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國聰
散文詩研究
生命的感動
毛國聰
時序已入三月,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強弩之末的寒冬已被溫暖的陽光逼進記憶的角落。柳絲漸長,海棠吐艷,鳥雀在和風里翩翩起舞,冰雪融化的溪水在淺唱低吟。風煙俱靜。草長鶯飛。在這個感動生命的季節(jié),任何佳詞麗句鑲嵌其中都不為過。
“春雨,比晨霧還輕,比黃金還重?!保ā洞河辍罚?/p>
讀守倫的詩,總給我一種在場感,讓我想起我們在一起的許多情景——“鳥兒啄破”的基諾山寨,“洗滌污染了的靈魂”的潑水節(jié),“寫出了入海上天傳奇”的大禹渡,“驚世駭俗”的壺口瀑布,以及“一縷春風引爆”的貼梗海棠,漫步鳳翔湖時如粼粼波光的慨嘆。
守倫的詩都有來頭,非?!敖拥貧狻保皇菬o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那種。他的詩,是他閱歷和感悟的結晶,是他認真生活的積淀和升華。他抒寫的對象都是日常事物,看似隨意摘取,卻被他賦予了詩意,有了思想和靈動。他喜歡把自己與環(huán)境碰出的火花淬成詩句,煉成箭鏃和閃電,從喧囂中遁入內(nèi)心世界。一路走來,許多自然風景映入他的眼簾,更有人生風景撲進他的靈魂。他的雙腳在行走,他的思想也在行走。他試圖用行走的思想突破地域、時間和生死邊界,去構造另一個美麗詩世界?!叭松盥畹娘L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和從容。”衡量生命質(zhì)量的標桿,不是擁有多少物質(zhì)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是心靈空間的豐富與否。
越來越發(fā)達的人類,雖然已有能力蔑視四季變換,已有條件驅(qū)逐孤獨寂寞,可以在寒冬里制造春天,把炎炎烈日趕出屋子,隨時隨地都能夠狂歡作樂,但是,大多數(shù)人只有欲望而沒有浪漫,只有婚姻而沒有愛情,只有熱鬧而沒有快樂,只有激動而沒有感動。每一個人注定只能奔向人生的終點,如果只有匆匆忙忙的身影,而忘了帶上心靈一起同行,這樣的人生與一般動物并無二致。
唯有那顆敏悟的詩人之心,才能夠感觸風“自由地徜徉”,能夠品嘗“陽光的味道”,能看到“從地心里走來”的人……守倫的詩是他心路歷程的清音,生命的律動,是世界在他靈魂上折射出的斑斕光影。
從某種角度而言,詩是思想的出口,靈魂的救贖。尤其是詩的物質(zhì)價值在不斷貶值的現(xiàn)在,詩所蘊涵的思想意義更加可貴。沒有思想的詩,只是文字的堆砌,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詩是思想的載體,詩讓思想存活。法國詩人保爾?瓦雷里(Paul Valery)認為,詩“應該像鳥兒那樣輕,而不應該像羽毛?!痹姼璧闹?,體現(xiàn)在思想。
守倫的詩,秉承了“詩言志”、“文以載道”的人文傳統(tǒng),極富哲理性。他喜歡以史入詩,讓詩具有歷史的高度、力度和厚重,這與他就讀大學歷史系不無關系。歷史是一種胸襟。清初詩評家葉燮認為:“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守倫在《謁禹王廟》詩中吟道:“一個/堵/沒有了性命/一個/疏/走上了神壇。”堵是狹隘,疏是胸懷。
像油菜花、晚霞、耳朵等這些平常意象,也被詩人守倫賦予了形而上的詩意。
“緣于攀附,沒有堅硬的脊梁”的《藤》。
《?!肥恰暗厍虻难劬?,盛著淚水,難怪,又苦又澀?!?/p>
“他鄉(xiāng)溫柔的夜/撐不起家鄉(xiāng)的重量?!保ā端l(xiāng)》)
“沒有腿/走向四方//沒有嘴/名揚天下?!保ā段浜铎簟罚?/p>
“一條鞭子/鞭策地球轉(zhuǎn)動?!保ā渡矫}》)
與動輒幾十行、幾百行的詩相比,這本詩集里的詩顯得小微,也沒有宏大敘事。我認為,要把詩寫長不難,難的是把詩寫短。詩的短小不是缺陷,自由詩尤其要承繼我們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學傳統(tǒng)。詩,必須回歸詩的形質(zhì)。輕重、大小、多少,只是物體的度量衡,與詩無關。我不喜歡體量式寫作,體量式詩歌只在相撲賽場起作用。
守倫的詩自然,質(zhì)樸。語言簡潔,直抵意義,一如他的為人處事,耿直不黏糊,直來直去,雷厲風行。守倫作詩,用詞謹慎,尤其講究遣詞造句,注重語言的張力。他非常清楚,在詩語運用上必須節(jié)儉的道理。廢話,是詩的天敵。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認為,詩是“通過憑耐心和謹慎的調(diào)整而獲得非說不可的話?!笔貍惤?jīng)常為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反復斟酌修改,頗有賈島“三年得兩句,捻斷幾根須”的況味。這與他性格內(nèi)斂有關,更與他喜愛中國古典文學不無關系。他在言談之間,唐詩宋詞經(jīng)常脫口而出??梢哉f,他用凝練的詞句模糊了格律詩與自由詩的界線,或者說,在守倫的詩中,文本和形式已退隱在思想和詩意之中。
守倫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同事。我們有許多相同的經(jīng)歷,也有不少相似的感受。他為人溫和,樂善好施。在他的詩里,幾乎看不到頹廢、絕望。他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充滿陽光和溫暖的心靈。他的不少詩幽默機趣,讓人忍俊不禁,怦然心動,如《香樟樹》、《生活》等?!坝龅戒撲彽匿h利、纏著繃帶、吊著點滴、遷徙落戶新家、傷疤雖然依在”的香樟樹,“卻又長出綠云一片、生命在春光中微笑。”他認為,生活就應該像“一樹苦楝花,含著苦味,溢滿花香?!?/p>
“在冬的長街上/一路吼著/我要娶/深閨里的春天?!保ā洞豪住罚?/p>
“一顆心/在水面上蹦跳/樂開了花。”(《打水漂》)
“沏一杯濃茶/把光陰泡瘦/它卻越肥?!保ā都拍罚?/p>
守倫的詩,雖然批判意識不尖銳直接,卻意味深長?!霸诨\子里/學說人話”的《鸚鵡》,“秀麗的表皮/裹藏一顆有毒的心/常躲在草叢里/傷害善良的生命”的《花蛇》,“打著折買賣”的同心鎖,“一張多彩的窗簾/掩隱著一口/深沉沉的井”的《臉》。尤其是他的《高利誘資》《變性的農(nóng)田》《道德股》《兵馬俑》《套鳥的人》《霧霾》,言簡意賅,引人深思。他的現(xiàn)實批判具象實在,令人警醒。當農(nóng)田被變性后,詩人發(fā)出了“該為你恭賀,還是為你悲哀”的疑問。當明白了“你想他的棉襖子,他要你的皮大衣”的道理后,你還會被高利誘惑嗎?霧霾肆虐,誰還想像“泥鰍一樣,在里面躥”呢?
守倫的批判意識還表現(xiàn)在他對風景、事物清晰而直接的判斷和抒寫上,幾乎沒有多余的文字。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很難做到這點。模糊、曖昧、虛無是對堅定和信仰的背叛。我們與現(xiàn)實看似一體,但是,之間的鴻溝顯而易見。他的詩,一定程度地厘清了現(xiàn)實的混亂和荒誕,使我們找到了一種平衡感。我向來喜歡真相,真相是自由的標志、公正的說明、希望的基礎。一點真相就會要一些不喜歡真相人的命。他的詩拒絕瑣碎、無聊和偽裝,直抵真相。守倫曾跟我謙虛地說,他寫的不是詩,是一杯白開水。白開水,就是生活的真相。對一個人的最高褒獎就是告訴他真相。守倫是一位有良知的詩人。
詩人與世界最重要的關系就是詩。語言,是詩的表象。詩的背后有豐富的生活、多彩的故事。多嘴多舌的解讀詮釋,是對詩殘酷的肢解,冷漠的審判。我寫的這些文字,只是我對守倫的詩的一些初淺認識,也許還是誤讀。但是,讀者是引爆器,一首完整的詩,需要詩人與讀者去共同完成。讀懂了守倫的詩,就讀懂了他這個人。
“詩意地棲居”,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但是,少有人能真正實現(xiàn)。守倫早年就寫詩,多年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重提詩筆,只是他有話想說,他要以詩之視角、史之胸襟來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生和社會,把自己的親歷和體悟訴諸筆端,厚積薄發(fā)。他的赤子情懷引出了他蟄伏靈魂的詩心,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短短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創(chuàng)作出了這本詩集。這是詩的回歸,愛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