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陽
劍客眼里的醉與喜
?高子陽
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文學(xué)之寶。一首好詞,如果只背,只知道個大概,就好比手中得到的那枚玉石,未經(jīng)琢磨,還沒有散發(fā)出更明亮的光芒。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是宋詞中的精品,但很多年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他是個劍客。今天,換個角度來看這首詞,你肯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1)檐:茅屋的屋檐。
(2)吳音:吳地的方言。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3)翁媼(ǎo):老翁、老婦。
(4)無賴:指小孩頑皮、淘氣。
茅草小屋屋檐低低,溪邊小草碧綠碧綠。這是誰家的白發(fā)老人,喝著酒有點醉意地用柔美的吳地方言說這說那,讓人陶醉。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地里鋤草,二兒子忙于編織雞籠。你看,那小兒子最令人喜愛,正橫臥在溪頭草叢里,剝著剛從荷塘里摘下來的蓮蓬呢!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少年時,濟南已淪入金國之手,他的祖父也在金朝為官。但辛棄疾認為他的國家應(yīng)該是大宋,而不是金國,所以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zhuǎn)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42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今上饒),在此生活二十多年。64歲為浙東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不久罷歸。這首詞是他在上饒創(chuàng)作的。
辛棄疾為什么會遭讒落職?原因很復(fù)雜。很多人不知,辛棄疾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他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大劍客。南宋人洪邁曾寫過一篇《稼軒記》來描寫辛棄疾的神勇:“赤手領(lǐng)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狡兔。束馬銜枚,間關(guān)西走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倍翖壖沧龉僖灿袔追謩椭L(fēng),雷厲風(fēng)行,果斷強勢,因此遭到很多人嫉恨。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富的朝代,因為富有,遭到遼、金、蒙古等國的相繼入侵,有的官員想奮擊反抗,有的官員則不希望打仗,所以主戰(zhàn)、主和的官員各有不少。像岳飛、辛棄疾都是主戰(zhàn)派。而主和的官員們聯(lián)合起來以“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要求皇帝處置辛棄疾,皇帝自己也不想打仗,就這樣辛棄疾被貶到了上饒。
讀《清平樂·村居》,一點感受不到任何戰(zhàn)爭的場面。一首詞,寫了一大家子,老老少少,那種和諧、安逸、幸福的味道,從劍客筆下的“醉與最”完全可以讀出。面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情境,靈感迸發(fā),用白描之法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非常美的鄉(xiāng)村巨畫。就這樣,鄉(xiāng)土風(fēng)俗,清新寧馨,成了辛棄疾的閑適詞、田園詞的獨特風(fēng)格。劍客眼里的鄉(xiāng)情,少了凌厲,多了平和。
辛棄疾在上饒生活二十年,創(chuàng)作了很多鄉(xiāng)村生活的詩詞。其實辛棄疾在上饒,常常想著報國,認為自己在那里無法實現(xiàn)夢想。一個劍客不能戰(zhàn)在沙場,那是相當痛苦的。細讀這首詞,可以看到詞人藏于字里行間的感慨,他認為自己不能像老翁、老婦那樣醉享生活,他更想如頑皮的小兒那樣無所顧忌、自由地做想做能做的事。
編輯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