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哈爾·尼扎木丁是中國人民解放軍93886部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1983年8月,他和很多有志青年一樣,選擇了從軍報國。畢業(yè)后,他選擇回到新疆這片熱土。在任空軍駐和田某部副政治委員期間,分管群眾和保衛(wèi)工作。在與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民族兄弟房屋簡陋、缺衣少食、貧困落后,這讓他感到揪心地難受。
軍隊要參與脫貧攻堅戰(zhàn)!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一聲令下,全軍官兵積極投身扶貧開發(fā)事業(yè),為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再立新功??ü枴つ嵩径『蛻?zhàn)友們一樣,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悉心體悟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地區(qū)群眾的關心和大愛,對軍隊參與扶貧開發(fā)工作的認識更加深刻。
震撼心靈的兩件事
多年的扶貧工作,卡哈爾·尼扎木丁看到了許多,也經歷了許多,但有兩件事卻讓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難以忘懷。
第一件事,卡哈爾·尼扎木丁到駐地慰問困難群眾,給他們送去了牛犢羊羔、地毯織機。本以為村民們會好好利用這些物資發(fā)展生產,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牛犢羊羔被村民宰的宰、吃的吃,地毯織機被用作了房梁。
第二件事,駐地喀其提村一個小女孩得了肝病,無錢醫(yī)治,生命危在旦夕??ü枴つ嵩径〉弥?,立即報告黨委并組織官兵捐款一萬多元為其治病,使她轉危為安。但卡哈爾·尼扎木丁在事后得知,小女孩生病之初,家人不是找村委會反映情況、協(xié)調就醫(yī),而是去向當地所謂的“能人”求救,導致孩子的病情迅速惡化。
扶貧難,脫貧難!這兩件事情讓卡哈爾·尼扎木丁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深刻地認識到,送錢送物是一種淺表式扶貧,必須要幫助農村建強基層黨組織,精準施策、制定產業(y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計劃,否則就會陷入“年年扶貧年年窮”的惡性循環(huán);少數民族地區(qū)偏遠落后,關鍵要教育引導群眾聽黨信黨跟黨走。
給錢給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和田市喀提其村是當地有名的民族村,98.6%的村民是維吾爾族,一半以上村民靠政府救濟、親戚接濟維持生計。村黨支部急在心里,一時又拿不出好的辦法??ü枴つ嵩径”惆凑丈霞夵h委提出的“營鄉(xiāng)黨委結對、連村支部共建、軍地黨員結對”的要求,組織開展軍地之間互學互幫互促活動,以《黨章》《黨支部工作規(guī)范》為依據幫助村黨支部加強自身建設、完善議事規(guī)則和組織生活程序、制定脫貧攻堅精準措施,并派出10多名優(yōu)秀黨員與村里黨員結成互促對子,幫助強化組織功能,提高發(fā)展經濟脫貧致富的能力。
共產黨亞克西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村黨支部帶領下,不到4年時間,喀提其村現(xiàn)代化蔬菜大棚從70多個發(fā)展到如今的200多個,780戶維吾爾族村民中有500多戶成為地毯編織戶,人均年收入從500多元增長到5000多元,村黨支部也被中組部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就拿村民艾合提托乎提一家來說,今年前9個月,全家7口人靠種植蔬菜大棚凈收入3萬多元。窮怕了的艾合提托乎提說:“共產黨亞克西(譯為:好),解放軍亞克西,讓我吃穿不用愁。跟著共產黨走,生活一天比一天強!”
精準扶貧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它卻是實現(xiàn)全面小康必須要翻越的大山。在這項工程中,卡哈爾·尼扎木丁始終腳踏實地地用自己的努力實踐著。
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zhèn)東灣村發(fā)展相對滯后,卡哈爾·尼扎木丁便協(xié)商安排駐軍某部與該村黨支部結成對子,依托“指導員之家”和村“黨員之家”兩個陣地,定期組織軍地黨員雙向交流,軍地一起研究并確立了牧業(yè)主導、旅游牽引、種植養(yǎng)殖帶動的脫貧致富發(fā)展思路,群眾很快從旅游、餐飲、種植、養(yǎng)殖等產業(yè)中嘗到了甜頭,農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長到一萬多元?;刈妩h員馬光華不僅摘掉“貧困戶”的帽子,還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和鎮(zhèn)人大代表,被鎮(zhèn)里推舉為“黨員脫貧示范戶”。說起這些變化,馬光華十分動情:“‘三互活動讓村民富了,腰包鼓了,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群眾對黨的情感認同,民族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了?!?/p>
天山腳下的東梁村,哈薩克族牧民與山為伍,與羊結伴,在村黨支部一班人的眼里,脫貧致富就是放牧。在擔任部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后,卡哈爾·尼扎木丁多次帶領黨員干部深入村戶交流,影響帶動村黨支部一班人轉變觀念,抓住“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的有利契機,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部隊幫助下,村黨支部成員制定了發(fā)展規(guī)劃,引導牧民發(fā)展以旅游為主的第二產業(yè),建成了農家樂特色村,如今已成為烏魯木齊市民夏日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人均年收入由三年前的千元增長到現(xiàn)如今的兩萬余元,村集體收入一躍跨入全縣前十位。
跟著共產黨干就有希望
扶貧工作中,卡哈爾·尼扎木丁始終不忘初心。他的父親曾對他說:“跟著共產黨干,我們維吾爾族有希望,有出路!”這句話,成了卡哈爾·尼扎木丁幫助民族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定信條。
和田市吉亞鄉(xiāng)地處沙漠邊緣,人多地少,平均下來每人才6分地,僅靠種地連飯都吃不飽。他建議群眾在地里栽核桃樹,樹間套種麥子,這樣可以雙豐收。但是由于核桃樹生長周期長,三至四年才能結果,起初村民們不同意??ü枴つ嵩径”銊訂T村黨支部挨家挨戶做工作,部隊黨委和村支部共同拿出一部分資金,先幫他們解決生活問題,逐步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核桃成熟后,又聯(lián)系廠家收購,平均3個核桃能賣到1元錢,村民收入有了明顯增長。
在空軍黨委機關指導下,駐疆空軍部隊先后有120多個基層單位與社區(qū)、鄉(xiāng)村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幫建基層黨組織162個,培訓幫帶民族干部1400多人,建立扶貧點310個,為困難群眾捐款1200多萬元,6100多名干部與駐地貧困學生結成“一幫一”對子。
卡哈爾·尼扎木丁是一名民族地區(qū)的窮孩子,13歲開始接受黨的教育培養(yǎng),直至今天走上師職干部崗位,他的成長進步都得益于黨,他時常提醒自己,必須始終踐行服務人民的宗旨,把群眾的冷暖裝在心上。這些年來,他響應空軍“藍天春蕾”捐資助學號召,積極參加“牽手圓夢”捐資助學活動,先后資助了和田市古再麗努爾·艾力、阿卜杜·熱合曼等5名貧困生,長期幫助3個經濟困難的民族家庭。和田師范貧困生吾爾古麗,父母離異,母親雙目失明,在卡哈爾·尼扎木丁的資助下,順利上完了大學,如今吾爾古麗已在和田就業(yè),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在這點滴的行動中,卡哈爾·尼扎木丁默默詮釋著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也贏得了駐地群眾的真情贊譽。因為工作成績突出,他榮立三等功一次;被和田地委、行署評為基層維護社會穩(wěn)定先進個人;獲原蘭州軍區(qū)空軍“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邊疆精準扶貧工作任重道遠,在卡哈爾·尼扎木丁眼中,他只是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工作,但在大家眼中,他獲得這些政治榮譽實至名歸。這些榮譽,一定會激勵他和戰(zhàn)友們,繼續(xù)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更加自覺地投身脫貧攻堅戰(zhàn),努力讓貧困群眾過上小康生活,以優(yōu)異的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本刊記者編輯整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