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然
從少女成為女人、妻子、母親的這條路,沒有幾個女人能走捷徑。
平凡如你,光鮮如伊能靜。所有的女人,其實沒太大不同。
伊能靜最近又上了熱搜。不是曬娃,不是秀恩愛,而是在某個演講節(jié)目中,朗朗宣告:“我會一輩子做少女,哪怕是個老少女?!敝韵胍畛衫仙倥且驗榇饲昂芏嗄?,伊能靜都是按照別人期待的樣子在生活和打拼……
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離異,她兒時四處漂泊,在親戚家寄宿,頻繁搬家和轉(zhuǎn)學(xué),再后來去日本投奔母親……有個安定的家、有愛她陪伴她的父母、不用顛沛流離,多少孩子輕易能得到的生活,對伊能靜來說卻遙不可及。
在臺灣讀完初中,母親讓伊能靜去日本讀高中。那年她14歲,對陌生的日本和陌生的家人充滿畏懼,她交到了一兩個朋友,有定期造訪的書店,盡管不太擅長用日文寫作,但她最終寫出了一篇被評為全校第一的作文。
在日本的兩年,對伊能靜來說是一段非常黑暗的青春期,從臺灣帶過去的一箱書成了她最好的陪伴。伊能靜喜歡看書、寫文章,她也像很多曾經(jīng)的你我一樣,希望能安心讀書、努力上一所好大學(xué),然后找一份穩(wěn)定工作,與有文藝氣息的男子相愛、結(jié)婚,然后成為母親。
16歲那年,剛剛適應(yīng)日本生活的伊能靜回到臺灣。音樂人劉文正看到了她的潛質(zhì),將伊能靜納為“飛鷹唱片公司”旗下的歌手。
輟學(xué)進娛樂圈,養(yǎng)家也養(yǎng)自己,是當時很多臺灣貧寒家庭子女的最好選擇。伊能靜不喜歡,但既然大家都覺得她應(yīng)該走這條路,那就先走走看好了。
18歲發(fā)行第一張個人專輯,伊能靜接受采訪時被問到喜歡什么?她如實作答:“喜歡《變形記》,喜歡《在流放地》”。記者們一臉鄙夷:“呦!您高中都沒畢業(yè),居然看卡夫卡!”
后來的報道,無一例外都是嘲笑,嘲笑伊能靜居然喜歡看卡夫卡的著作!嘲笑她一點兒都不像她這種出身的女孩。她應(yīng)該有的樣子,是楚楚可憐、世事不知。
再有人問伊能靜喜歡什么,她就說喜歡小貓小狗,這是經(jīng)紀公司的調(diào)教,當然也是大多數(shù)想在娛樂圈立足的女孩的法寶。她從小就四處漂泊,一直沒什么朋友。但在娛樂圈,你怎么可以沒朋友?伊能靜學(xué)乖了,她對張學(xué)友說:“你的歌好好聽,《吻別》我都會唱!”她對郭富城說:“你的舞我都會跳,‘對你愛愛愛不完!”
瞧瞧,只要按照世人希望的樣子去做,你就會事業(yè)紅火、愛情順利、賺很多很多的錢,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罵伊能靜的聲音越來越少,喜歡她的人越來越多,她越來越紅,賺了很多很多錢。她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偶像,她一定很幸福。因為能活成了大眾都艷羨的樣子,本來就應(yīng)該很幸福啊。
但是,這樣的你,你自己喜歡嗎?反正功成名就的伊能靜,卻越來越不喜歡自己了。因為,我們只是看起來很好。所以,我們都需要一個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可是伊能靜的世界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她期待的光。
早上一睜眼就化妝,晚上回到家就哭。那些見諸報端的各種評價:幸福的、優(yōu)雅的、性格乖張的、很能裝的伊能靜,都不是她本人。她陷入低谷,剪斷電話線、不接工作、和經(jīng)紀公司解約,她不可理喻,被質(zhì)疑和謾罵,最終沒有工作可做。
伊能靜開始痛苦地問自己“我是誰?”朋友兼人生導(dǎo)師侯孝賢告訴她:“這正是你最好的時候,你是別人,你身上沒有‘我!”
“我”是誰?是看起來事業(yè)家庭雙豐收,所以應(yīng)該很幸福驕傲的伊能靜嗎?是為家庭操勞,承受懷孕、生子的疼痛,被大家認同和喜歡,非常了不起的伊能靜嗎?
如果這樣的“我”讓你感到欣慰和幸福,OK!Baby,Go on!如果這樣的你,讓你看不到自己,讓你難過、委屈,想逃離呢?
有的人會選擇忍受和接納,大多數(shù)人不都是這樣過的嗎?但有的人會直面會改變。伊能靜改變的契機,是當她準備再次走進婚姻時,一個人去了趟印度。她在一個黑暗的屋子里冥想,恍惚間見到“每一個青春期的我,一幀一幀地在我面前閃過”,她突然明白:“如果我屬于我自己,沒有人能撼動”的道理。
其實伊能靜并不是突然悟出的。“如果我屬于我自己,沒有人能撼動”這句話,埋藏在她心里30年了……
那年伊能靜14歲,剛從臺灣到日本,在一所除了她以外都是日本孩子的高中讀書。一切都很陌生,那個家對她來說,更是令人畏懼的存在。
伊能靜每天放學(xué)都會先跑到一家小古董店里,那是一所小小的木頭房子,粉紅色的窗戶,墻腳擺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兒。推開掛著小鈴鐺的門,清脆的“鐺鐺鐺”聲,如夢如幻,她就會笑出聲來。
古董店老板是一位78歲的老太太,染著淺紫色頭發(fā),穿著鑲滿蕾絲和小花的潔白長裙,涂著果醬一般的鮮艷口紅,身上總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香水味。
與其說是喜歡古董店里那些精致卻買不起的小物件,不如說是這位78歲的老少女,讓伊能靜心生艷羨和喜歡。她和老太太成了忘年之交,聽到了她的故事:出生于貧寒之家,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走過饑荒,曾嫁給一位軍人,但丈夫很早離世。她一個人帶大兒子,兒子長大后定居加拿大,很多年都沒再回來……
這樣的遭遇,換成其他人,也許會過得悲悲切切,然后孤苦伶仃地老去、死去。這位老太太,卻笑著對伊能靜說:“與其孤獨抱怨,還不如選擇浪漫。因為只有浪漫,才可以抵抗現(xiàn)實的殘酷?!薄叭绻覍儆谖易约?,沒有人能撼動?!?/p>
這兩句話一直在伊能靜心里,但是她用了快30年才領(lǐng)會其中的深意。
兩年前,一位60歲的女人給伊能靜寫信,說她最近特別惶恐。女人到了這個年紀,生活還有什么意義?女兒不和她交流,同事開玩笑說她腦子不好使,所以越來越不愿意跟她說話,先生也早就不和她溝通了……
伊能靜告訴她:“你已經(jīng)花了一輩子去照顧子女,你把你的一生貢獻給這個家,你努力證實過自己的完整,現(xiàn)在就應(yīng)該是你重生自己,回到青春期少女的時候??!如果你青春時代錯過了什么,那么現(xiàn)在馬上去做,健身、烘焙、養(yǎng)花、看書,總之,不要再為別人而活?!?/p>
“不要再為別人而活?!碑斠聊莒o說出這句話時,她自己也恍然大悟。
原來,這世上最容易成為的就是你自己,最難成為的是別人希望你成為的那個人。所以,別讓別人把你放在那個不適合你的位置上,走下來,找到那個適合你的位置。
劇作家伊芙·恩斯勒說:“聽從指示、有禮貌、安靜、做事積極、融入群體、被人們喜歡,這些都是普通的反應(yīng)…… 凌亂不堪、雙手叉腰、說出心中想法、為你相信的事去奮戰(zhàn)、追求另一種思維模式、不讓別人說服你放棄你知道是對的事,這些才是杰出的反應(yīng)。”
做出普通的反應(yīng)可能讓你有成就感,但如果只是按別人的意思去做,你可能會苦不堪言;做出杰出的反應(yīng)當然會讓你感到酣暢自在,但正因為是做自己,也難免被人質(zhì)疑、嘲笑和抨擊。
做女人啊,真是步步艱辛。但是,既然怎么做都不容易,為何不愛誰誰,按自己的意思來?
比如像伊能靜的忘年之交,忘記年齡身份去追求浪漫。比如像一位35歲的全職媽媽,在每個下雨的日子,不撐傘也不抱著頭,而是仰起頭來任雨水打在臉上,低下頭踩水讓雨花四濺,因為每當那時,她就會覺得自己重回18歲,其實只要你愿意,任何時候都能做少女呢!
比如像一位40歲的離異女人,在每個星期二的傍晚,去家門口乘坐7路雙層巴士,車到終點不下車,買一張回程票,再坐回來??闯鞘械慕墙锹渎浜蛙囁R龍,那是她年少時代最愛做的事,如今,終于又能做了,可真好??!
49歲的伊能靜想做的自己,是一直一直做個少女,哪怕是個老少女。
少女愛讀書、愛穿漂亮衣裙,情緒來了不遮不掩,認起真來令人咋舌。你若是個少女,清風定會不請自來!
像個少女,是伊能靜眼中的自己;裝嫩、裝有文化、秀恩愛,那只是別人眼中的伊能靜而已。
別人眼中的你是怎樣的?知書達理、溫婉賢惠、無欲無求。如果你也很快樂,那就非常好!你眼中的自己呢?有小情緒、不計較也不將就,面對精致的東西,也會止不住地怦然心動?如果你自己覺得這樣的自己沒什么,那就繼續(xù)保持啊,寶貝兒!
“只要你是善良的,就會持續(xù)年輕。”這是作家辛波斯卡的一句話,也是很多如伊能靜、如你我一樣,曾經(jīng)一直活在別人眼中的女人,本來該擁有的模樣。
既然韶華留不住,男人有時也留不住,不如留下你想成為的那個“少女”:執(zhí)拗中有幾分幼稚,堅強里又摻雜了些許脆弱;喜歡獨立卻害怕寂寥,期待浪漫舒適,但如果別人不給,那也能分分鐘自我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