具有明確劃分,但依然保持著蓋里外表皮的連貫與完整,只是曲的方式不同罷了。有人說蓋里的作品特點就是漫不經心的隨心所欲,不顧及功能追求任意形式的美感。(見圖1、圖2)
圖2 沃特·迪斯尼音樂廳
蓋里建筑作品中的材料選擇特征無疑是十分明顯的,縱觀蓋里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其對金屬材料的偏愛,在其成熟作品中幾乎每座建筑的外表皮材料都會采用金屬材質,而其中對鈦金屬尤其偏愛。其實,在早期蓋里更喜愛運用鐵絲網波形板以及加工粗糙的金屬板等廉價材料,并且多采用拼貼、混雜、并置、錯位、模糊邊界、去中心化、非等級化、無向度性等手段,挑戰(zhàn)人們既定的建筑價值觀和被捆縛的想象力。然而,隨著蓋里的設計手法日趨成熟,其運用的材料也逐漸發(fā)生變化,更偏愛采用諸如鈦合金等較昂貴的金屬材料,并且其表面材質往往簡化為1-2種,這種簡化的材質效果更容易將其復雜多變的形體有效統(tǒng)一起來從而創(chuàng)造出整體的藝術效果。
那么,蓋里對金屬材料的青睞從其物理化學性能上來說的話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首先,金屬材料具有傳統(tǒng)建材所具有的大部分優(yōu)點,如硬度大、強度大、耐久性耐火性好等;其次,金屬材料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及導電、導熱等優(yōu)異性能,被認為是最堅硬的建筑材料。我們知道鈦金屬的密度低,熔點高,膨脹系數(shù)小,導熱系數(shù)小,屈服抗張強度大,電勢排序高抗腐蝕性極強,在金屬材料中具有很優(yōu)良的性能,是作為建筑材料的良好選擇。而鈦合金是加入了其他合金元素組成的合金,其性能更優(yōu)純鈦,但是鈦與鈦金屬這種輕質高強的材料雖然合適做建筑外表皮材料,但其造價過高,故在蓋里作品中,除運用鈦合金外,還經常見到不銹鋼、普通鋼材質的運用,甚至有的建筑外表皮還會采用鋅銅等相對廉價的材料,表現(xiàn)不同的質感。如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整個建筑由一群外覆鈦合金板的不規(guī)則雙曲面體量組合而成,沃特·迪斯尼音樂廳則采用凹凸的拋光不銹鋼板作為其主要的外表皮材質。
除此之外,金屬材質還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進行切削、磨削、擠壓、鍛壓等加工方式,可以滿足蓋里對天馬行空的建筑形體的大部分要求,金屬材料的可塑性對于蓋里來說是優(yōu)于傳統(tǒng)材料的最大特點。
安藤在《光、影和形式》一文中談到,“材質之間的對話為把我想象中的空間付諸實施提供了主要的支持。我希望把整體的意象滲透進每一種材料中,然后再來選擇細部。我采取的辦法是使混凝土失去了雕塑般的實體感和重量感。它們被用于制造光和素面...我并不是要去表現(xiàn)材料的自然本性,而是通過它們建立一種單純的空間意向。”可見,材料的選擇和建筑的形體呈現(xiàn)是相輔相成的,一般而言,如果一座建筑具有變幻多端的外形,那么它的材質選擇往往會簡化到極少從而有效的統(tǒng)一建筑的整體形象,否則,“復雜之于復雜”的處理手法只會讓人眼花繚亂,效果適得其反。
蓋里的建筑作品中,建筑表皮材料則往往簡化為一兩種,除了上文提到的金屬材質以外,蓋里多慣用傳統(tǒng)建筑材料(磚、石、混凝土)與現(xiàn)代新型材料(金屬、玻璃)相結合的手法,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虛與實或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碰撞的對比。因為,有時大面積的金屬材料會讓人覺得單調、乏味,故蓋里常常會融入玻璃、磚石等其他材料穿插在金屬碎片中,從而制造出生機與活力。同時蓋里又十分注重外表皮的整體效果,大體來看,蓋里的建筑材料選擇上最多不會超過3種材料,其中以2種最為普遍,即金屬與傳統(tǒng)材料。
1995年的“跳舞的房子”建筑材料采用混凝土與玻璃結合,造型充滿曲線的韻律,呈現(xiàn)出虛與實的對比。1997年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建筑材料則是采用的傳統(tǒng)石灰石飾面與鈦金屬薄板,體現(xiàn)兩種材料的碰撞。2002年的西部保留地大學彼得·B·路易斯大樓其表面材質采用傳統(tǒng)的紅色面磚和金屬材質,使得建筑形象穿梭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2003年的沃特·迪斯尼音樂廳表皮以不銹鋼板與大理石為主。2005年的赫爾福德當代藝術博物館結合了當?shù)氐湫偷募t磚貼面和凹凸起伏的不銹鋼面材,使磚墻的厚重感與金屬的輕盈感形成鮮明對比,創(chuàng)造出一個前衛(wèi)的雕塑作品。
蓋里作為一位風格迥異的建筑師,其在建筑業(yè)界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或許他是一位具有爭議的建筑師,但是他所創(chuàng)造的建筑價值決不可磨滅。說蓋里是一位形式主導者一點也不夸張,其建筑設計的靈感與理念都服從于建筑形象,而其建筑形象最主要就是表現(xiàn)在建筑表皮上,蓋里可以為了表皮的呈現(xiàn)犧牲功能,并且建筑的結構、材料選擇都是服從于表皮效果,從而才有了鋼結構和金屬材料的廣泛應用。蓋里的建筑對于欣賞他的人來說是一種獨特的形式美,對于不理解他的人來說是一種另類的張揚。無可厚非,蓋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建筑時代,并且他的建筑大多以奇異的雕塑形象深深烙在人們心中。
[1]李鴿,劉松茯.游走于文化之間——先鋒建筑師弗蘭克·蓋里建筑作品的文化解讀[J].華中建筑,2008(6):38~41.
[2]何昕.浪漫的當代都市畫家——弗蘭克蓋里創(chuàng)作思想與手法追尋[J].建筑學報,1996(8):57~61.
[3]劉銘,陳一墨.弗蘭克·蓋里與解構主義[J].藝海,2013(4):107~108.
[4]梅婧.建筑表皮中金屬材料的表現(xiàn)手法解析[D].重慶:重慶大學,2013:30~35.
[5]梁雪,孫雪.蓋里與邁耶作品的比較研究——材質與形體的互動[J].世界建筑,2005(12):94~96.
魏萊(1993—),女,漢族,四川成都市人,碩士研究生,單位: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建筑專業(yè),研究方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