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全璋
老井
※ 葛全璋
乾隆年間,我家鄉(xiāng)木水村的眾鄉(xiāng)親,為解決飲水困難,募捐籌資,打了兩眼井,按方位分,其一為東頭井,一為西頭井。我居屬西頭井。
西頭井位于世居村落的青龍首上,呈圓形,用漢磚打造,深二十米許,井臺有半畝見方,周圍筑有欄桿、欄板及碑石,碑上刻有建造日期、捐款者姓名及“吃水不忘挖井人”、“挖井九仞成廢棄!”、“上善若水”等感恩、勵志之類的辭章。井身是用漢磚、膠結材料用石灰摻食糖拌和,內外兩襯相互拉結,非常穩(wěn)固,足見先輩就有環(huán)保意識,對后代兒孫有責任有擔當!
老井,她結構簡樸、突兀、滄桑;水清甘醇、柔可克剛;永無枯涸,苔蘚遍布。老井與時間老人賽跑,穿越千重時空,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新人、強人、能人。
老井采用圓筒式磚混結構,內襯用堅硬的漢磚同井身拉結,膠結材料用優(yōu)選食糖摻拌石灰三合土砌筑,至今,老井近三佰歲了,依然靜靜佇立,看你發(fā)展看你變化,你若有成就,他就樂在其中,不形之于外,如果有地震、暴風驟雨來臨,它就釋放信號告訴你!雖然斑駁,但沒有剝落、突兀而沒有晦澀,滄桑高古而沒有老氣橫秋,簡樸而不孤陋,大方而不累贅。井壁兩側,按人登高的步履幅高留有與腳掌等長的凹孔,讓人上下當爬梯用?!鞍伎住蓖鹑缋险叩募绨?,讓人踏著從低處往高處攀登,譬如愛因斯坦所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將會看得更遠!”,井的四周,穩(wěn)穩(wěn)地端放著水桶,欄桿上擱放著挑水者的扁擔,人們用一條神圣的竹質吊水桿從井底將甘醇的水一桶桶吊上。簡單的一條竹桿,取代了轆轤,取代了命運的固定點,每天早上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井與家之間往來數次,挑的是桶桶滿滿的“道義”和“責任”。
老井,對挑水者的來之不拒,凸顯出其具有“天無私覆,日無私照”的情懷!
一眼老井,有時不被行人所青睞,然而,當你渴了的時候,你站在那兒舀水來喝,頓覺甘醇甜潤,涼喉、沁人心脾,隨后為之詫異,那眼老井,競是那么的深,深不可測;水是那么的清,清可見底。間或也依稀相中一、二尾小魚于井池中閑游,曼妙舒坦,怡然自得!《道德經》有說“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痹忈屃怂灾寥?,其用至剛的道理!
一眼老井,從定點開挖到挖至水深,夠用,確保永不干涸,說不定三年五年又要掏一次,這是常態(tài),不要以為它平而淺,實則它深而又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曉,曉無不言。你掏了又掏,掏之不盡,每回掏出來的不光是泥沙、泥水,更多的是話語,是情懷、是智慧,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聲聲叮嚀。更是詮釋了:人生在世,“不因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的立世箴言!
老井,她或許是因為砌筑時,用的膠結材料是采用糖的摻合物,很適宜青苔的生長,所以,井壁周圍、井口處、欄桿腳下,全部長滿了青苔,宛如身披綠地毯一樣,有一種恍惚的綠,綠得叫人窒息!它長時間依附在老井上,自由、自然、自主,不為外界所左右,也不為功利所折腰,處處凸現出年輕,永不枯涸的氣息,而且生機勃勃,香氣馥郁。由此折射出喝這眼老井之水的人及其后輩,將是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綠楚南天!
一眼老井,我家鄉(xiāng)的這眼老井,可遇而不可求,純屬是上蒼恩賜,也是這方水土的造化。我記憶中祖母的諸多逸聞趣事更是這眼老井的冥化,她與老井之間有很多相隱相喻、相融之處!
老井有結構簡樸、突兀、滄桑的形質,祖母也有“簡樸、突兀、滄?!钡臐撡|及閱歷。
上世紀七十年代,受“極左”路線的影響,農村在“割資本主義尾巴”,每戶只準養(yǎng)三只雞三只鴨,農民個人不準種經濟作物,當時農村的生活必需品極為短缺,購布要“布票”,購煤油要“油證”,吃飯靠“統銷”,我家的際遇更凄慘,鮮有可比。我父親積年有病,無法養(yǎng)活我們弟兄,因此,祖父母收養(yǎng)了我。為解決生存,祖父母每天凌晨三時起床,擔豬屎到石康鎮(zhèn)賣,換回微之又微的收入添補家用,七點前又要趕回出集體工;全家唯一的生活盼點就是養(yǎng)有一頭母豬。(母豬產豬崽出售,有一定的收入,農村家庭的婚喪嫁娶之費用大部來源于賣豬崽)。
一次,祖母那頭母豬已懷仔豬,因沒有豬舍圈養(yǎng),只有讓其自由覓食。祖母看著臨產的母豬,仿佛看到了啟明星,看到了希望,整天屈指盤算著,做著種種夢想。因此,自已有也一餐,無也一餐,將節(jié)衣縮食省下的食物,甚至豆種子,花生種子都拿來磨漿飼養(yǎng)母豬,以冀望仔豬康健,賣出好價錢。晚上擔憂母豬著涼,將自已唯一的嫁時衣……一件破棉襖給母豬蓋著,早晚都叫著“女啊……女啊……女……!”(合浦地農村人叫豬聲),并用暖水撫熨母豬乳頭,輕言輕語道:“二十四個乳頭,如果生十二個仔豬,每個仔豬還有兩個乳頭吮吸,夠了,夠了!今年我也針(縫)一件新衣服穿穿!”邊說邊用手輕撫著母豬的肚皮有節(jié)律的局部鼓動,和著自己因此而來的心跳,鳴著兒歌一樣的甜潤之音!然而,天有不測風云,豬有旦夕禍福。偏偏就是這個母豬,身上多長了一條尾巴。并且這條尾巴的功能迥異,功能無限大,大至“衛(wèi)星上天,紅旗落地!”“顛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的政權”,而生理上的尾巴只可驅蚊趕蠅,其次是在跑動時發(fā)揮平衡作用,再就是用來表達情感而已!因此,一時邪念彌漫,祖母那頭臨產的母豬厄運臨蒞。某日,祖母放養(yǎng)母豬時被“割尾巴”使者發(fā)現,“割尾巴”隊長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鏟像飛鏢一樣過去,正中豬尾根部,就在隊長欲行第二鏟時,被祖母躍身擋住了飛鏟,但終因寡不敵勢,終被“割尾巴使者”合力亂刀砍死!祖母義憤填膺,緊抱隊長之腿聲淚俱下的怒斥道“人在做,天在看,你們不得好死,我放長眼看著,惡有惡報,老天不會放過你們這幫衣冠禽獸!”但善不抵惡,此時,就算是彪形大漢也難擋眾多惡棍,遑論一個弱形之婦!祖母終究被“割尾巴使者”炒豆般的推搡至倒地而造成左上臂骨折。解剖被害母豬時十二個仔豬胎死腹中。天啊!如果這等事都沒有看見,如此喪盡天良的人都沒有受到懲罰,那你也不為天了?。〈藭r的祖母“西風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顏白盡頭!”。半個多世紀后,祖母還記之切切,念念不忘。俗語云“鳥之將死,其嗚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然而,一個慈愛仁者終世前還囁嚅說“打……死……我……我母豬的那個……衰……仔死……未?”,當得知那隊長五十九歲患肺癌己死的消息時,安祥地合上了眼!享年十秩又四。或許是祖母一語成讖,當年的“割尾巴使者”之一患了麻風病,之一遭車禍而死。潔身自愛的祖母,守婦道,不偷不昧,有老井的氣質,可謂簡樸;她任勞任怨,不畏強暴,具老井的氣概,可說突兀;她享了“頤壽”,額面上的皺紋,如老井的磚縫,一皮皮一圈圈,滄桑高古,是一本讀不完的民俗老集!
老井,水清甘醇,柔可克剛。
祖母,老井一般,柔情似水,甘醇滋潤。祖母年輕時勤勞、康健,心胸豁達,奶水優(yōu)渥,村里有哪家嬰兒乞奶,她總是毫無推辭,放下手中活兒,賜予甘甜之乳汁。據說,她哺乳過的嬰兒有十個之多,其中堂叔德偉,鄰村勝珍兩嬰孩屬新生兒遺嬰,為救活兩條鮮活的生命,祖母不論功夫多忙,除了喂養(yǎng)自己的嬰孩外,總是一天三餐定時給予哺乳,如此堅持半年之久,圣潔之乳汁如同老井甘醇之水哺育著乞乳者健康成長。
祖母的德行如老井之水清涼甘醇,而且柔可克剛。她人生履途中的故事,詮釋、折射出她是個聰明賢惠,飽蘸“三剛五?!钡膫鹘y農村女性。
祖父年輕時是個不羈之才。受傳統腐朽觀念的影響,企圖一夫雙妻,常與其把兄到石康鎮(zhèn)趕集,拈花惹草,甚至與一女人相廝,從地下活動發(fā)展到了半公開的程度。平日,祖父的曖昧行為曾引起曾祖父母、祖母的強力反對,但非但沒有改變祖父的劣行,反之愈演愈烈。祖母看在眼里,強按著心頭之憤,盤算、尋找著解決問題的合適機會。一天,祖母詐意回娘家探親,實則潛伏在柴屋里守候,祖父未知是計,把女友帶回家中,恣意妄為,祖母相機殺了個“回馬槍”,回到房間,親眼目睹了床上的一切,懷具“肺不炸地球炸”的忍勁。據她后來說,當時看一個人看出四個人像,房間陰暗逼仄,柔聲說“他爹!帶女人回家,理應對人好,體貼點,連蚊帳都不放下,讓美人著蚊叮蟲蜇,怎么對得起人家!”邊說邊伸出顫巍巍的手將蚊帳放下,隨后輕輕帶上門離開了房間……可以想象,刻下的祖母如果沒有老井那樣的胸懷、容量,必將是一番撕殺、謾罵、穢語辱指之后的分釵斷帶,家破人散!
因為祖母的克制、忍讓、智慧,像春風化雨,感化了那位女人及祖父,那女人經過一番靈魂洗禮后跪在祖母面前,慚愧地懺悔說“千錯萬錯是我錯,天底下的女人唯你好了,我一定知錯知改,對天發(fā)誓,絕不胡攪蠻纏,還你幸福家庭!”隨后即于當晚便離開了我祖父,永遠的離開了!祖母也原諒了祖父,日后也恩愛如初!祖母人生故事的點點滴滴,純屬是老井水清甘醇、柔可克剛的靈化。
老井有永無枯涸,苔蘚遍布之象,祖母也有“永無枯涸、青苔密布”之態(tài)!
祖母享年壹佰又四歲,已經離開我們三年了,但她的那“精氣神”像老井一樣永無枯涸,她的遺訓,之于我來說,如同冬天里的老井,香氣馥郁,暖氣氤氳,暖浸、滋潤著我們。
我清楚地記得,九歲那年,祖父過生日。那天,全部近親都前來道賀,大人歡喜小孩高興,家里宰了個生雞,我分得一個雞腿,于是到處串,張家蹦蹦,李家跳跳,仰頭揚脖,逢人便炫耀說“我有雞腿吃!你們有嗎?”今天想來,真叫人忍俊不禁。祖父的生日,過得算隆重,煮了一大鍋白雪雪的米飯,我吃得最撐。再后逼迫上屎坑,因高興過頭,把粘在衣物上的飯粒在如廁時撒落在屎坑板上,后被祖母發(fā)覺,她既嚴厲又和藹的訓告我“米是天帝賜予我們凡人的養(yǎng)命之物,萬萬不能將它帶到污垢之所,否則,天會懲罰的,必須撿起來吃了!”我如祖母意,用拇指和食指濡濕,虔誠的將屎坑板上的飯米撿起,吹了三吹,吃了!祖母看見我的舉動,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她隨后也胡謅了幾句老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諸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那以后,我始終將飯米視為生命的圖騰來敬畏!并且臺中教子,枕上教妻,永遠銘記祖母的“訓導”,永遠做珍惜糧食的代言人。其實,這就是祖母靈魂的涅槃,折射出她的精氣神同老井一樣永無枯涸。老井的永不枯涸,給依附在井壁上的青苔輸送足夠的水分、營養(yǎng),氧氣暨老井為之遮風擋雨,滋潤而使之茁壯成長,視為已任,付出艱辛。
祖母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學堂,但她深諳讀書肄業(yè)的重要,飽嘗“睜眼瞎”的苦楚,努力與命運抗爭。她平時循著別人的讀書聲而胡謅、喃讀,結果也能背誦《三字經》、《千字文》、《朱子家訓》和《增廣賢文》,但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備受煎熬。她經常用自已無文化的痛楚告誡我們“學生一定要上學讀書。我砸鍋賣鐵也要掙錢讓你們讀書。不讀書就是死路一條!讀書人就是幸福人?!彼已郧倚?,誠懇篤信。
我十分清晰的記得讀小學四年級那年,學校遴選優(yōu)秀學生干部及“三好”學生到縣城看電影,我榜上有名,即時在同學中奔走相告,但沒過多久,校方傳來通知:學校只負責購電影票,衣、食、住、行費用自行解決。要求衣戴整齊。接通知后我馬上患了愁:“食”可自帶紅薯一小袋及鹽粥一盅,可吃二天,“住”,可住在電影院之露天通廊里,壹、兩晚沒成問題,“行”,雖然沒有別人家的孩子有自行車代步那樣光鮮,但我們至少可以于預晚結伴起行,二十公里的路程步行是不成問題的,糾結的是“衣”,“穿著整潔”可就麻煩了,一年四季我身上穿的都是件百孔千瘡、補丁疊補丁的“假沙布”衫,褲是我父親從車縫社拾來的碎布拼接成幅的、左邊青色右邊藍色的“士林布”褲,它是我最好的衣服了。(祖父趕集時,總是將和祖母共用的“中衣”倒掛在脖子后背,到街口邊再穿上,名曰敬衣得衣新。我也效法祖父,放學后馬上脫光衣服掛好,換穿褲叉才跟大人下地做工掙工分)穿這套衣服上街,入電影院豈不丟人現眼?遑說“穿著整潔”了!我糾結,我郁悶!倏忽間,我潸然淚下,躑躅在家門口。此時,我祖母下地干活拖著疲體回家,望見我惶惑的神態(tài),輕撫我的臉頰,問起了緣由。我嘀咕良久,吱吱唔唔地把情況托出,她悉情后放下荷在肩上之鋤,安慰我說:“這種活動一定要參加,無論碰到多大困難,我都幫你解決,借!”說罷,她不顧饑腸轆轆,勞作困頓,通村去問人乞借衣服,然而,在那年代,擁有兩千多人居住的大村,也沒有幾家多衣多食的,半晌過后,她才從一“朱”姓人家借回了一件半新慘舊的上衣回來,看得出她此時的心情同我一樣淡定了許多。回到家后她吃了兩條蕃薯,呷了一碗米羹,自信地帶上我一同到白泥塘(屬石康鎮(zhèn)筏埠村)向表兄弟借褲去了!可事與愿違,因表哥比我大,表弟比我小,衣不合體。慶幸的是姑丈剛賣大豬,因表姐勤喂豬而獲獎勵一套新衣服正好合我穿。此時祖母面上立即泛起了喜容,如同暗室逢燈。當祖母問及表姐借褲時,表姐她也頗具惻隱之心,干脆地答應了!我伸出顫抖的雙手,接過表姐借給我的新褲,又喜又憂,喜的是問題解決了,憂的是怕表姐轉念反悔,于是,拼命地催促祖母快回家,并連聲說:“謝謝表姐,謝謝表姐!”面對我的道謝,躬身點頭,表姐焉然一笑,面上露出笑靨!
因為少不更事,我穿上乞借回的新衣服,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一路歡歌一路笑,在行伍中總是走在最前頭,壓根就是想炫耀一下自已有新衣服穿!然而,因借表姐的褲子不像當下的西裝,裝拉鏈的,而是扣子在右側,且扎布條的。因高興失度,加之手生,又怕被別人看見丟面,錯亂中把布條打成了死結。屋漏偏遭連夜雨,爛船又遇頂頭風。偏在此時,因食了過時紅薯,引發(fā)“肚子鬧革命”,急需去衛(wèi)生間,捂得屁股,又解不開褲,難顧軒輊,急得面青面藍,真是“豬八戒照鏡……里外不是人!”然而,承蒙祖母關愛,借到了新衣服穿,盡管碰到尷尬事,但瑕不掩瑜,終究沒有丟面,雖然“借人老婆無過夜”,但也瀟灑走了一回!
祖母像老井呵護蘚苔一樣呵護我們。我在讀初中二年級的一天傍晚,“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齊天一色”,家里來了幾位不速之客……來慰問我的幾位女同學。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將近黃昏,天下起了瓢潑大雨,同學回不了,在我家留宿。因此,需備晚餐,而那個年代,食物相當匱乏,家里沒有什么可拿來招待的,此刻,祖母想起了鵝窩里孵了幾天的鵝蛋,吩咐我祖父用燈光照。祖父會意,隨即點著油燈,戴著眼鏡,左手握著蛋,右手并掌聚光,小心翼翼的逐個照著,如照出無公的(孵不出小鵝的蛋)可在當晚拿來煎蛋包,煮湯招待同學,如果”有公”的則讓其孵出小鵝養(yǎng),但我祖父照了全窩蛋后回應祖母說:“都是有公的!”。本來是求之不得的事,但今晚無菜招待客人怎么辦!祖母沉思片刻,毫不遲疑地說:“有公的!也無留!!”于是,祖父即刻拿出八個鵝蛋做菜幾味,體面地招待了客人,大家吃得很歡。事后祖母的那句話“有公(功)的也無留(勞)”不脛而走,成了鄉(xiāng)里的歇后語:老米照鵝蛋……有功無勞。當晚,不知她出于何種考慮,一反常態(tài),搬了一張長凳到我房間里睡。想必她潛意識是不讓我單獨接觸女同學,直至同學離開我家,何等用心?。∪绻麤]有老井呵護青苔那樣的情懷,她能有這般用心嗎?
一眼老井,因它擁有無私的情懷,而沒有那種為顯擺、獻媚、矯柔的虛與委蛇,卻是平平實實的氛圍,故能釋放出好的氣場,很適宜苔蘚生長。因此,不但依附在井身上的青苔萋萋,連生在井口一丈開外的也葳蕤郁蔥,十分養(yǎng)眼。祖母承襲了老井的氤氣,殷切的期望著、幫扶著周圍的人康健、進步。不曾忘記,村里有幾對夫婦,皆因猜疑丈夫外出有染,感情出現危機,常常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甚至提出離婚,到公社司法辦調解多次無果,最后找到我祖母,祖母通過講自已的故事,闡明利害關系,再用一張紙涂鴉二個人系著一根繩,分別站在“龍窩塘”的兩岸,中間掛著一個躺臥著嬰兒的搖籃,以此做比擬,對當事人說:“你們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要離婚,你們看看這張圖,這張圖的意思是說,你們兩人中,不管誰先放松手,你們的孩子都會墜落塘中浸死,忍心嗎?有必要嗎?況且,我親眼看到你伯公帶女人回家,都離不了,何況你是道聽途說的!不要輕信別人閑言毀了這個家,……!”祖母這一招很管用,當事人雙雙受到教育,最終修復了感情裂痕,恩愛如初。其他幾對類似的鬧劇者也迎刃而解了!因此,村中鄰里都稱贊她為活觀音!
壹佰零肆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微之又微。但在祖母的生命歷程中,能見證了壹佰零肆次春夏秋冬的輪回,確是“戛戛乎難矣哉!”。她對人的好,同化了很多人。當年插隊“知青”說“她像黃牛一樣的勞動,像老井一樣的奉獻!”
插隊到我生產隊的“知青”共七人,其中女的叁人。蝸居在一低矮的“知青屋”里,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廁所,沒有公共食堂?!爸唷眰冞^著“有時吃大餐,無時眼翻翻”的樸素生話。說實在的,那種條件下的生活,我們土生土長的農民子弟都受不了,遑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怪了的街上人。這一切的一切,祖母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一次,她發(fā)覺其中一個“知青”不安心在農村,神情十分消沉,祖母主動親近他,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主席號召你們到農村鍛煉,是為將來接好班做準備,苦是苦一點,咬咬牙就過了,以后有什么困難,大膽來找我,你們日后會有出息的!”,別看祖母對“知青”的話很樸實,但句句都彰顯出一個樸素的哲理!說到這里,我忽然想起一句格言“家坐無聊,也念食力擔夫紅塵赤日;官階不達,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與祖母的這番話是一脈相承的!祖母更多的是關愛他們的勞動常識,技能,技術,勞動保護,手把手的教他們插秧,除草,施肥,耘田。生活上關懷備至,從細小的衣服縫補,釘紐扣做起,當我看見祖母戴著老花鏡,一針針一線線的幫“知青”補衣服時,條件反射的從嘴角溢出一句老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因“知青”住的地方缺柴少火,用水比較困難,所以,祖母還常常燒有熱水讓女“知青”沖涼,酸菜、芋蒙等小菜保障供給他們享用,凡此等等。其中有一位叫“亞建”的“知青”,生得白白皙皙,鄉(xiāng)親們戲稱她為白雪公主,干起體力活倍感吃力,因此,生產隊安排她在豬場養(yǎng)豬。阿建也十分熱愛這份工作。她常常請教祖母怎樣觀察豬的神態(tài),預防豬病?!坝惺隆倍际钦堊婺笧樗斕嫖关i。一次,“亞建”患了“羊毛痧”病,醫(yī)生說須在家休息一段時間,“亞建”擔心失去這份“輕工”,不敢報告隊長。整天暗暗流淚。祖母悉情后,也施展“瞞天過海”之計,對外聲稱自已患了“肝炎”病,須在家休養(yǎng)。實則是“暗渡陳倉”,暗中偷偷頂替“亞建”養(yǎng)豬。頂替了四十多天,讓“亞建”勝利度過了難關。一個人偶爾做點好事不難,難的是堅持。祖母的舉止,感動了“亞建”的家人,感動了全部“知青”?!皝喗ā迸c祖母成了“忘年之交”。后來,亞建安排了工作,回了城,始終沒有忘記祖母的愛、的情,逢年過節(jié)都有大包小包,“封包”反哺祖母。祖母駕鶴西去時,“亞建”及“乞奶者”的后代:一個博士,四個碩士,不遠百里、或是千里都趕來同闔村鄉(xiāng)親數百人一起祭奠、送喪??蘼暱M繞,回蕩長空,場面異常感人!傾瀉了別人對她無比的愛,無限的懷念。折射出她的人格高尚。仰丈她恩澤的人,個個像依附在老井周圍、壁上的苔蘚一樣綠得自然、自得、自信、自豪、自勉、自強!
我的祖母,形而上與家鄉(xiāng)的那眼老井極為相似。它們是道義的象征,是良知的脫穎,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它們純屬是上蒼恩賜,是這方水土的造化。
乾坤造化,成就了老井,降生了我祖母。天道輪回,再造了一方生靈。喝了老井之水,杏樹開花,苔蘚密布,綠楚南天,吮吸祖母的乳汁,一代強過一代。
今天,雖然大部分人都背著老井而離鄉(xiāng),但這不是忤逆,而恰恰是老井的心愿!祖母的訓導“哥好不如嫂好。與同輩交,篤信為上;與師長交,低調為上……我無人有,我有人厚,我厚人優(yōu),不可顛倒”宛如一鉤朗月,填平了坑洼的路,夠我享用了大半輩子,助我成功!
幾十年過去了,每每回到家鄉(xiāng),首先要探視的便是老井。
佇立在井臺上,望著野青覆蓋了井口,似乎很少有年輕人來問津老井的影子,不禁心里一酸,有點動容,有點自責,碑石上刻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字跡似乎有點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