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沈從文的作品表面是在贊美和謳歌自然,帶有很強的田園牧歌特征,但實際上在其背后卻隱藏著極深的寓意和內(nèi)涵,他欲以作品中所構(gòu)筑起來的湘西“鄉(xiāng)下人”系列形象,來完成其“民族重造”的崇高理想。但在短篇小說《蕭蕭》里,他卻僅僅用了兩組對比,就把這種理想毀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具有現(xiàn)代“啟蒙”意識的偉大作家,在理想破滅后的痛苦和掙扎。
關(guān)鍵詞:《蕭蕭》 民族重造 理想 失落
從表面來看,沈從文是一個贊美和謳歌自然美的鄉(xiāng)土作家,其作品也帶有很強的田園牧歌特征,但往深了看,沈從文的作品其實早已超越了這個層面,背后隱藏著極深的寓意和內(nèi)涵。沈從文曾說,“我對于國家民族,以及屬于個人極莊嚴的命運,感到異常痛苦”{1},希望“時時刻刻都能把自己一點力量,黏附到整個民族向上努力中”②,來完成“對人類遠景的凝眸”③。因此,沈從文作品中那些帶有優(yōu)美健康自然以及雄強生命力的鄉(xiāng)下人,其實“寄予著沈從文的生命理想和復(fù)興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強烈愿望”④,沈從文是以此來重建“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梢?,沈從文的創(chuàng)作是“帶著‘鄉(xiāng)下人的更大奢望,即重造‘民族的經(jīng)典,實現(xiàn)中華民族內(nèi)部‘人與人關(guān)系的重造,他有意將‘鄉(xiāng)下人身上保有的道德美,作為中華民族未來人際關(guān)系重造的參照系”{5},他的創(chuàng)作“并不止于對鄉(xiāng)下人現(xiàn)代生存方式的反思”{6},在其文字背后,“同時也透射了沈從文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7}。
短篇小說《蕭蕭》是沈從文湘西鄉(xiāng)土小說的代表作,蕭蕭也是湘西“鄉(xiāng)下人”的代表,淳樸自然而天真。沈從文的這個小說,其實正寄予了他“民族重造”的理想。但我們細讀其文本,卻發(fā)現(xiàn),在《蕭蕭》這個小說中,沈從文不但沒有實現(xiàn)其“民族重造”的理想,反而讓我們看到了沈從文“民族重造”理想的失落。
沈從文小說中的“鄉(xiāng)下人”,本是用以作為其“民族重造”理想的參照系的,他們理應(yīng)用自己身上自然健康的精神力量來作為沈從文“民族重造”的標桿,但我們在《蕭蕭》的兩個主人公蕭蕭和花狗身上,看到的是什么呢?
蕭蕭在“做媳婦時年紀十二歲”,后來,“風雨里過日子,像一株長在園角落不為人注意的萆麻;大枝大葉,日增茂盛”“簡直是全不為丈夫設(shè)想那么似的長大起來了”“幾次降霜落雪,幾次清明谷雨,都說蕭蕭是大人了”“婆婆雖生來是一把剪,把凡是給蕭蕭暴長的機會都剪去了,但鄉(xiāng)下的日頭同空氣都幫助人長大,卻不是折磨可以阻攔得住”。于是,蕭蕭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高如成人”,但是,“心卻還是一顆糊糊涂涂的心”。
小說中很明顯地呈現(xiàn)出一組對比:蕭蕭的身體在發(fā)瘋似的長大,但蕭蕭的思想(精神)卻停滯不前。于是,在被花狗誘奸之后,蕭蕭才有了這么一些表現(xiàn):“她要他當真對天賭咒,賭了咒,一切好像有了保障,她就一切盡他了”,“想起剛才的糊涂,才仿佛明白做了一點糊涂事”“我想逃嗎?我想死”;到了八月,蕭蕭擔心更多的人知道,便到廟里去“許愿,吃了一大把香灰”,去求菩薩保佑;“又常常往溪里去喝冷水”;在伯父走時,“蕭蕭拉著伯父衣角不放,只是幽幽的哭”。
蕭蕭的這些表現(xiàn),是很愚昧,也很悲哀的,沒有一點兒沈從文所謂的“民族重造”理想的標桿在里面,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失落,一種理想在現(xiàn)實面前破滅以后的絕望的失落。尤其這種失落,還是發(fā)生在心存希望之后,就顯得更加可悲。
蕭蕭是有理想的,她對祖父們口里談?wù)摰摹芭畬W(xué)生”是心存向往的,“蕭蕭從此以后心中有個‘女學(xué)生,做夢也便常常夢到女學(xué)生”,在祖父喚她作“女學(xué)生”的時候,“在不經(jīng)意中蕭蕭答應(yīng)得很好”。但蕭蕭對女學(xué)生的向往,也僅僅只是停留在夢里,而且夢了也就夢了,不會去想辦法實施,也不會對蕭蕭及其思想(精神)產(chǎn)生任何一點兒影響,蕭蕭依然過著自己的日子。在這種庸常的日子中,逐漸把“女學(xué)生”淡忘了,只有在無助的時候,“又聽人說有好些女學(xué)生過路”,才會“睜了眼做過一陣夢”。
結(jié)合小說中“女學(xué)生”的內(nèi)涵來看,其實是當時整個中華民族某種進步思潮(自由)的化身,而蕭蕭對此,雖然向往,但僅僅只是一種“做夢”式的向往,是一種樸素的蒙昧的向往,缺乏一定的自覺意識。尤其是在最需要用其來改變自身命運的時候,反而消失不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失落和悲哀。
最讓我們感到悲哀甚至悲涼的是,當蕭蕭繼續(xù)“長大”,長大到有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以后,她又抱著小兒子,親眼看著自己的大兒子牛兒,在嗩吶聲中娶進了另一個“蕭蕭”,而對導(dǎo)致自己不幸命運的原因渾然不覺,卻“在屋前榆蠟樹籬笆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來“欣賞”同類,也是自己的苦難。蕭蕭的思想狀態(tài)完全處于一種最為原始的蒙昧之中,這又是何等的悲哀。
在這里,蕭蕭身體和思想(精神)的矛盾被沈從文不斷地放大,蕭蕭從十二歲到抱著小兒子看大兒子娶親,身體在不斷地長大;然而,蕭蕭的思想(精神)卻沒有任何的變化,甚至還在不斷地倒退,變得越來越麻木,這是蕭蕭的悲哀,也是“蕭蕭”們的悲哀,當然,同時也是沈從文“民族重造”理想的巨大悲哀和失落。
在另一個男主人公花狗身上,也呈現(xiàn)出了和蕭蕭同樣的悲劇化的對比:花狗是祖父家請的幫工,長得膀大腰圓,身體強壯。他在挑逗蕭蕭的時候,油嘴滑舌,當蕭蕭說他膀子大時,他說“我不止膀子大”;當蕭蕭說他身個子也大時,他說“我全身無處不大”。最終,正是這個“全身無處不大”的花狗成功地誘奸了蕭蕭。但當他得知蕭蕭因此而“身體有點特別”的時候,卻全無主意,“雖以前自己當天賭得有咒,也仍然無主意”。沈從文說他,“這家伙個子大,膽量小,個子大容易做錯事,膽量小做了錯事就想不出辦法”。在蕭蕭一再問怎么辦時,花狗除了賭咒,什么都不會,“花狗不再作聲,過了一會,便走開了”,到第二天,竟“不辭而行,把自己所有的衣褲都拿去了”,扔下蕭蕭一個人來承受由自己造成的惡果。
在這里,花狗的形象很容易讓我們想起魯迅先生所說的愚弱國民的典型代表,他們身體強壯,但除了身體強壯以外,竟一無所有。魯迅在他那著名的《吶喊·自序》里曾說:“因為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yī)學(xué)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眥8}
沈從文小說《蕭蕭》中的花狗和蕭蕭,也正是這樣的愚弱的國民的代表,他們的思想(精神)和身體是不成正比的,不管他們的身體怎么長大,他們的思想(精神)卻始終停留在一個極淺層次的愚昧和麻木之上。蕭蕭的不知所以和花狗的臨陣逃脫,正體現(xiàn)出了沈從文萬般的無奈,以及他“民族重造”理想的失落。
在《蕭蕭》里,不僅蕭蕭和花狗,其他人也莫不如此。夏夜,一大家子在院中談?wù)摰健芭畬W(xué)生”的時候,“大家就哄然笑了”,在祖父說蕭蕭將來也要做女學(xué)生的時候,“大家于是更哄然大笑起來”;面對花狗的逃跑,啞巴開口說話,但也只用了一句“為人少良心”來作結(jié);面對蕭蕭懷孕,大家討論沉潭還是發(fā)賣;蕭蕭的伯父在聽說后,也只“一句話不說,仍然走了”。
可以說,《蕭蕭》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處于一種原始的蒙昧狀態(tài)之中,而且不自知,他們麻木地生活著,像一具具思想上的“僵尸”,在湘西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時期的沈從文作品中的“鄉(xiāng)下人”,其愚昧麻木的一面,早已超越了其優(yōu)美健康的自然美一面,呈現(xiàn)出一種難以言說的悲痛感。
很顯然,《蕭蕭》中的“蕭蕭”和“花狗”等湘西“鄉(xiāng)下人”形象,更多的是呈現(xiàn)出一種蒙昧的特征,悲劇大于現(xiàn)實,失落大于希望,不足以支撐起沈從文那宏偉的“民族重造”的偉大理想。
沈從文一輩子都在追求自然和美,追求一種優(yōu)美健康的人生形式。他本想以自己作品中所構(gòu)筑起來的湘西“鄉(xiāng)下人”系列形象,從其“所描繪的人生景況下,提出保留他們身上的美德,并喚醒他們沉睡的理性,投入現(xiàn)代社會新的競爭中去”{9},從而來完成他“民族重造”的崇高理想,但在現(xiàn)實的殘酷擠壓下,特別是他在1934年和1938年兩次重返湘西以后,沈從文的這種“民族重造”的理想逐漸趨于破滅。其作品中的湘西“鄉(xiāng)下人”系列形象,給他帶來的更多的卻是一種“民族重造”理想的失落。
尤其在短篇小說《蕭蕭》中,沈從文僅僅用了兩組很明顯的對比,就把自己辛辛苦苦經(jīng)營起來的“民族重造”理想,破滅得徹徹底底,讓我們從中體會到了他作為一個有著高度責任感和現(xiàn)代“啟蒙”意識的偉大作家,那種理想破滅后的極度的痛苦和無奈的掙扎。
{1} 沈從文:《一個傳奇的本事》,《沈從文全集》(第十二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225頁。
② 沈從文:《燭虛·白話文問題》,《沈從文全集》(第十二 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53頁。
{3} 沈從文:《從文自傳》,《沈從文全集》(第十三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第241頁。
{4} 吳投文:《沈從文的生命詩學(xué)》,東方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93頁。
{5} 凌宇:《從苗漢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擊看沈從文》,《文藝研究》1986年2期,第70頁。
{6} 凌宇:《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思想價值論——寫在沈從文百年誕辰之際》,《文學(xué)評論》2002年6期,第15頁。
{7} 吳投文:《沈從文的生命詩學(xué)》,東方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217頁。
{8} 魯迅:《〈吶喊〉自序》,《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16-417頁。
{9} 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修訂本),岳麓書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73頁。
作 者:郭大章,西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