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社會主義國家、卡斯特羅、切·格瓦拉、導彈危機、海明威、雪茄、朗姆酒、薩爾薩舞,半個多世紀以來,這一道道標簽張貼在這片加勒比海群島上,散發(fā)出一種神秘氣息。老哈瓦納街道兩旁的西班牙陽臺、特立尼達的碎石小徑、西恩富戈斯的法式街道,交融在一起,給旅人一種特別的誘惑。
古巴的貨幣
古巴貨幣單位是比索Peso,分為紅幣CUC(Peso Cubano Convertible)和土幣CUP(Moneda nacional)兩種,紅幣是可兌換的外幣(相當于我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外匯券),和歐元的兌換比例基本是1∶1,外國人在古巴只能使用紅幣,酒店和機場、銀行都可以兌換,機場稍微貴一些。土幣是當?shù)厝耸褂玫呢泿?,也可以和紅幣兌換,比例是25∶1。古巴的消費水平內(nèi)外差別很大,如果本地人花十個土幣打車,那么外國人就是十個紅幣,相差二十多倍。對于外國游客來講,旅行消費還是蠻高的。
Wifi網(wǎng)絡
古巴政府仍禁止個人安裝家庭網(wǎng)絡,街邊熱點成了人們上網(wǎng)的主要途徑。2015年3月,哈瓦那才出現(xiàn)首個提供無線網(wǎng)絡的公共場所,Wifi密碼是革命口號“在這里,沒有人投降”。國有電信公司Etecsa在古巴建了35個Wifi熱點,在此之前,互聯(lián)網(wǎng)屬于特權(quán)人群,比如官員、工程師、醫(yī)生、大學教授,還有外國游客等。但是付費Wifi十分昂貴,每小時上網(wǎng)費用兩美元,如果從“黃?!笔种匈徺I上網(wǎng)卡,每小時是三美元,所以每次上網(wǎng)后一定要記得斷網(wǎng)下線。
交通出行
當?shù)厝说墓渤鲂兄饕揽績煞N交通工具,一種是公共巴士,但幾乎沒有站臺和站牌,需要依靠記憶在固定的地點等車,這樣的交通對當?shù)厝瞬皇请y事,對于游客來說基本無法采用。第二種便是按照固定線路行駛的分享出租車,在線路上招手即停,時常會非常擁擠,但費用也相對便宜。街邊經(jīng)常會見到要求搭車的當?shù)厝?,古巴政府?guī)定,只要是公家車,路遇要求搭車的人不可以拒絕,而且免費。
哈瓦那 迷失之城
哈瓦那,我的鏡頭從古跡建筑轉(zhuǎn)向生活在里面的人們,一幅幅濃厚生活氣息的畫面躍然而出:雜貨店前的長隊,坑洼不平路面上穿梭的三輪車與老爺車,街道上玩耍的孩子們,工藝品店里的切·格瓦拉肖像,巴洛克古典建筑的陽臺上晾著的各色被單……
哈瓦那分為兩個部分,西班牙殖民時期修建留存下來的老城(當?shù)厝朔Q“老哈”)和美國管控時代修建的新城。然而無論是老城還是新城,1959年古巴革命以后基本都沒有新建建筑。這些老建筑物的破損狀況非常嚴重,昔日那些美麗的浮雕裝飾的墻壁古典韻味十足,然而歲月太無情了,不少建筑物上長滿了野草,甚至從頂樓生出大樹,昭示著這里已經(jīng)走遠的歷史。
游走在老哈的窄小街巷里,街角飄出的歡快音樂將我?guī)нM了昔日美國大文豪海明威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五分錢小酒館”。不過幾平米的小酒館兒擠滿了游客,點上一杯古巴雞尾酒“莫希托”(Mojito),海明威的最愛。導游小聲說,這家的Mojito其實味道很差,就是名氣響,我心領(lǐng)神會。不過小樂隊還是不錯的,熱情的笑容,很有感染力。
老城的色彩是豐富的,也是陳舊的,炫目而憔悴。每當看著那些上百年歷史的老房子,便心生惋惜,如果擱在別處,好好維護,一定非常美麗。哈瓦那,或許是世界上少有的沒有肯德基、麥當勞等國際連鎖快餐廳的國家首都,也見不到鋪天蓋地的巨幅廣告,墻上的領(lǐng)袖像和革命壁畫無聲地拉開了古巴和其他美洲國家的距離。
“這些都是在舊報紙上畫的油畫?!苯诌叺男∝溝蛭叶凳壑植诘墓に嚻?,報紙上畫著色彩艷麗的老爺車和窈窕女郎,革命古巴的另一面。除了老爺車,最常見的販賣元素還有切·格瓦拉。如果說其他國家使用這位偶像級的革命家形象還有些矯情的話,古巴,最理直氣壯,然而格瓦拉在自己的祖國阿根廷無人問津。
現(xiàn)在的古巴人口中,白人占73%,主要是西班牙人后裔;黑人占13%,是18世紀初至19世紀末被販賣到古巴的60萬非洲奴隸的后代;此外印歐、黑白混血和其他人種占14%。人種的多元化必然導致文化的豐富和多元。
城雖破,但生活在里面的古巴人的日子卻過得有滋有味。孩子們在街道上玩耍著,享受著物質(zhì)貧乏的快樂童年;大人們?nèi)宄扇涸诼愤呴e聊,街邊經(jīng)??梢钥吹絿雷哟蚺频娜?,這種牌很像中國的麻將,只是游戲規(guī)則要簡單許多。我詫異于他們的這份淡定和怡然自得,甘心于物質(zhì)生活的貧乏,愉快的面貌和破爛的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種反差一方面我歸結(jié)于海島人的性格,有音樂和陽光,加上基本的生活保障,日子還是可以過下去的;另一方面,便要歸功于老卡的領(lǐng)導了,古巴有一種頑強的精神,經(jīng)受住了時間的挑戰(zhàn),不是十年八年,而是半個多世紀,政權(quán)依舊穩(wěn)定,雖然改革迫在眉睫。
特立尼達 一日百年夢
特立尼達是古巴的一面鏡子,你可以看到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特立尼達(Trinidad),古巴第三古老的城鎮(zhèn),這是僅次于哈瓦那的最吸引攝影師的人文古城了。
四通八達的鵝卵石街道凹凸不平、坑坑洼洼,自19世紀延用至今,完全沒有修繕過,早都被歲月磨得光滑,在黃昏的暖光下映射著迷人的光澤。這樣的街道擱在別處,早就圍擋起來,禁止行人踩踏了。然而,這里,汽車、馬車、三輪車照駛不誤,完全不在意腳下珍貴的歷史古跡。其實走在上面并不舒服,還有些硌腳,但立刻把人拉回百年前,那種感覺還是很特別的。
受益于蔗糖貿(mào)易的繁榮,這里曾經(jīng)繁華一時。19世紀特立尼達涌現(xiàn)了一批帶有殖民風格的巴洛克式或新古典主義的大型建筑,建于17、18世紀的老舊房屋也被重新改造,這里變成了古巴人均石瓦房最多的城市。1868年,古巴獨立戰(zhàn)爭開始,持續(xù)三十年的戰(zhàn)亂摧毀了大部分的蔗糖種植園和制糖作坊,城市走向衰落。鐘擺也停在了這個時期,此后的特立尼達再無更多發(fā)展,于是完好地保留了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殖民地建筑風貌,21世紀的高科技似乎被一種力量隔絕在外,一切都沒有改變。endprint
游走在小城各個角落,我試圖撿起百年間碎片式的記憶。站在大廣場(Plaza Mayor)前,立刻有種回到鼎盛時期的西班牙殖民王國的感慨。圣蒂斯瑪·特里尼達教堂(Santísma Trinidad church)和Palacio Brunet宮是這個城市最重要的建筑了,尤其是后者,現(xiàn)在改成了博物館,不知誰起的名字——Museo Romántico(浪漫博物館),其中之陳列卻并非什么浪漫愛情之類的物件,而是特立尼達自建立以來所走過的歷史軌跡。博物館的鐘樓是特立尼達的最高建筑,耀眼的黃色很醒目。我爬到頂上,俯瞰小鎮(zhèn)全景。遠處起伏的山,近處優(yōu)雅的建筑,紅瓦白墻,盡收眼底。
漫步在夕陽余光下的小巷,穿梭在濃濃殖民風的建筑之間,身邊來來往往那些刻畫著滄桑的面龐,這座昔日的蔗糖重鎮(zhèn),如今的旅游大熱門地,也是一個充滿色彩、沖突和變化的地方。
海明威故居行
古巴,參觀海明威故居,走進大文豪昔日的生活,我不知道還有哪個大作家可以像海明威一樣,過得如此活色生香,豐富多彩。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走進哈瓦那郊外San Francisco de Paula的瞭望山莊(Finca Vigía),大文豪海明威的故居。海明威在古巴生活了二十二年,剛來的時候,他一直住在酒店,直到同第三任妻子瑪瑟結(jié)婚,瑪瑟不愿意住酒店,在報紙上發(fā)現(xiàn)了一則出租莊園的廣告,于是她說服了丈夫,1939年以每月100比索(與美元等值)的價錢租下了瞭望莊園,一年以后又用1.85萬比索買下了莊園的產(chǎn)權(quán)。
海明威去世后,古巴政府說服他的遺孀“捐獻”出故居,之后被妥善保護起來,1962年成為博物館。印象最深的有兩處,一個是書多,七千多冊書分散在各個書柜中,書房一隅有架老式的“羅亞爾”牌打字機,海明威便是用它完成了《老人與海》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據(jù)說他喜歡站著寫作,通常腳穿一雙特大號運動鞋,踩在一張羚羊皮上,對著打字機和齊胸高的讀書板就開始工作了。
另一處則有些不太符合他的文人身份,墻上一個巨大的羚羊頭嚇了我一跳,仔細一看,屋內(nèi)還掛著不少戰(zhàn)利品:野牛頭、豹子頭、老虎頭等,都是他數(shù)次去非洲打獵的“戰(zhàn)果”。誰說文學家一定是個文弱書生?海明威就“文武雙全”,他喜歡冒險,釣魚、斗牛、打獵樣樣在行,兩次參加世界大戰(zhàn),還有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獲勛章無數(shù);戰(zhàn)場上受傷,開過12次刀,取出237塊碎彈片;到英國乘轟炸機升空助戰(zhàn),到中國深入陪都重慶采訪助戰(zhàn),在古巴駕船追逐納粹潛艇助戰(zhàn);口誅筆伐德國納粹、西班牙的“第五縱隊”;曾釣過7米多長的大魚;去非洲打獵時飛機失事,成為生前能讀到自己訃告的極少數(shù)作家之一;有過四任妻子和眾多年輕貌美的情人,他筆下塑造了一系列打不垮的硬漢英雄,最終卻用心愛的雙管獵槍自殺。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詮釋“硬漢”的含義。
海明威在古巴的生活多姿多彩,莊園里,他飼養(yǎng)斗雞、獵犬和貓,苦練拳擊,與附近的孩子們組織了一支棒球隊;他大抽雪茄,痛飲朗姆酒;他經(jīng)常身著瓜亞維拉衫(一種加勒比地區(qū)流行的繡花襯衣)、腳踏軟鞋驅(qū)車前往“小佛羅里達餐館”、“街中小酒館”,或前往柯希瑪爾乘上自己的“皮拉爾”號游艇出海釣魚。當然,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喪鐘為誰而鳴》和《老人與?!?,迎來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他甚至把諾貝爾獎章贈給了古巴城市圣地亞哥,放在當?shù)氐氖ネ截懪纳颀惱铩K环矫姹M情享受生活,另一方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公與不義也從不曾置身事外。但他從不憤憤然,從不吐槽抱怨,始終保持著一個記者的冷靜,以及一點兒那個時代才有的自嘲與冷幽默。
“人生來就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闭驹谶@個上世紀傳奇人物的故居里面,這一點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摘自《女友·家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