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生物科學 創(chuàng)新 突破 以身作則
人物時事速遞>>·原創(chuàng)·
美國紐約當地時間2017年8月15日,80后生物學家、美國博德研究所核心成員張鋒與同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做出重要貢獻的另四位科學家,榮獲“諾獎風向標”之一的阿爾伯尼生物醫(yī)學獎,引起世界轟動。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張鋒的CRISPR-CAS9技術如同一把“剪刀”,能將病變的基因組剪開,以便輸入良好的基因信息,給治療自閉癥、精神分裂癥、癌癥和失明等基因疾病帶來新希望。張鋒因此被視為世界頂尖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熱門人選之一。
人物素描 盡己所能,有所作為
張鋒1982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讀高中時便榮獲Intel大獎。他常說:“盡我所能,有所作為,對我來說似乎很重要?!备咧袝r他在實驗室實習,常常很晚回家。研究CRISPR-CAS9技術時,他“通常等不到第二天早上看實驗結果,吃過晚飯就會回到實驗室”,甚至凌晨3點才回家。正是憑著這樣的熱情,他收獲諸多贊譽:2014年被《自然》雜志評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之一,2015年獲“年度波士頓人”提名,2016年獲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2017年晉升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
素材鏈接 神奇的CRISPR-CAS9
人體每一個細胞內都有一組30億個單位長的基因組,當某一小段的基因變得和標準基因組不一樣時,就會以生病的形式體現出來。生物學家要做的就是把病變的基因找出來,并加以修正。用以前的基因技術尋找人體中的病變基因,“就像在一本5000頁的書中找一個錯別字”,而CRISPR-CAS9技術則像Word文檔中的快捷搜索功能:像光標一樣找到對應的位置,以便剪切和輸入基因信息。
【考場仿真試題】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80后生物學家張鋒取得的成就令華人為之自豪。也許有人只是羨慕他在基因方面的“天賦”,卻沒看到他為釋放這個“天賦”所投入的時間、揮灑的汗水。當我們走近他“盡我所能,有所作為”的人生追求時,便會有更深刻的領悟:一個人只要堅定自己的人生追求,竭盡己能就能終有所為。
(特約教師 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