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貴
俠義之心不可無
□王兆貴
有一位性情文靜、氣質(zhì)儒雅的朋友對我說,他年輕時特喜歡武俠書籍,還有著強烈的俠客情結(jié)。見我不解,他就講述了他的一些人生遭遇和想法。他小時候,父親就離開人世,孤兒寡母的家庭生活艱辛不說,還時常受別人的冷眼和慢待。這讓他在自卑的同時,萌生出打抱不平的強烈念頭。每當看到老實人被欺侮,他就想,如果我像書中大俠一樣會一等一的功夫,一定要修理那些恃強凌弱的無賴。長大后,每當看到危害社會公平的現(xiàn)象,他就想,假如自己有一定能力,一定要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這種情結(jié)一直伴隨他走過不惑之年。
我也看過一些金庸等人的武俠小說,但對俠客情結(jié)到底是怎么產(chǎn)生的,并沒有太多的關(guān)注和理會。當我回顧并梳理自己年輕時的心態(tài),并對人生進行一番現(xiàn)實的觀照時發(fā)現(xiàn):俠客情結(jié)多半產(chǎn)生于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中,他們在內(nèi)心底處,非常向往改變命運,找回做人的尊嚴。他們骨子里想打抱不平,但卻沒有權(quán)勢和本錢,于是就夢想成為一名行俠仗義的好漢;好漢做不成,就只好把俠肝義膽埋藏在心里。
中國人的這種俠客情結(jié)源遠流長,由正史、野史及民間傳聞所演繹的俠義故事和樹立起的俠客形象深入人心,并形成了一種富有傳奇色彩的“任俠文化”。這種文化映射出來的,是愛憎分明的價值取向和扶弱助困的人文生態(tài)。即便在現(xiàn)代社會里,這種情結(jié)仍潛于許多人心中。它表現(xiàn)為對不平現(xiàn)象的憎惡,對正義力量的期待,對俠義人格的贊許。
事實上,俠客情結(jié)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善惡觀念——只要不走火入魔,不走極端,未必不是好事。在那些急公好義、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人身上,體現(xiàn)出的正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任俠精神。俠義心腸若能上升到為國為民的層面,成為“俠之大者”,便可化為維護社會正義的正能量。這樣的人多了,力量大了,老鼠過街時就能人人喊打,豺狼當?shù)罆r就能群起而攻之,那些為非作歹的極端分子就會有所忌憚。正如鮑鵬山先生所言,檢驗一個民族有沒有“生氣”(生命力、活力),就是看這個民族還有多少人在“生氣”(氣憤、憤怒):對邪惡、對不公、對不平,如果還有很多人在生氣,這個民族就有生氣;如果對邪惡、對不公、對不平,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生氣了,那這個民族就沒有生氣了。能生氣的人,是有生氣的人;能生氣的民族,是有生氣的民族。
摘自《今晚報》2017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