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東華
給下游的人留飯
□ 劉東華
老家有一位邱姓木匠,因手藝精湛,口碑好,在十里八村給人做工,深受歡迎。但邱木匠性子執(zhí)拗,做好家具,不上漆,要留給專做油漆的匠人;做好兩扇大門,不上漆也不裝門釘,剩下的活兒留給油漆工和專門安裝門釘?shù)男」?。這些活兒對一個優(yōu)秀的木匠來說,只是舉手之勞。而他卻說:“這是祖上的規(guī)矩,凡事不可做盡,得給下游的人留飯?!?/p>
“給人留飯”,讓我想起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新中國成立前,新鳳霞在天津河東天寶大劇院演出,她和一個叫陳星星的大哥一起演《拾黃金》。一次,陳星星突然發(fā)高燒,上不了臺,當時劇院的經(jīng)理只得打出廣告,演出只有新鳳霞一個人。結果她一人把整臺戲唱下來,效果出奇的好,贏得滿堂喝彩。因為這種預想不到的效果,等陳星星病好之后,劇院經(jīng)理為了省錢,也不讓他上臺了,等于砸了他的飯碗。
當時,有一個名旦角叫張笑影,他找到新鳳霞,對她說:“鳳霞,我討個大,比你早唱幾十年戲,吃戲飯早點,我不客氣地告訴你吧,唱主角的要想著四梁八柱,要想著缺了一根梁柱子也要塌房啊!你這么小,一個人唱了,你想沒想過,后臺還閑了一大堆人呀?你小小年紀一人唱了一個晚上,確實有功夫,不容易。凡事都要量力而行,你是戲曲演員,不是獨唱演員,更不是單唱的曲藝,你量力不是就量你一個人,你要量量一班人的力,一個戲班有多少力呀!各種行當,還有管戲衣包頭的、打水的、掃地的、打雜的……這些都是力呀,你都要量一量,才能是當主角兒的材料啊?!?/p>
聽完張笑影先生的教導,新鳳霞去找前臺經(jīng)理,表示陳星星好了,一同演,如不好,從此再不一人唱《拾黃金》。前后臺同行說,小鳳這孩子得到名人指點了,她知道給人留飯。
看似繁復的社會活動,其實是一條簡單的生物鏈,處在上游的人,要考慮下游的生活和生存,見利就占,揮霍資源,不顧及下游的感受,也是自斷前程。
(摘自《燕趙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