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戰(zhàn)狼2》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
編者按
:今年七八月之交上映的由吳京執(zhí)導的電影《戰(zhàn)狼2》徹底火了,叫好也叫座,給相對于好萊塢大片而言低靡的國產片吹來了一股新風。相對精良的制作,持續(xù)走高的票房,觀眾良好的口碑,種種跡象表明它是2017年度一部“現象級”的影片。事實上,作為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影片,《戰(zhàn)狼2》的勝利有其必然性。建軍節(jié)前后的檔期,前段時間中印邊境對峙的時局,這些因素使固而有之的愛國情懷空前高漲,影片藝術化的國家敘事策略,催化這一情懷。同樣,被點燃的愛國熱情反哺了這部電影,在潛意識中,影迷們購票進電影院看這影片,其實在表達他們的愛國情懷。何況,被一些國產片的粗糙制作倒慣了胃口的觀眾,享用一頓操作較為走心的視聽大餐改善一下伙食,心里也樂意。
這期,本刊邀請組織五位具有影視傳播專業(yè)背景的碩士研究生或電影愛好者,對《戰(zhàn)狼2》這部“現象級”影片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解讀,主題與美學的內部批評,票房與傳播的外部批評,觀點各異,互補又印證。五篇作品,以饗讀者。
做一個有情懷的人
■彭 唯
最近電影《戰(zhàn)狼2》火紅,網絡上便自然而然有了很多帖子來分析它如此火爆的原因。我進電影院看了之后對其中一種說法十分贊同——《戰(zhàn)狼2》贏在情懷。那句“一朝是戰(zhàn)狼,終身是戰(zhàn)狼”是每個人的初心情懷;那個揮舞五星紅旗的鏡頭是我們的家國情懷;而那含淚喊出的“開火”二字又恰好擊中人們心中的熱血情懷。
羲和清零曾經給情懷下過定義:情懷就是即使這是一件別人看起來沒什么用的事,還是要去做,只是因為他喜歡,這是以心靈滿足而不是功利得失為行為標準的一種品質。
由此看來,情懷是個神圣的東西,而當所有人心里神圣的東西匯集到一起展現出來時,也必定會引起人們的共鳴,這正是影評人說“《戰(zhàn)狼2》贏在情懷”的原因。
電影如此,人亦如此。有情懷的電影頗受歡迎,有情懷的人也有更加豐盈的內心。
八月長安曾寫過一篇文章叫《親愛的巴赫先生》,講的是她小時候學大提琴的經歷。其實也不過是一段痛苦無聊的童年學藝經歷吧,就像我小時候學跳舞一樣,手一舉就是半小時,不堪回首。但是八月長安的文字卻讓人感覺到了不一樣,大提琴對于她是神圣的,哪怕小時候“只想把琴劈了燒柴”,但長大后面對鏡頭不習慣時大提琴卻可以讓她更自然一些。她時隔多年再次拉響大提琴時,咬著牙忍了很久才沒讓眼淚掉下來,這便是她的情懷。也只有這樣有情懷的八月長安,才會用最細膩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并將它們轉化為最感人至深的文字。
這世界上大大小小有太多事物,我們總是需要將一部分放在自己內心的神壇上,讓那些成為你眼中閃著光的事物,然后你會在看見它們時感嘆一句“真好,你看,生活中有這樣美好的東西”,你的內心會因為這個叫“情懷”的東西開始留意開始思考,也更加寬容更加豐富。
沒有人能將情懷具象化,或許是你看閱兵時的沸騰熱血,亦或許是被老照片感動的盈眶熱淚,情懷就是這樣抽象又沒有定數。但,沒有情懷的人又是可悲的,他既不會像丹柯一樣勇敢,也不會像卡西莫多一樣善良,他僅僅只有一件“皇帝的新衣”——那么虛無、縹緲。這樣的人是不幸的。
所以我們應做個有情懷的人,學會筑起神壇,當你打心底里覺得某件事神圣的時候,你就已經多了一份信念,也多了一份動力,你會極盡自己的努力去追尋它——就像吳京拍《戰(zhàn)狼》一樣——最終你會收獲喜人的結果。
當然,除了在生活中以情懷為馬去追逐美好,我們也可以以情懷為灣吸引正能量的船只。就比如在看到“中國護照也許不能帶你去任何地方,但能把你從任何地方帶回家”時我們會燃起滿滿的祖國自豪感,在網絡上看到援震官兵“最美逆行”的照片時心底涌上的一絲溫暖,這些亦是情懷!
安意如曾說“生命是終將荒蕪的渡口”,那么“情懷應是個優(yōu)秀的擺渡人”。
狂飆的激情與感官說服
■甘 雯
據統(tǒng)計,截止2017年9月8日《戰(zhàn)狼2》票房已達56億,這部上線長達一個半月的片子依舊在各大院線、票房排行榜、網絡話題以及各種口水戰(zhàn)和爭議中火熱如當紅炸子雞,堅挺不倒,席卷了中國電影市場暑期檔的大半壁江山。不論是愛國主義主旋律電影的崛起還是國產電影的新勝利,拋卻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口水與泡沫,《戰(zhàn)狼2》承受了太多超越它自身的贊譽和令人咂舌的過高期望。
回看《戰(zhàn)狼2》的高票房,與其說是因吳京及其團隊的拼命精神與好萊塢式標準的大制作,不妨把它看作一個應了“天時地利人和”等絕佳傳播要素的當紅爆款。在國產電影保護月的暑期檔上映,進口大片缺席,全程占絕對比重的打斗戲與火爆刺激的緊張畫面無疑是讓觀眾腎上腺激素激增的制勝法寶。影片內容上高揚的愛國主義主激情與大國崛起的自信又生逢其時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閱兵珠聯璧合,于是乎愛國情懷言之有物,落地有聲,《戰(zhàn)狼2》的票房一路節(jié)節(jié)高升,勢如破竹。
與劇情拖沓、煽情尷尬的第一部相比,《戰(zhàn)狼2》在“硬漢電影”邏輯下開始專注思考類型片的制作問題。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在中國觀眾眼里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施瓦辛格、史泰龍、杰森·斯坦森、布魯斯·威利斯的孤膽英雄形象早深入人心。一方面,吳京繼續(xù)沿著自己得心應手的《奪帥》《殺破狼》《狼牙》以來硬朗的“動作片”路線,延續(xù)標志性動作戲,吳京的功夫在電影里表現得淋漓盡致,能打會打,拳拳到肉,強硬且拼命。另一方面,《戰(zhàn)狼2》團隊的雄心還不止于此,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大制作的好萊塢動作片。那場被主創(chuàng)團隊和營銷號拿來反復自我標榜的長鏡頭水下打斗戲,對動作場面進行完整的拍攝,還原了打斗場景的真實性和觀賞性,體現了一定的拍攝水準和技術難度。而大場景制作的軍艦、坦克、非洲實景拍攝以及視聽都極其震撼的爆破讓這部軍事動作大片具備了讓觀眾隨時隨地眼花繚亂、血脈噴張的視聽元素,緊緊抓住觀眾的感官神經。
而在對好萊塢式孤膽英雄的形象的本土化改造與移植上,《戰(zhàn)狼2》給主人公冷鋒披上了一層愛國主義的金鐘罩鐵布衫,一面擋住戰(zhàn)場上不長眼的子彈和兇狠的敵人,從而在劇情上保住冷鋒絕對的主角光環(huán),另一方面用“愛國”“揚威”的激情來彌補故事邏輯與細節(jié)上的漏洞,理所應當抵擋來自觀眾與行業(yè)的攻擊與責難。當原本作為個體的英雄——冷鋒以身犯險帶領中國的同胞和難民逃出死亡之地,在炮火中用手臂舉起鮮艷的五星紅旗時,個體退讓集體登場,就算是真正完成了對好萊塢英雄的中國化改造。英雄崇拜與國家崇拜在這個場景中完全統(tǒng)一,觀眾一路積攢的緊張感和焦慮感都在此刻得到了宣泄,升華為肅穆莊嚴的愛國情感,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網絡上那些因力挺《戰(zhàn)狼2》而與不同觀點的觀眾死磕到底甚至引發(fā)網絡暴力的奇異現象。事實上,從題材沿革與發(fā)酵的路徑來看,《戰(zhàn)狼2》不僅僅是一個中西改造的寧馨兒,更是對中國傳統(tǒng)動作片中俠義精神的政治話語改造。從經典的香港武俠片《霍元甲》到《黃飛鴻》再到前幾年大熱的《葉問》系列,都是以民族、家國的相似思路操作影視題材,宣揚愛國主意精神。《戰(zhàn)狼2》能夠持續(xù)保持網絡關注和討論的熱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社會軍事話題在互聯網與新媒體環(huán)境中一直是當仁不讓的流量大戶。特種兵系列的電視劇、網絡小說、網絡游戲等為相似題材的《戰(zhàn)狼2》培養(yǎng)了足夠的觀眾群體。
近幾年中國電影產業(yè)處于快速發(fā)展中,二三線城市影院崛起,國產電影票房紀錄不斷被刷新。以《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等為代表的主旋律電影在市場中獲得不俗的票房成績,一大批塑造中國英雄、講述中國故事的大片也在崛起,不論是隱性還是顯性的方式,中國電影在視覺說服與國家形象建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如何提升傳播的同情力和傳播內容的情感卷入才是中國電影對外傳播要思考的核心問題。如果后面的影片僅僅因效仿《戰(zhàn)狼2》投機取巧的小勝利而故步自封,那么這樣“盛景”也必然成曇花一現。
56億票房之后……
■徐藝嘉
近年,但凡看的過去的華語電影個個都“備孕十足”,上映前先經過明星導演在媒體社交平臺一番狂轟亂炸的話題炒作,粉絲一路盲隨。后期院線排片后“一言不合”就票房上億,每天的數據刷新像炒股一樣使吃瓜群眾們血脈噴張。數十億元的票房成為人們飯后品頭論足的嘴邊料,就像晨練的大媽們去菜市場交流菜品心得一樣,輕松自然。如果說電影市場需要藝術的刺激消費,尚且可以理解,可隨著電影市場份額比重加大,藝術水準評價高低不一的各類電影頻頻獲利,電影業(yè)界出現了爛片營銷模式。曾經在微博社交平臺看到“若問此片到底有多爛?有膽就進影院看一看”的話題,使得好奇心略重的群眾懷著這部影片到底有多爛的窺探心理走進了影院。通常情況下,果不其然在昏暗的影廳里找到了心滿意足的答案。
我是在《戰(zhàn)狼2》已經刷出20億票房收入時去看的,無疑我也是抱有好奇心的,當然也貢獻了35塊錢的電影票?!稇?zhàn)狼2》穩(wěn)穩(wěn)地破了2016年《美人魚》創(chuàng)造的33.9億元,榮登中國電影票房第一的交椅。以這部堪比好萊塢大制作的華語電影票房之最的影片為例,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在這個以奇觀感受為主的時代,讓人不禁思考,除了電影票房,還能談論什么呢?
《戰(zhàn)狼2》里面沿用好萊塢大片制作模式,掐到人心的大場面爆破,每個爆破場景的時間點都精準地卡在大眾觀影心里最柔軟處,緊湊的節(jié)奏刺激著每個人的腎上腺。影片最讓人稱贊樂道的就是其中所傳遞出來的愛國主義和大國之崛起的自信。中國仿佛成了美國的接夢者,以往在美國好萊塢大片中可直觀感受到美國作為老大的信心爆棚感,在災難面前“首當其沖”肩負著拯救地球的偉大使命。這次華語電影《戰(zhàn)狼2》所體現出來的人道主義和愛國主義,帶有濃烈的居高臨下的優(yōu)越感。片中的非洲兄弟生存的無助感,邪惡雇傭軍毒屠婦孺的十足惡人形象,主人公冷鋒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力挽狂瀾的英雄主義,對比之下,惡的過于“臉譜化”,善的極近“超人化”,頗有狹隘局限之感,這是該片在喜人票房之外值得關注的地方。
強國拯救的自信,暴力對抗的刺激,等待救贖的驚險,觸碰了中國觀眾內心的自豪感和痛點,在一片片的歡呼聲中電影落幕。觀影后的每個人都自豪滿滿,生活卻慢慢地又恢復鈍感。這并不是電影所帶來的感官刺激,而是文化焦慮。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文化在近現代一直或多或少都在被歐美文化和日韓文化所影響。少年時代有日漫,中學時代有韓劇,電影看好萊塢大片,從鋼鐵俠、蜘蛛俠、蝙蝠俠加上閃電俠,各種“俠”為中國青年人編織出一個超級大的美國超人夢。我們將《速度與激情1》看到《速度與激情8》,從年幼到白頭。可為什么看到《戰(zhàn)狼2》還是會異常興奮,這種焦躁的興奮源于對中國文化信仰的缺失。歐洲電影很少宣揚大國崛起的概念,因為他們的民眾是精神自信,生活詩意的。對于電影是美國夢、中國夢還是歐洲夢,并不太過在意。在這個全球化的新媒體時代,青年人撕毀經卷,遠離真理,永遠地盲目地追隨著別處,陷入互聯網的海量信息之中。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像天空一樣充盈四周,虛無而廣大。對于強國救難電影,《戰(zhàn)狼2》彌補了中國觀眾一貫的弱態(tài)心理,這是這部影片的外部價值。
從電影藝術價值看,真的具有人性的高度和值得思辨的內容嗎?個人以為,除了談論電影票房,仿佛已無它論。
中國電影該有的自信
■于曉霞
首先,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純粹是跟著票房的號召才去的,像這一類片子對于本人這種小清新來說實在不是大愛。其實在看之前就聽到了不少有關這部影片的各種說辭,最多的就是說影片太不現實,主角光環(huán)太強大;然后又偶然看到網上主演吳京一段回應網友就“打不死”這一槽點的話,他說:“憑什么中國人就得被打死,憑什么看著外國人打不死就正常了?難道中國人就該被外國人打死?”當時的覺得頗有道理,電影藝術本就源于現實且高于現實,未必現實的就是好電影,能夠真正有意義的才是好電影?!稇?zhàn)狼2》相比于一些抗日神劇來說現實得多。就像好萊塢的一些大片,本就科幻虛擬的一些主題也并不是現實的,雖然歸類為一種主題,但卻也是一種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先不說中國軍人的實力究竟如何,如若連這樣的想法都沒有,那豈不太過于膚淺。有多少觀眾在結尾的時候沒有被冷鋒舉著國旗的畫面而感動的熱淚盈眶,又有多少觀眾被中國護照里的那句話而震撼。
其實整部影片還是不得不說有點神話個人英雄主義了,在類似主題的電影《湄公河》里至少還有一個全副武裝的小隊去剿滅販毒集團,可在《戰(zhàn)狼2》中,什么裝備、什么支援都沒有的冷鋒怎么可能赤手空拳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剿滅重型裝備齊全、人數爆棚的叛軍團隊并且還要成功營救出上千名難民?當時看到這里的時候確實覺得有點過分了,就連超人及蝙蝠俠等虛幻的英雄人物都會有一定的技能才能拯救世界,更別說普通人。由此可見,吳京可稱得上是一個敢想敢做有魄力的人。電影打動我的還有一個點,那就是從頭至尾貫穿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懷以及中國軍人身上的那種百折不撓、萬死不辭的高貴品質和人道主義精神。當時看完這部電影,真的會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自豪、慶幸;讓我想起魯迅先生寫過一篇文章《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反駁了當時社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以及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論,鼓舞了民族自信心?!稇?zhàn)狼2》同樣也是,讓每一個人中國人不要失去自信。
《戰(zhàn)狼2》整體畫面讓我覺得也是極其震撼,除了大家都熟悉的常規(guī)槍戰(zhàn)和身體搏斗以外,更有坦克戰(zhàn)斗的場面。但是,如果把《戰(zhàn)狼2》的好壞定位在畫面上其實就脫離了整部電影的主旋律,畫面的震撼可能不太能比得上好萊塢只論技術的電影,而對于主題色彩這么明顯的電影來說,畫面起到了很好的襯托。這樣的視覺效果既讓觀眾覺得不像科幻片里那么的不現實,又讓觀眾看得大快人心,可以說相當完美。除此之外,冷鋒還不忘在炮火連天隨時都會秒死的情況下談一場浪漫的戀愛,不過幾乎在這樣主題的電影里都有這樣的橋段,熱血剛強的漢子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這樣才能更好地中和觀眾的胃口。在《戰(zhàn)狼2》里所塑造的冷鋒也更加得飽滿,縱使戰(zhàn)場上的冷鋒打不倒,因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脆弱之處,就像影片里他躲在監(jiān)獄的墻壁后面,連正眼都不敢看一眼龍小云。雖是一墻之隔,卻在冷鋒的心里便是兩個世界,因為此時的他是配不上龍小云的。這便是電影所要表現的中國軍人,他們在戰(zhàn)場上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也可以為了心愛的人,把心如鋼鐵纏成繞指柔。所以《戰(zhàn)狼2》更多展現了冷鋒內心那一份狼性的覺醒和屬于中國軍人意志的回歸。
除而以上,《戰(zhàn)狼2》之所以能火,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切實的觸到了國人的嗨點。在伴隨著中國崛起的影像再現,讓中國人囚禁在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得以解脫;外加電影里演的撤僑的事件是有現實基礎的,都使得《戰(zhàn)狼2》所傳遞出的愛國主義不是那么的空洞無力。相反,它變得格外真實而具體。在觀看過程中,不得不佩服導演的武戲設計,它的動作場面確實讓我感覺到了快感,整個電影的氣氛也真的喚起了我激動的愛國情緒。之前在一個綜藝上看到過一位中國留學生在外留學后的一句感慨:大家永遠都不知道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作為后盾,在國外是有多么的自豪。然而,在這樣一個切實的時代,“愛國”仿佛成了一些人覺得丟人的事,更是隨時可能被貼上“小粉紅”的標簽,以至于很多人都膽怯了、都忘卻了——理性的熱愛自己的祖國與同胞并為之不懈奮斗,從古至今都是中國人所崇尚的。
非洲同胞——苦難的大多數
■馮夢瑤
今天,我想說說《戰(zhàn)狼2》展現的另一面。
影片中有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這幫黑哥們兒,無論什么戰(zhàn)爭啊、瘟疫啊、貧窮啊,你只要給他們一堆火,他們立刻就這樣。”白天剛剛經歷了戰(zhàn)爭的洗禮,夜晚便能手拉手在火堆邊盡情載歌載舞,非洲的“黑哥們兒”大概最能理解“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深意了。
這是一部幾乎公認的佳片,真實的坦克漂移、汽車爆炸帶給觀眾極大的視覺沖擊感;張翰“熊孩子”式的幽默感;當五星紅旗在風中飄揚時帶給每個中國人的自豪感……這些大家已經有所討論的內容,本文將不再贅述。我只想說說這部影片的背景,也就是擁有美景美食同時又不斷被瘟疫和戰(zhàn)爭侵襲的非洲。
烤架上還冒著熱氣,海灘上還留著游人的足跡,啤酒瓶被慌亂逃生的人踢倒,液體還在緩緩淌出,一聲槍響打破了這一切,前一秒還在賭酒踢球的人頓時倒在血泊中……
來來往往的集市上,商販的討價還價還在耳邊回響,極端分子的出現頓時讓所有的人四處逃竄……
夜幕降臨,槍炮聲似乎是和夜晚一起沉寂下來,而那遍地的鮮血和尸首卻提醒著很多人,明天生活將會繼續(xù)這樣下去,無論今天經歷著怎樣的生離死別……
看完這部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硝煙之外的國家。我根本無法想象,耳邊終日響著炮火的聲音,腳底下踩著同胞的骨血,前一刻還在你旁邊活蹦亂跳的人,下一秒就一動不動了,而慌忙逃命的親友們,甚至來不及和他們說句再見。
貧民窟的孩子們,面對追逃、打斗、殺戮、死亡,完全表現不出一絲害怕,因為習以為常,他們習慣戰(zhàn)爭正如我們習慣和平。令人揪心的是,影片里展現的非洲,與其說是藝術手法的再現,不如說大致就是非洲的現狀。據說影片在貧民窟的拍攝過程中,附近就有不少武裝分子,有了許多當地人的保護,影片才得以正常拍攝。包括今年吳京導演去當地做影片的宣傳工作時,也需要當地人的保護,因為居住在貧民窟的人們的確會為了搶奪食物而不顧一切。
除了戰(zhàn)爭,瘟疫也不時肆虐非洲。影片中,染上拉曼拉病毒的冷鋒,盡管之前他為工廠所有人帶來了逃命的希望,也沒人愿意冒著被病毒感染的危險留下他,死亡面前暴露出的人性,令人唏噓,卻也并非不能理解,畢竟在那個地方,人們看多了生死一瞬,死亡即將來臨時,誰還來得及去思考道德和人情呢?
看過影片,我們大抵會被銀幕上這樣的生存現狀震撼,當這種震撼感漸漸消失,觀眾們又會回到銀幕外面自己和平的生活,而非洲同胞也將繼續(xù)影片講述的生活狀態(tài)。如何改變他們的現狀?這是影片留給我們需要的反思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