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小亮
有些人,好像走著走著就散了
文|曾小亮
有一段時間不明白,為什么走著走著,有些朋友好像就在你生活中消失了一樣。
比如有一個朋友,曾經聯系特別緊密,但是有五年的時間里,他突然就音信全無。好幾次朋友聚會,有人打聽,那個誰現在干什么去了?
周圍人全都一臉茫然,有人回應說:“我也在找他呢?!?/p>
后來終于知道,他認識了一個外國女孩,然后跟隨對方一起出國,然后就在國外定居,結婚生子,慢慢安定下來了。
再然后,他從起初的還有些時斷時續(xù)的聯系,慢慢地就徹底消失了。
這是一類慢慢在生命中走散的朋友,還有一類朋友,他們在我們的某個生命過程中,曾經可能和我們如膠似漆,但是也突然就慢慢疏遠了,一年半載的不聯系,然后就習慣成自然了。
直到那個人變成一個模糊的存在。
前段時間,一位20多年沒有謀面的小學同學,突然把我拉進了一個同學群。有人在群里發(fā)了一張小學照片,看了后,感覺真是滄海桑田啊。
然后,似乎更多時候,你其實都不知道在群里應該說什么。
20多年未見,有些人變化不大,有些人確實已經變化非常大了;有些人還生活在故鄉(xiāng)的小城,有些人卻好像一騎絕塵,從省城到京城到國外;有些人在群里每天吆喝搓麻打牌去哪里好吃好喝,但更多人沉默不語,讓人感嘆歲月這把殺豬刀,將一切雕刻得面目全非。
當年在學校里,我跟一個女孩走得特別近,她當年作文寫得非常好,年輕的語文老師也非常喜歡她。有段時間,流言蜚語傳得滿天飛,比如說老師經常單獨留下她補課,比如有同學說趴在窗戶上偷看,老師對她有一些曖昧的舉動。
那時年齡小,不懂這些意味著什么。
只知道畢業(yè)后,大家各奔東西,她嫁了一個平凡的男人,自己也成了某個鄉(xiāng)村小學的教師。
起初,我還偶爾打聽她的消息,想知道她的婚姻情況,想知道她的歲月是否一切安好。再后來,就慢慢徹底失去聯系了。
直到前些時候,在這個小學的同學微信群里,居然看見了她。偷偷地看了看她的微信頭像,早已經不再是當年瓊瑤“窗外式”的夢幻少女,而是一個體態(tài)臃腫的中年婦人了。
于是,居然不敢在群里問她的近況,更不敢單獨加她。
而我也發(fā)現,大家好像有一種默契,都在群里表面嘻嘻哈哈,但是似乎大多數人都不好意思主動單獨添加某一個人的微信。
因為大概是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吧。
在歲月的滄桑面前,我們居然有一種“近故人情怯”的感覺。
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即使能再找回來,也不是當年的那個人、那份情了。
那些愛過的戀人,可不可以一直還在生命的某個地方,守望著我們?
我有一個前任,10多年前,我們曾愛得死去活來,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直到有一天終于放手。
然后,成了好朋友,起初還一直保持著聯系,偶爾還出來坐坐。
但不知道從哪天起,我發(fā)現有一兩年的時間都沒有聯系過對方了。微信倒還是加著,但從不互動,甚至對方的朋友圈,也只是某天突然想起來,才專門點進去看一下。
然后突然有一種感覺:那個在你生命中曾經如此重要的人,也走著走著就走散了。
然后突然有一種感覺:有那么多人,在你生命中,走著走著就散了。
有一段時間真的不明白,為什么呢?那些同窗好友,能不能一直把酒言歡,對酒當歌?那些一起奮斗的同事,能不能一直互相扶持?那些曾經一起互訴過憂傷、分享過狂喜的好友,在你的生命里,與你能否如同青蛇與白蛇一般不可分割?
后來年深日久,越來越明白,即使走散,但是某一刻想起來,依然滿懷溫暖和惆悵。故人的意義在于,即使很久未見,但是他像鄉(xiāng)愁,像生命之船曾經行駛過的路標,時時地提示著你來時的路。
于是,有時特別想知道,那些走散的故人,他們還好嗎?
所以,在《一個人的朝圣》中,65歲主人公哈羅德·弗萊在釀酒廠干了40年銷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都沒開。他跟隔閡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國的鄉(xiāng)間,生活平靜,夫妻疏離,日復一日。
但是有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來自20年未見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癥,寫信跟他告別。震驚、悲痛之下,哈羅德寫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他經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越走越遠,最后,他從英國西南端一路走到了東北端,橫跨整個英格蘭。87天,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著,老友就會活下去!
他要去看看那些在生命中差點走散的人,去和他們聊聊。在這樣的“一個人的朝圣”般的過程中,生命被治愈和喚醒。
我有一個在某外企當高管的朋友,在壓力巨大的職場中患上抑郁癥,并且感覺生命了無意義。有一天早晨醒來,他突然感覺,有很多漸漸走散的老朋友,有許許多多的人,真的很久很久沒有見了。
他于是辭職,列了一個要去拜訪的老友的姓名清單,他想知道,那些很久沒有見的老友們,他們現在生活得好嗎?他們是生是死,是健康還是身患疾?。凰麄兪菃紊磉€是走進家庭,或是已離婚。
他于是也踏上了一個人的旅程,去探訪那些在生命中快要走散的朋友們。
他發(fā)現,有些人多年沒見,還真的是因為意外去世了;有的人結婚、離婚,現在一個人生活,在星空下,和他說起過去,感慨萬千,喝光了十幾瓶啤酒;有些人起初相見感覺很陌生,但是他在對方的家里住了幾日后,舊日的感覺全找回來了。他們拍胸脯打腿,好像又回到當年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的青春時光。
經歷過那種奇妙的尋訪故人之旅后,再回來,他發(fā)現自己好像有一種奇跡般的心靈治愈能力。他變得更平靜了,生命中好像有一種能量回來了。
世界上像他這樣在沖動之下去拜訪老友的人可能并不多。大多數人,任憑歲月流逝,知道生命中有些人,朋友、同學,甚至親人、愛人,還真的有一天走著走著就突然散了。
于是,淡淡的惆悵和孤獨。
它提醒著我們,要珍惜在一起的時光,要珍惜生命中那些難得的愛和緣分。有一天,也許能夠和我們相伴到老走到人生終點的,只有那一個生死相依的愛人和若干知己,大多數人,在奇妙的時光面前,就仿佛我們生命旅途中上車下車的旅客一樣,他來了,又走了,然后慢慢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