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令很多語文教師頭疼的事,而且一提起作文,有些學生也是愁眉苦臉,極不情愿寫,這種狀態(tài)下寫出來的文章,效果可想而知:題材如出一轍;語言貧困乏味,假話空話套話一大堆,缺乏真情實感,生搬硬套;結構方法機械雷同;思路狹窄,毫無創(chuàng)意……于是,如何讓學生愿意寫作文,快樂地寫作文,成為語文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體驗;生活;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2-01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85
我校學生賀文祥同學在三年級寫的一段關于秋游的作文:“隨著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爬上了山,我們坐在一個亭子里休息了一會兒,老師說:‘中飯過后就去卡通喜樂地。大家高高興興吃起來。午飯過后,我們來到了喜樂地?!辈浑y看出,文章語句欠通順,語言貧乏,內容不具體,缺乏真情實感。為什么會這樣呢?教師經過深入了解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性格內向,在學校不喜歡與其他學生交流,平時在家也不喜歡出門,總是獨處,這使他缺乏體驗生活的機會。如此缺乏生活的體驗,自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為了使問題更具有廣泛性,教師對一部分學生“往返家校間方式的調查、假日生活調查和休閑方式調查”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了“體驗的缺失”是學生筆下艱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們進行了“體驗生活快樂作文”的研究。通過兩年的研究,“體驗生活快樂作文”課題研究有較好的現(xiàn)實意義,研究范圍比較小,具有可操作性,實用性強。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育界也認為作文和生活連接是作文訓練的基本途徑。
一、“體驗生活,快樂作文”的基本含義
“體驗”:就是對生活、生命以及生存的經歷和感受?!绑w驗生活,快樂作文” 就是引導學生把作文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對生活做細微地觀察,生動地描述。通過對生活的再現(xiàn)、師生間平等的對話和對作品鑒賞評改的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內驅力,產生快樂表達的欲望,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如何開展“體驗生活,快樂作文”
(一)確定快樂作文的年級目標
中年級(三、四年級): 理解寫話的目的和要求,初步體驗生活;能夠用文字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成篇。高年級(五、六年級)能夠用文字把對生活的感悟寫出來;盡可能寫出個性化的作文;養(yǎng)成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好習慣。
(二)探索生活與作文結合的有效方式
這一課題研究的著力點是如何讓作文與生活有效地結合,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通過對生活的再現(xiàn)、師生間平等的對話和對作品鑒賞評改的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內驅力,引導學生把知識積累與社會關注等結合起來,用具體的語言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表述出來,從而達到快樂作文的目的。
1.作文訓練與集體活動結合起來。把作文訓練與創(chuàng)設班集體活動結合起來,也顯得十分必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工廠,開展登山、野炊等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內容,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獲得知識,增長才干。學生在活動中有了新鮮的收獲,有了真切的感受。既溝通了情感,又訓練了作文。2.作文訓練與學生個人生活結合起來。同集體活動相比,學生的個人生活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如:畫后作文、剪貼作文。3.作文訓練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提高觀察能力,養(yǎng)成細致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同時,要通過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如寫學習體會、生活見聞、社會調查,寫倡議書等。4.作文教學要與各科教學相結合。作文可聯(lián)系其他學科,如思想品德、體育等有關課程進行練筆。
(三)構建了快樂作文的教學課型
1.習作指導課。學生作文難,難在哪里?主要是空洞、無內容、不具體,圍繞這個問題,教師經過多次研究、探討、上研究課,總結出了一個教學模式:“體驗→表達→感悟→快樂寫作”,教師圍繞看、聽、說、想、感五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即“五字教學法”。也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描寫事物時,積極思考:在那個時候你的眼睛看到什么?你的耳朵聽到什么﹖你的腦子里想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你的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以謝老師的作文指導課《老師遲到了》其中的一個片段為例。
上課五分鐘后,老師急匆匆地走進教室。她微笑著來到了講臺前:“對不起,今天老師遲到了,耽誤了大家不少時間。剛才老師遲到,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有許多同學都著急地伸著脖子,一直向教室門口張望著。
王億龍老是低聲說:“老師怎么還不來呢?”說得我心里更不安了。
這時,老師感動地說:“孩子們,今天老師上課遲到了,卻感受到了你們對老師的深深的愛。現(xiàn)在,你們又有哪些感受呢?”
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您真是用心良苦。”
還有一個說:“老師,您為了我們寫好作文,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設上課遲到的情景。我真的很感動。”
整堂課,在老師一步步地引導下,學生積極地發(fā)言,痛快地表達,突然,有一個學生忍不住站了起來,大聲地說:“老師,我現(xiàn)在就可以寫了嗎?”學生有了強烈的寫作欲望,迫切地想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們“體驗生活 快樂作文”的目的達到了。
2.閱讀欣賞課。閱讀欣賞課教學模式:選取材料→布置閱讀→朗讀、討論、演講等形式→說出感受→快樂作文。首先選取閱讀材料,布置學生課外閱讀指定篇目,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學生朗讀文章、自由討論、上臺演講的形式,讓他們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在此基礎上,學生運用積累的知識,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愉快作文。
3.習作改評課。①師評法。以典型批改、多批少改、分散批改等評價為主;②互改法。通過交換修改習作,取長補短;③合作法。多人合作,充分互動,擬定最佳修改方案;④自改法。獨立個性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體驗生活,快樂作文”的意義
“體驗生活,快樂作文”的探索有利于學生形成個性化、生活化的快樂作文教學策略及方法,解除學生的畏寫心理,使學生樂于說真言、寫實話、吐真情,提升教師的作文教學能力及教育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蓉.作文訓練要重視合作活動[J].上海教育:小學版,1994(6):29.
[2] 趙繼英.怎樣使學生愿意主動寫作文[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2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