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興
(長江科學院 信息中心,武漢 430010)
長江科學院2011—2015年科技論文被SCI,EI和CPCI收錄情況分析
陳元明,聶文,孟祥芳,文振興
(長江科學院 信息中心,武漢 430010)
對長江科學院2011—2015年科技論文被SCI,EI和CPCI收錄情況進行研究,從論文總量、著者、學科專業(yè)、論文所登載的期刊和國際會議論文集等方面進行了統(tǒng)計、歸納和分析,并與2006—2010年長江科學院論文收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了成績緣由及存在問題。研究成果不僅為長江科學院將來的科研及其管理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jù),而且為相關單位及科研人員了解長江科學院學術水平及影響力提供了參考依據(jù)。最后討論了提高相關單位及其科研人員科技論文收錄率的技巧和方法。
長江科學院;文獻檢索系統(tǒng);論文收錄;SCI;EI;CPCI; ISTP
科技論文是科研實踐的產(chǎn)物,也是科技創(chuàng)新及科研水平的反映??萍颊撐谋籗CI,EI,CPCI(前身ISTP)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成為國際公認的反映一個機構(gòu)或者一個科技人員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1-2]。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科研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及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廣泛,論文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情況已成為科研機構(gòu)研究水平評價、重點實驗室及技術研究中心評估、博士碩士點評估、公益科研單位考核、學位授予等工作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同時也被許多機構(gòu)作為科研人員獎勵、專業(yè)技術職稱評定及聘用、課題申報、績效評估、項目完成及評獎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為了了解長江科學院(簡稱“長科院”)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2003年以來長科院每年都對科技論文被SCI,EI,CPCI收錄情況進行檢索。本文在《長江科學院2006—2010年科技論文被SCI,EI和ISTP收錄情況分析》[3]的基礎上,擬對2011—2015年長科院科技論文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情況作較為詳盡的定量分析,并將之與2006—2010年收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便為水利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員了解長科院科研現(xiàn)狀和學術發(fā)展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也為長科院將來的科研及其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數(shù)據(jù),均來自論文作者單位以“長江科學院”英文名稱冠名所發(fā)表的論文。由于長科院作者一直沿用2個英文院名,即“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和“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所以,每年檢索時我們都采用這2個院名進行委托檢索。另外,少部分論文會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或者其中的2個檢索系統(tǒng)同時收錄,本文不作區(qū)分。2011—2015年長科院被收錄論文的檢索結(jié)果,見表1。
表12011—2015年長科院科技論文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情況統(tǒng)計
Table1StatisticsofpapersfromChangjiang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includedbySCI,EI,andCPCIfrom2011to2015
年份SCI收錄論文/篇EI收錄論文/篇CPCI收錄論文/篇合計文獻量/篇2011181142315520121712222161201329133351972014441493222520157315518246分類合計文獻量/篇181673130984
由表1可見:
(1) 近5 a來,長科院發(fā)表的論文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簡稱“國際論文”)共計984篇,是前5 a(2006—2010年)發(fā)表國際論文總量(308篇)的3倍多。這說明長科院科研實力和水平在“十二五”期間得到了較大的增強和提高。
(2)從年度合計文獻量來看,長科院發(fā)表的國際論文在數(shù)量上繼續(xù)呈平穩(wěn)上升趨勢。其中2013年增幅最大,較2012年增加36篇,遠大于年均增加篇數(shù)22篇。
(3) 從分類合計文獻量來看,984篇論文中,EI收錄的論文最多,為673篇,是前5 a總和233篇的2.9倍,占總量的68.4%;SCI收錄的其次,為181篇,是前5 a總和30篇的6倍,占18.4%;CPCI收錄的最少,為130篇,是前5 a總和45篇的2.9倍,占13.2%。
EI收錄的論文最多,說明長科院工程研究能力較強。與2006—2010年5 a間長科院發(fā)表國際論文情況相比,SCI收錄論文的增幅最大,占比超過了CPCI;主要原因是長科院在“十二五”期間承擔的基礎科研項目不斷增加,所以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論文也增長較快。發(fā)表CPCI論文偏少,反映出長科院科技人員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的機會較少,這和“十一五”期間狀況仍然一樣——科研人員較多地是通過“紙上交流”的方式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發(fā)布,而缺乏與國際同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本文采集2011—2015年5 a間長科院被SCI,EI,CPCI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的論文的一些索引信息,就被收錄論文第1作者情況結(jié)果進行了統(tǒng)計,見表2。
表2 2011—2015年長江科學院被收錄論文第1作者情況統(tǒng)計Table 2 Statistics of first author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cluded by SCI,EI,and CPCI from 2011 to 2015
(1) 2011—2015年5 a間長科院共發(fā)表論文984篇,其中以長科院科技人員為第1作者的論文為684篇(見表2),占總量的70%。說明長科院發(fā)表的論文,其成果支撐數(shù)據(jù)大多來自長科院自身科研成果。
(2) 若按分類來看,這5 a間,SCI,EI,CPCI 收錄的長科院科技人員以第1作者身份發(fā)表的論文分別占到57%(103/181,較前5 a的30%提高了約2倍)、67%(454/673,較前5 a的79%下降了12%)、98%(127/130,與前5 a的完全一樣)(見表2)。這組數(shù)據(jù)說明:與前5 a相比,在SCI收錄的論文中,長科院作者從前5 a的參與者出發(fā),越來越多地主持了相關研究并逐漸成為發(fā)表論文的主角;在EI收錄的論文中,長科院第1作者占比減少,說明長科院參與相關單位的合作論文增加,長科院對外合作意識和實踐在增強;在CPCI收錄的論文中,幾乎全部由長科院作者主持發(fā)表,說明長科院科技人員與外單位合作的意愿不強或者向國際會議提交論文的機會很少。
(3) 若按年度來看(見表2),從2012年長科院第1作者論文占比為81%,至2015年占比為60%,差不多每年都有6%~8%的下降,說明長科院科技人員對外聯(lián)系和合作的意識越來越強,并且科研合作的實踐及成果在增加。
(4) 另外,以長科院為第2作者單位的第1作者論文近5 a也較多,主要是在職讀博人員所發(fā)表;因為在讀院校對其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基本都有論文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指標的要求。
(5) 若按單個作者被收錄的論文總量來看(見表3),2011—2015年間,長科院被收錄2篇以上的作者共計235人次,占總發(fā)文人次的46%(235/513),其發(fā)文卻占總發(fā)文的72%(702/984,遠超過前5 a(54%)的占比);說明長科院年度發(fā)表論文被收錄2篇以上的科技人員,其發(fā)表論文的能力越來越強。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科技人員絕大多數(shù)都有很強的科研能力,是單位、學科和專業(yè)的潛在骨干、帶頭人和專家。從表3還可以看出:年度發(fā)文在2篇以上的作者數(shù)在逐年增加,這與長科院近幾年一直實行的科研論文納入考核、獎勵的機制以及年度引進人才數(shù)量較大等因素關系密切;年度發(fā)文2篇的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30人,而年度發(fā)文在3,4,5篇以上(含5篇)作者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8人。另外,從年度檢索結(jié)果知道,其中1人在2014年和2015年被收錄論文分別達12篇和17篇,分別比第2名高出7篇和10篇,創(chuàng)長科院歷史上年度個人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論文兩連冠。
表3 2011—2015年長科院被SCI,EI,CPCI 收錄論文2篇以上作者及發(fā)文情況統(tǒng)計Table 3 Statistics of authors who have more than two papers included by SCI,EI,and CPCI from 2011 to 2015
根據(jù)長科院2011—2015年被收錄的984篇論文的篇名,結(jié)合發(fā)表論文的期刊名、會議名稱以及著者所在專業(yè)所及其研究領域等信息,對論文進行初步的學科和專業(yè)歸類統(tǒng)計,其結(jié)果見表4。其中巖基土工、爆破與振動等專業(yè)納入巖土(爆破),近幾年才成立的國際河流和農(nóng)業(yè)水利專業(yè)的少量論文分別納入河流和水土保持2個專業(yè)中,長科院研究生發(fā)表的少量論文分別納入對應專業(yè)。
由表4可知:
(1) 長科院是一個綜合性的水利科研單位,發(fā)表論文的主題范圍比較寬,涉及水利、巖土2大學科,涉及研究專業(yè)較多,其中一些傳統(tǒng)專業(yè),如巖土、河流、材料與結(jié)構(gòu)、水力學等專業(yè)仍保持很強的科研實力,在出成果的同時也貢獻了大量高水平的論文。這幾個專業(yè)近5 a發(fā)表的論文均分別占到總量的9%以上,共計發(fā)表的文章達到715篇,占總量的73%[3]。
(2) 長科院一些相對較新的專業(yè),如水資源水環(huán)境、水土保持、工程安全、空間信息等,也表現(xiàn)出較強的實力,其發(fā)表的論文也都占到總量的5%以上,這些年輕的具有高素質(zhì)人才的專業(yè)所,表現(xiàn)出很強的后勁。
(3) 若將長科院各專業(yè)劃分為固體、流體2大塊的話,即巖土(爆破)、水土保持、工程安全、空間信息、材料為固體,河流、水力學、水資源、水環(huán)境為流體,前者論文發(fā)表量占總量的68%,后者僅32%。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長科院固體專業(yè)較之流體專業(yè)發(fā)文途徑更多、科研實力更強[3];但與前5年相比,流體專業(yè)發(fā)文占比已從25%提高了7個百分點,說明流體專業(yè)后勁很足。
5.1 長科院被SCI收錄論文
長科院被SCI收錄論文,主要刊登在國際期刊以及國內(nèi)英文期刊上。2011—2015年,長科院被SCI收錄論文181篇,分別刊登在108種國際期刊以及國內(nèi)英文期刊上,相關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5。
表5 2011—2015年長科院被SCI收錄論文登載期刊情況及發(fā)文篇數(shù)Table 5 Statistics of SCI periodicals indexing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從表5來看,發(fā)文1篇和2篇的期刊總數(shù)(94種)及其發(fā)文總數(shù)(122篇)占全部發(fā)文期刊(108種)及發(fā)文總量(181篇)的比例分別高達87%和67.5%,而發(fā)文3篇以上的期刊總數(shù)及其發(fā)文總數(shù)僅分別占比13%和32.5%??梢钥闯?,長科院可發(fā)文期刊較多,但登載長科院論文多篇的期刊并未出現(xiàn)或者找到,而發(fā)文量較大的期刊(如這里發(fā)文3篇至8篇的期刊)才是長科院作者容易發(fā)表文章的刊源。下面列出了長科院2011—2015年發(fā)文被SCI收錄3篇以上的國內(nèi)外的期刊名稱(見表6),供讀者投稿選用。
表6 2011—2015年長科院發(fā)文被SCI收錄3篇以上的國內(nèi)外的期刊名稱Table 6 Periodicals publishing more than 3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5.2 長科院被CPCI收錄論文
長科院CPCI收錄論文,主要刊登在國內(nèi)外主辦的各類國際學術會議上。2011—2015年長科院被CPCI收錄論文130篇,分別刊登在73個國際會議所產(chǎn)生的76個國際會議論文集上(因為其中有3次會議均產(chǎn)生了2個會議論文集)。這些國際會議絕大部分在國內(nèi)召開(總63次,其中港臺5次),少量在國外召開(10次)。國內(nèi)外會議發(fā)表論文總量分別為119篇和11篇,次均數(shù)分別為1.89篇和1.10篇。發(fā)表論文2篇以上的會議為29次(占會議總量的40%),發(fā)表論文為1篇的會議為44次(占會議總量的60%)??偟膩碚f,長科院參加國外國際學術會議的次數(shù)少、發(fā)文少,基本為單人單篇;參加國內(nèi)國際學術會議的次數(shù)多、發(fā)文多,但參會人員及論文也是單人單篇占多數(shù)。這說明,長科院科研骨干們尚需更多地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學術舞臺。因此,要注意拓寬科研人員得到國際學術會議信息的渠道,并加大他們彼此之間會議信息共享的程度。
長科院2011—2015年參加較多的有關國際學術會議信息列入表7中。
5.3 長科院被EI收錄論文
長科院被EI收錄論文,主要刊登在國內(nèi)核心期刊、國際期刊和國際會議論文集上。2011—2015年長科院被EI收錄論文673篇,分別刊登在72個國際會議及106種中外期刊(中外期刊分別為31種和75種)上。其中國際會議、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的發(fā)文量分別為276,257,140篇,占比分別為41%,38%,21%,這也說明了發(fā)表論文被EI收錄的難易程度——在外文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最難、中文期刊其次、國際會議最容易。國際會議論文一般和國內(nèi)會議論文一樣,不僅以圖書形式結(jié)集登載(即有ISBN號,44次),而且經(jīng)常以期刊形式??禽d(即有ISSN號,11次),有的還以期刊和圖書2種形式同時登載(既有ISSN號也有ISBN號,17次)。2011—2015年長科院被EI收錄的國際會議論文(276篇,來自72次會議)是CPCI收錄的(130篇,來自73次會議)2倍多,說明雖然兩者涉及的會議次數(shù)非常接近,但是EI收錄了的來自國際會議的論文數(shù)量要多得多。值得一提的是,經(jīng)對比統(tǒng)計分析,EI收錄的國際會議論文和CPCI收錄的國際論文重復率很低。
表7 2011—2015年長科院參加較多的有關國際學術會議信息Table 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ttended by research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長科院2011—2015年發(fā)表論文較多的國內(nèi)外學術期刊及國際會議信息列入表8-表10中。
從表8可知,發(fā)文2篇以上的中文期刊有17種,均為與該院研究專業(yè)密切相關的學術期刊和大學學報(統(tǒng)計知,該院2011—2015年發(fā)文1篇的中文期刊共計14種)。較之固體專業(yè),流體專業(yè)可發(fā)表論文的期刊相對較少;固體專業(yè)中,又以巖土類期刊發(fā)文量最大,例如《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巖土力學》和《巖土工程學報》3種期刊2011—2015年發(fā)文量為141篇,占這期間該院中文刊發(fā)文總量257篇的一半以上(約為55%)。
表8 2011—2015年長科院發(fā)表論文較多的中文期刊信息Table 8 Chinese periodicals publishing plenty of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表9 2011—2015年長科院發(fā)表論文較多的外文期刊信息Table 9 Foreign periodicals publishing plenty of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從表9可知,發(fā)文2篇以上的外文期刊有31種(統(tǒng)計知,該院2011—2015年發(fā)文1篇的外文期刊共計44種)。
從表10可知,發(fā)文3篇以上的國際會議中,以期刊專輯形式多次發(fā)表論文的國際會議有4種,以期刊專輯形式單次發(fā)表論文的國際會議有3次,以圖書的形式發(fā)表單次發(fā)表論文的國際會議有6次。
(1) 提高論文收錄率最直接的方法是:盡量多投稿SCI,EI,CPCI收錄刊源和有關國際會議,包括自然科學領域里符合國際期刊出版規(guī)范的重要期刊、學會會刊以及重要的學術會議和著名的學術年會。建議科研人員要積極參加國際會議,并主動向國外期刊投稿。
(2) 提高論文收錄率要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①論文撰寫的格式要符合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和SCI,EI及CPCI的有關規(guī)定;②加注論文來源。凡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各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基金資助項目相關的重要論文,最好在篇首頁的腳注處標明資助項目名稱及批準號,以證明論文價值。
(3) 盡可能使用本單位的署名權(quán)。目前很多科研院所都有科技人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建議他們發(fā)表論文時,除了署在讀院校或科研單位的名稱外,也署上本單位名稱;對于出國留學從事研究的人員,建議他們在國外發(fā)表論文時盡可能把本單位與國外單位一并署名。這樣即提高本單位論文的收錄率,也提高本單位學術影響力及知名度。
(4) 各科研院所可以引進一些研究水平高、論文產(chǎn)出量高的人才,以此增強本單位科研實力,并通過他們的論文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來提高單位學術地位;同時,各單位還可以組織發(fā)表文章較多的個人進行相關經(jīng)驗的介紹和交流,或請外單位專家作相關的專題講座。
(5) 要采用本單位規(guī)定的英文名稱。為避免因作者單位各種不規(guī)范的譯法導致三大檢索系統(tǒng)漏檢、難檢,建議科研人員在撰寫論文時,一定要采用本單位發(fā)文規(guī)定的或者是本單位網(wǎng)站主頁上發(fā)布的唯一譯名。
此外,單位論文收錄檢索一般都是采用單位全稱來進行的,所以切忌論文中單位署名只有英文簡稱的做法;同時,要注意單位名稱中出現(xiàn)的拼寫或者輸入問題,這類錯誤不僅作者容易出現(xiàn),編輯和索引人員也容易出現(xiàn),而它是導致論文漏檢的主要原因。
(6) 長科院近5 a論文收錄率大幅提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研究范圍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和單位越來越廣、成果獎勵機制創(chuàng)建完善、各級各類考核要求越來越具體(如國家部委對公益科研院所、科研項目委托單位或業(yè)主對項目承擔單位、科研院所對高級研究人員等都有論文收錄的指標要求)、引進和培養(yǎng)的博士生較多(論文產(chǎn)出的主要群體)等。
[1] 孫志梅,陳明華,李瑞芹.從三大檢索系統(tǒng)看高??萍颊撐漠a(chǎn)出——以山東科技大學為例[J].晉圖學刊,2011,27(6):5-9.
[2] 隋秀芝,李 煒,薛 俊,等.國際三大檢索系統(tǒng)最新動態(tài)及投稿技巧[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1,33(6):936-940.
[3] 陳元明,周力峰,孟祥芳,等.長江科學院2006—2010年科技論文被SCI,EI和ISTP收錄情況分析[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1,28(1):71-74.
(編輯:劉運飛)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cluded bySCI,EI and CPCI from 2011 to 2015: Quantitative Analysisand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CHEN Yuan-ming,NIE Wen,MENG Xiang-fang,WEN Zhen-xing
(Information Center,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from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RSRI/YRSRI) included in SCI,EI and CPCI during 2011-2015 from aspects of the quantity,authorship,subjects,and periodicals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which the collected articles were published.Furthermore,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statistics of indexed papers in the previous 5 years,and the causes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CRSRI,and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counterparts to know about the research situation,academic strength and impact of the institute.In addition,skills and methods of raising the inclusion rate are also presented.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dex systems; papers collection; SCI; EI; CPCI ; ISTP
G252.7
A
1001-5485(2017)10-0149-06
2017-01-23;
2017-02-20
陳元明(1963-),男,湖南湘潭人,研究館員,主要從事科技文獻信息管理及研究,(電話)027-82829876(電子信箱)chenym63@126.com。
10.11988/ckyyb.20170092 2017,34(10):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