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普+王元春+金永青+杜書成
【摘 要】當企業(yè)形成核心競爭力后,會不斷加強技術研發(fā)投入,為避免核心技術隨著企業(yè)重要成員的升遷、更替逐漸減弱乃至消失,對于掌握在其頭腦中的知識、技能進行“有形化”工作至關重要。對于工程類企業(yè),特別要注重對工程經驗、工程成果的積累、傳承,使其可視化、可移植,使相對較為朦朧的企業(yè)品牌形象得到有力支撐。論文主要探討工程類企業(yè)開展技術有形化工作的必要性和實施前景,重點著眼于技術有形化工作對于該類企業(yè)技術進步的影響。
【Abstract】When form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s will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 in order to avoid that the core technology will weak and disappear with the promotion and change of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enterprise gradually, the work of making th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which in the staffs mind tangible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they should particularly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engineering exper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ults, so as to make them visible and portable, so that the relatively obscure corporate brand image can be effectively supporte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implementation prospect of technical visible work in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and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echnical visible work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such enterprises.
【關鍵詞】工程;品牌;技術有形化;技術進步
【Keywords】engineering; brand; technic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0-0175-02
1 概述
1.1 技術有形化定義
隨著國家對“工匠精神”、“百年老店”等企業(yè)品牌的提倡,企業(yè)綜合實力的“傳承”被越來越提高至相當重要的高度。正如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行業(yè)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逐漸消失,多數是由于“傳人”無法或不愿繼承上一代的技能、經驗,導致再后來的人們即使想要進行補救,卻發(fā)現已經投師無門。然而這并不排除存在少數的手稿或者紀錄片,它們從這項技能的起始點進行記錄,完整的展現這項技能的整體結構,并且給出詳實的使用方法、成功的案例、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令后人在查閱這些文件時,可以充分吸收這項技能的精髓,對開展此方面的工作具有很深刻的指導意義,那么這些類型的手稿或者紀錄片,就已經進入了“技術有形化”的范疇。
對于工程類企業(yè)而言,技術有形化就是把技術、服務、解決方案、經驗規(guī)律等,通過最為現代化、最容易為潛在客戶乃至大眾所接受的表現手段,轉化為可理解、可接受、可應用、可傳播的外在可視成果的過程。技術有形化成果的形成過程,最主要體現在存在于技術人員腦海中的知識、經驗,通過不同形式表征為可接觸的實體,對技術持有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
1.2 技術成熟度和表征成熟度
不同于百度詞條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對于工程類企業(yè)而言,一個合理的假設是成立的:技術成熟度是線性的。即假定技術永遠在進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分為不同等級。不同層次的企業(yè)掌握不同等級的技術,掌握低等級技術的企業(yè)可以通過向掌握高等級技術的企業(yè)學習、購買高等級技術,也可以通過技術研發(fā)不斷縮小與高等級技術企業(yè)的成熟度差距;掌握最高成熟度等級技術的企業(yè)通過技術研發(fā)保持自身技術優(yōu)勢地位,也會通過技術轉讓給低技術成熟度企業(yè)實現企業(yè)的附加利潤,同時給企業(yè)自身注入進一步提高技術優(yōu)勢的動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表征成熟度是一種藝術的表達。一般情況下,對于較為復雜的技術而言,其最為成熟的表征形式往往采用文字材料、影音材料相結合的形式來表達,反映在實際載體上,可以考慮制作成為宣傳展板(彩頁)、宣傳手冊、宣傳片、技術手冊等多種形式,也可以是這些表現形式的綜合體。
1.3 發(fā)展歷程及意義
廣義的技術有形化工作可以追溯到相當古老的時期,我國宋代的《天工開物》以及世界各國的大百科全書中的技術部分,可以說是技術有形化的雛形。從互聯網來看,許多國際化工程公司雖然并未明確提出“技術有形化”這一概念,但已完成了許多相關工作,有些公司已確立了非常明確的有形化體系。就工程類企業(yè)而言,技術有形化是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相當實際意義的工作,主要體現為兩點:
其一,通過開展技術有形化工作,可以實現對自身技術優(yōu)勢的總結提煉乃至提升,使企業(yè)品牌獲得技術優(yōu)勢的顯性支撐;
其二,通過開展技術有形化工作形成相應成果,對內可實現在企業(yè)內部的傳承、傳播,對外可實現商業(yè)化應用,即向有需要的單位有償轉讓相應的技術,或通過對核心技術價值評估,在為客戶提供服務時獲得利潤的增值。
2 工程類企業(yè)的技術有形化
2.1 企業(yè)核心技術
對于工程類企業(yè)而言,其核心技術的存在形式與生產制造類企業(yè)不同。
首先,工程類企業(yè)的主要業(yè)務類型是通過工程設計、采辦、工程施工等環(huán)節(jié),實現將客戶的投資和想法轉化為工程實體的過程,其特點為涉及的專業(yè)技術龐雜、使用的產品數量和類型巨大、組織協(xié)調過程紛繁復雜。從核心技術來講,其更注重于對于現有成熟技術的靈活組合使用,并且受制于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行業(yè)規(guī)則等諸多約束;
其次,在工程類企業(yè)業(yè)務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將產生形成企業(yè)自身核心技術的強烈需求,以進一步提高自身勞動生產率,更加高效地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工程實體,進而提高自身利潤水平。此階段衍生出的主要活動一方面體現在工程公司對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斷強化,另一方面體現在成立自身的技術總結、提升乃至研發(fā)團隊,通過對工程經驗的總結提煉,發(fā)掘企業(yè)核心技術,此階段工程類企業(yè)對于強化自身技術優(yōu)勢產生了強烈需求。
最終,工程類企業(yè)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為對現有成熟技術的整合、優(yōu)化,往往可以形成技術工藝包、專利技術、企業(yè)或行業(yè)標準等形式,對外可以宣傳自身技術品牌,對內可對核心技術進行傳承。
2.2 技術有形化在工程類企業(yè)的開展
鑒于工程類企業(yè)的特點,其技術有形化工作開展并非易事。多專業(yè)協(xié)同工作特點導致工程設計類公司難于從專業(yè)角度發(fā)掘真正屬于自身的技術優(yōu)勢,而施工類企業(yè)又多偏重于管理。從這個角度而言,自上而下的開展技術有形化工作對于工程類企業(yè)而言是一個較好的思路:
由企業(yè)決策層決定為該工作提供資源支持,技術決策層開展頂層設計,搭建企業(yè)技術框架,由各專業(yè)技術精英進行單項技術的有形化具體工作:編制用于宣傳的技術介紹、用于具體應用的技術手冊,提供技術相關展示圖片、原理動畫、應用視頻,由宣傳部門組織整理材料,形成成果后提交技術決策層審查,發(fā)布之前提交企業(yè)決策層最終核準,最終形成一系列的有形化成果。
對于不同類型的表征形式,分別需要注意以下內容,對實現有形化工作預期效果可能產生幫助:
①鮮明的技術名稱及宣傳標語;
②邏輯合理、結構清晰的技術架構;
③簡潔明了、高度概括的技術特色介紹;
④生動詳實、便于復制使用的技術手冊;
⑤效果震撼,深入人心的宣傳視頻;
⑥生動活潑的技術模型。
3 工作展望
真正可以為技術有形化工作的開展提供動力的,在于其應用效果。隨著復合型技術人才能力的不斷提升,對于工程技術人員,尤其是年輕技術骨干而言,擁有制作多媒體匯報材料的知識已成為基本技能。在這個基礎上延伸過去,制作宣傳動畫、宣傳視頻乃至虛擬現實的模型都會隨著軟硬件技術的進步不斷成為現實,也就為技術有形化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前景。
總體而言,對于工程類企業(yè),實施技術有形化工作,越早開展,將越早取得可喜的回報。
【參考文獻】
【1】王巧然.中國石油創(chuàng)造性開展技術有形化工作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