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婉
立秋之后
●雷曉婉
不知不覺間,就立秋了。
立秋了,就會發(fā)現(xiàn),前腳剛立秋,后腳,就一下子跨入了沉靜而博大的秋之意象里。
秋應是國畫大師,以大地為紙,氣候為筆,創(chuàng)一大水墨畫,色彩淡淡然、意境深邃悠遠而又蘊藉,雖不熱烈,但別有風味??催@幅圖畫上,秋的山是“秋山明凈而如妝”,秋的水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秋天的山水,一言道不盡的都是端莊、浸涼與悠遠。
與其他季節(jié)相比,秋自有自己別致的格調:沒有春和景明的妖嬈迷人,但有天高云淡風輕揚的韻致;沒有夏的濃綠熱烈,但有綠中帶黃、莊稼成熟的沉甸與厚實;沒有冬白雪皚皚、銀蛇狂舞的雄偉,但有收獲碩果后的滿盈與欣喜。
秋的筆法細致,無論寫意,還是工筆,皆都入微,令人賞心悅目,但秋主要還是擅長于工筆的。遠山含黛,黃綠層次分明,斑駁相雜;秋波不興,藍綠如無暇翡翠,雜質全無,秋就這樣,一筆一畫,絲絲縷縷,畫出了國畫一樣的安詳與幽遠內含。
秋還頗具質感,走到那里,都能找到沉甸甸的的感覺。無論是低垂頭顱的紅高粱,還是綻開笑顏的玉米,都給人以豐收在望的充實感覺。但是,秋的秉性就是那么地不張揚,從不喧鬧、噪聒,靜靜默默,沉靜如水,一直寧靜到收獲時刻的到來。
秋天的土地包容萬千,藝術地創(chuàng)設了天地的大美而又不言。看秋之田野,盡顯蒼茫渾黃,裸露出的,卻是真實、深厚的地母胸襟。千里沃野,莽莽蒼蒼,恢弘大氣,雖承養(yǎng)著世上萬物生存、給養(yǎng),但不自踞、不自傲,不道虧。世間萬物生靈,從大地中來,又復歸于其中,這種包容萬物而不言的胸襟、氣度,誰能與之相比?秋真是大匠,造就了這天地間的大圖景,他運用大手筆,成就大杰作,轉眼間,便令人間異然一新,他動作揮灑自如,作品渾然天成。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空氣中的污濁,隨水汽凝露為霜,天地間,就一片潔凈了,顯現(xiàn)出一種特別的輕柔與溫情。梧桐樹的葉子,是秋的使者,總是在立秋之后,便開始翩翩下落,讓人們見一葉而知秋。踏著滿地的落葉,在咯吱咯吱的響聲中,讓人不禁想到,在四季的輪回中,人們許多的日子,就這樣被無情地碾壓去。
秋之味道,是說之不盡的,但應知而不言,這也算是與秋的內斂,能互相應和了。
林玉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