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宇生
安迪的好脾氣
■ 安宇生
很多人把“憤怒”和“不滿”定義為負面情緒,可是“憤怒”和“不滿”真的很負面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名叫安迪。
安迪是小鎮(zhèn)上著名的好好先生。作為外鄉(xiāng)人,安迪的母親從小教導(dǎo)安迪對每個人都要友善,不能發(fā)火。
安迪大多數(shù)時間默默無聞,就算經(jīng)歷了很多不公與不幸,都不愿意爭辯一句。
安迪就這樣安靜地度過了大半生,直到有一天,67歲的他被查出患上了肺癌。
拿到診斷書那天,安迪安靜地離開了?;氐金B(yǎng)老院,他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幾天后,他忽然像變了一個人。
他對看不順眼的人和事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他開始堅持寫信給政府、媒體,堅決要求改善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他的提議很細致也很客觀,很快就得到了回應(yīng)。
臨終前,安迪說了一句話:“我發(fā)現(xiàn),憤怒原來這么重要,它讓我學(xué)會了合理地表達。但是這么多年,我都在壓制它、疏遠它。還好,最后我們和解了?!?/p>
這是一個西方流傳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憤怒和不滿并沒有錯,錯的只是我們無法正確地對待它。
心理學(xué)家雅克·希拉爾說:“憤怒和不滿是一種內(nèi)心不快的反映,它是由感到不公和無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無論是一觸即發(fā),還是一味隱忍,都會成為壞情緒的紅色警報。我們必須學(xué)會傾聽自己的憤怒,因為它能幫助我們保持人格的完整。
現(xiàn)實中,很多人都受過安迪式的教育。父母老師會教導(dǎo)我們,生氣是不好的。他們并沒說錯,但其實當(dāng)憤怒被壓抑,情緒并沒有走開,它擁有的力量也沒有消散,而是沉入內(nèi)心更深的地方。有人可能會對著更弱的人發(fā)泄出來,有人則任由怒火在身體里日漸積累,造成心智的混亂。
A.抒發(fā)自己的客觀感受,不要過多地假設(shè)。試比較下面三句話表達的差異:
“你一直不回我短信,我感到很擔(dān)心?!?/p>
“你為什么不回我短信!我就知道你是存心的!”
“你為什么不回我短信?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嗎?”
第一句話,關(guān)注的焦點在事情本身,溝通不會偏離軌道。
第二句和第三句則不同,評價對方“存心不回”,評價自己“做得不好”,這些假設(shè),會讓溝通像狗血的劇情一樣,越跑越遠。
B.學(xué)會提出具體建議,而非籠統(tǒng)概括。試比較下面兩句話表達的差異:
“爸爸,我想你對我好點,不要整天玩手機?!?/p>
“爸爸,我想你每天晚上陪我下一盤棋,不要整天玩手機。”
同樣表達心中的不滿,但是,第二句比第一句更讓人難以拒絕,因為你不僅僅在抱怨,更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計劃,不是么?
學(xué)做一個合理表達情緒的人,從第一步開始,讓你的情緒、你的建議變得客觀而具體。
(田文英 摘自《少年博覽》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