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堅
摘 要:本建造工藝適用于厚度≤7mm的薄甲板分段的制作,由于該厚度的分段剛性差,裝焊、吊運、堆放、火工等工序控制難度大,需要有規(guī)范的制作工藝來保證甲板的平面度和尺寸精度,并形成施工習慣,制定以下工藝和相應的階段控制注意事項,以滿足建造需求。
關鍵詞:薄甲板;下料;裝焊;下胎
中圖分類號:TM407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2100PCTC總長141.2m,垂線間長129.6m,型寬24.4m,設計吃水6m,一定條件下服務航速不小于16.0節(jié),全船共有9層裝車甲板,總裝車面積為18000m2,標準小型汽車裝車數(shù)約為2100輛;也可以裝載卡車、大型客車等其他車輛,例如:輪式和履帶式建筑、農(nóng)用、礦山機械等。
該船各層裝車甲板板厚僅為5.5mm~6.5mm,且為無縱橫向拱度,平整度要求高。其橫向結(jié)構(gòu)間距較大,縱向骨材規(guī)格為HP100×6,甲板剛性差;裝焊、吊運、堆放、火工放等工序都會產(chǎn)生影響,從而導致甲板變形不達標;為保證薄甲板制作精度要求,制定以下工藝,以滿足建造需求。
1.零件下料、校平與配運
零件下料:采用等離子切割,控制板邊垂直度小于1mm;用電磁吊吊運,以減少變形。
零件校平:每一塊板材零件經(jīng)過綁扎孔和周邊切割后,由于受熱不均衡,板片均存在橫向拱度變形,都需要經(jīng)過校平機進行校平,并釋放出內(nèi)應力,才能送拼板。校平次數(shù),根據(jù)板片的彎曲回彈情況確定。校平后要整齊堆放,以防止堆壓二次變形。
零件與板片運輸:板片零件厚度小、偏長,易彎曲變形,要采用專用工裝進行配送如圖1所示。
2.型材下料
球鋼型材規(guī)格較小(100mm)、剛性較小,容易產(chǎn)生彎曲變形,要采用托盤或其他工裝進行裝盤配送。球鋼零件下料后要先對接,再全部進行校直,裝托、堆放與配送。
A.球鋼彎曲變形,火工校正加熱區(qū)形式如圖2所示。
B.加熱區(qū)規(guī)格:h=(1/2~1/3)H(式中 H—型材高度);高度:a=30°;寬度:b=20mm~30mm。
C.加熱溫度:常用600℃~700℃。
D.操作要領:
(a)加熱區(qū)施于彎曲凸起的一邊;
(b)加熱由中間兩端向進行;
(c)加熱要充分,保證使整個厚度燒透,以免造成平面內(nèi)的彎曲;
(d)第二次加熱須待第一次冷卻后進行;
(e)矯正較大變形時可以施加外力;
(f)楔形加熱的起始點,應自尖角處開始。
3.T排組立
薄甲板分段的小組立:主要有T排、立柱頭,要求在小組立階段進行火工矯正。T排制作可以制作專用工裝架,整齊擺放,進行裝配與焊接,可以有效控制變形。
T排均需火工矯正腹板平直度、面板平直度,火工矯正時加熱溫度應在600℃~700℃,既鋼板呈微紅色時;腹板與面板燒火區(qū)域要小于2/3的寬度,通過局部收縮達到拉直效果,T排的裝焊變形太大會加大長度收縮量?;鸸ず蟾拱迮c面板的直線度、平面度均要控制在2mm / 10m以內(nèi)。
4.拼板裝焊
拼板裝配:將鋼板用電磁吊(或?qū)S玫跫埽┑跎掀窗逄ゼ?,拉攏對齊,若板面不平時,用壓載鐵將板面壓平,然后進行定位點焊。拼板裝配可以采用工裝,以減少焊點與打磨,并減少焊接殘余應力。
板縫間隙≤1mm,板面錯位≤0.5mm;定位焊采用小直徑的焊條(d≤3.2mm),定位焊要均勻一致,焊道長約30mm,間距約300mm;拼板與胎架之間用搭板連接固定。
拼板焊接:拼板焊接采用埋弧自動焊;在拼板板縫兩端加裝引、熄弧板,規(guī)格為100mm×100mm,板厚與拼板板厚相同;將焊縫兩側(cè)約30mm范圍的銹、油污、氧化皮等清除干凈;確認焊材和焊接工藝參數(shù)選用正確,選用d=3mm的焊絲;焊接結(jié)束后,檢查焊接變形情況,對焊縫進行錘擊消除應力。
拼板劃線與余量切割:根據(jù)結(jié)構(gòu)圖(及拼板劃線圖)進行結(jié)構(gòu)劃線,切割余量。
注意事項:
(a)過程檢查板片的主尺度、并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
(b)嚴格控制焊接工藝;
(c)控制焊縫折角;
(d)控制板片整體平整度與自由邊的波浪變形;
(e)加厚嵌入板的4個R角必須放最后焊接。
5.胎架制作
薄甲板胎架是分段制作的基礎工作平臺,胎架的平整度直接影響薄甲板分段的受力與變形,作用是保證分段的外形尺度,為分段裝焊提供較好的工作條件,均布分段自重載荷。胎架類型:宜采用格子形架胎架,如圖3所示。
胎架要點:基準面要平整、支柱要垂直、胎架支柱上要打水平基準點,地面要有縱橫向基準線點。胎架水平誤差≤2mm。
6.結(jié)構(gòu)裝焊
焊裝順序:縱向骨材1→鋼杯2→橫向T排3→縱向T排4→其他小扶材5。
縱骨裝焊: 要控制縱骨的直線度及與甲板的垂直度,縱骨在球頭面要加斜支撐或用工裝側(cè)向固定,以減少縱骨的垂直度偏差;骨材安裝工裝如真空吸盤、磁鐵支架等,以提高安裝效率、減少焊點與打磨量、減少點焊殘余應力。
綁扎裝焊:采用鋼杯焊接設備(或手工CO2),控制焊接順序,減少變形。裝配綁扎杯時,首先綁扎杯中心與綁扎孔中心對齊,綁扎杯與甲板推緊無間隙。其次固定點焊必須使用底氫型焊條或二氧化碳,點焊長度為10mm,點焊厚度3mm~4mm左右點焊收弧處必須收弧,把綁扎杯分為三等分位置點焊。
T排裝焊:裝配要控制兩橫梁的間距,適當放大2mm以保證縱梁的順利插入,不允許存在亂修割的現(xiàn)象。采用手工CO2焊接,先立焊后平角焊,從里到外,左右對稱,每個分段用4臺焊機。主要控制立柱的加厚板區(qū)域,該位置坡口大、焊接量大、變形大。
7.分段下胎
分段吊運:分段在胎架上完工經(jīng)課檢確認后才能脫胎,分段與胎架的連接固定點焊位置只能用碳弧氣刨刨除,禁止用火焰切割,不得傷及母材;分段采用無碼化起吊。分段脫胎后放到門架上運輸,分段下擺放專用門架,門架對應在分段的橫梁下;門架的橫梁加長到9m以減少分段在門架上的懸空。
分段翻身:分段翻身可根據(jù)吊碼布置的翻身方向進行,分段吊碼的分布與橫梁相對應。分段翻身后平放在門架或鐵墩上,在分段兩端距端頭約200mm處加T型排,T型排的長度根據(jù)分段決定,長度以跨過所有縱骨為宜。
分段堆放:平面分段放置在門架上時需用木塊墊起,不能直接與門架接觸傷及分段表面。二門架之間(分段有超長或?qū)挄r,門架可增加1~2個)應根據(jù)分段長(或?qū)挘┒确胖茫ǘ丝谂c門架距離為1:2:1),如分段端口距門架過長,因自重產(chǎn)生下垂時需用圓管支撐。分段門架堆放的地面需平整而堅固(松軟或凹凸不平會致使分段產(chǎn)生變形)。
薄甲板的疊放:中間的支撐墊木至少要保證12塊,要墊在橫梁位置。
分段火工:分段的火工順序
(1)對骨材彎曲變形調(diào)直;
(2)對骨材反面的“廋馬”變形進行背燒;
(3)對甲板面的局部變形進行校平。
甲板表面變形的火工可采用馬蹄形或線條式加熱矯正,薄板加熱位置不得把鋼板燒紅(紅透)及水火加熱;端口的波浪變形適宜用三角形加熱矯正法;要在焊腳位置彈線,才能進行背燒。火工采用火焰加熱,加熱溫度不能高于700℃,不能對同一處進行反復加熱,對于高強度鋼的火工要嚴格按照高強度鋼的施工要求執(zhí)行。
分段預裝:主要控制亂割、亂點亂焊的施工習慣,以減少預裝變形(略)。
余量劃線: 翻出結(jié)構(gòu)面的基準線,以基準線已依據(jù)測量四周余量值,劃出余量切割線與100mm檢查線,劃線人員自檢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直線度誤差要≤2mm;提交氣割。
余量切割:為了提高切割質(zhì)量和減少變形,采用有軌的半自動切割機(或有軌道的便攜式等離子切割機),切割嚴格對上余量線,偏差≤2mm;切割后檢查切口質(zhì)量,對切割缺陷進行焊補打磨處理。
8.分段完工交驗
按照精度檢測圖表進行檢測,提交數(shù)據(jù)報表,進行精度交驗。
結(jié)語
通過長期的探索研究,摸索出了一套甲板薄板制作的最佳工藝方案。本工藝方案指導了2100PCTC船薄甲板的實際建造,確定建造的主體思路,保證了建造次序和產(chǎn)品質(zhì)量,一次性通過船東船檢報驗,為滾裝船的順利建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將此工藝方案納入公司級生產(chǎn)制造標準存檔,作為我們公司今后生產(chǎn)提升的重要工藝文件之一。
參考文獻
[1]陳剛.船舶工程技術手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2]陳倩清.船舶焊接工藝學[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