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汶琪
國學知識的學習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大有裨益,通過整理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國學知識,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國學教育優(yōu)勢,利用好教材中的國學資源,誦讀文本,疏通內容,快樂經(jīng)典,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1高中語文教材中國學知識整理
高中語文新課標中對國學知識教育標準規(guī)定為:“淺易閱讀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筆者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國學知識進行整理,發(fā)現(xiàn)國學知識篇目共有42篇,在課文總數(shù)中占比55%,意味著國學教育資源豐富。
從國學知識內容看,篇目選自經(jīng)史子集,其中,經(jīng)4篇:《燭之武退秦師》、《氓》、《采薇》、《寡人之于國也》;史5篇:《鴻門宴》、《張衡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珂刺秦王》、《蘇武傳》;子2篇:《勸學》、《逍遙游》;集31篇,其中詩歌22篇:《歸去來兮辭》、《孔雀東南飛》、《短歌行》、《離騷》、《赤壁賦》、《歸田園居》、《涉江采芙蓉》、《琵琶行》、《蜀道難》、《錦瑟》、《詠懷古跡》、《登高》、《秋興八首》、《馬嵬》、《雨霖鈴》、《望海潮》、《定風波》、《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永遇樂》、《聲聲慢》、《醉花陰》小說2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黛玉進賈府》;散文6篇:《過秦論》、《師說》、《蘭亭集序》、《陳情表》、《游褒禪山記》;戲曲1篇:《竇娥冤》。從對國學知識篇目整理看,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關于國學知識教育資源的編排特點,經(jīng)史子集占比較大,尤其是集選編篇目最多,戲曲篇目最少,更注重儒學文化的選編;從國學知識篇目選編的朝代看,跨度較大,春秋戰(zhàn)國至清朝選文廣泛,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文學作品的典范意義;從國學知識篇目選編思想傾向看,更注重議論性和思想性國學知識的選文,是具有豐富精神內涵的文學作品。
2高中語文教材中國學知識學習
2.1以國學知識為主體,誦讀文本
對國學知識篇目的學習,筆者認為首先我們要通篇誦讀,立足最原本的文本,誦讀篇目,涵詠體悟,讓自己對文本有一個完整的感受。誦讀,是有節(jié)奏的吟誦和熟讀,對文本內容進行推敲、思考。國學知識篇目誦讀是一個動態(tài)學習的過程,從字到義,從表層到意蘊,不斷深化對國學知識文本的認知,在誦讀中理解文本,感悟國學,內化知識。以《林黛玉進賈府》誦讀為例,在王熙鳳出場的描寫中,“這倒是我先料著了”、“我已預備下了”,其中的“先”和“已”字,充分表現(xiàn)出王熙鳳的管家才能,再從她正笑著卻又“用帕拭淚”,而當賈母“快再休提前話”時,王熙鳳轉而“忙轉悲為喜”,可以看出眼淚于王熙鳳而言是一種演技,在“哭”的表象下,凸顯出的是王熙鳳的逢迎、機智。通過誦讀文本,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結合他的身份再去體悟情感。最后是知識的積累,將文本的優(yōu)秀語錄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成為我們表達和思維的工具。
2.2以國學知識為線索,疏通內容
在國學知識篇目學習中,我們要透過國學知識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透析人物形象等,以國學知識為線索,解讀國學知識,疏通國學知識,了解國學知識背后的相關文化,更深層次的理解國學知識,積淀國學文化底蘊。以《歸去來兮辭》為例,在學習中有人認為那是作者消極避世,是逃避,也有人認為是樂天知命,是宿命,還有人解釋是對自然的回歸,是超脫。但是,筆者認為我們在誦讀文本前,讀一讀文本的序言,聯(lián)系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可以看出這篇文章是作者告別官場的宣言,是作者向人與自然和諧,回歸自然的宣言,是作者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是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選擇,是一種積極主動的進取。通過疏通內容,把握國學知識線索,真正認識陶淵明“知人論世”的真實形象,堅守節(jié)操,才是真正“士人精神”,也才把握到作品生命。
2.3以國學知識為點綴,快樂經(jīng)典
語文學科不應該被定義為是枯燥乏味,尤其在學習國學知識中,應以國學知識為點綴,讓自己在國學知識中激情,在快樂中學習國學知識,更快更好的傳承國學知識經(jīng)典。以《廉頗藺相如列傳》為例,在“澠池之會”中我們可以抓住“進缶”,延伸背后的禮樂文化??梢缘弥?,在古代人心中,鼓瑟可以言志,瑟是一種陽春白雪般的高雅樂器,而擊缶卻被當時的秦人認為是下等人的樂器,難登大雅之堂,卻在秦國隨處可見,廣被喜愛。所以,藺相如“進缶”是含有諷刺意味的,諷刺秦人樂不如衛(wèi)、禮不如魯。但是,擊缶又是秦國的風俗,所以藺相如擊缶又是合情合理的,反倒使親王自取其辱,成為跳梁小丑,映射出藺相如的機智和勇敢。在文化的背后,了解國學知識,讓我們快樂的理解國學,傳承經(jīng)典。
以上是筆者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國學知識的整理,和學習策略的一種探究,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同學有目的的學好國學,傳承國學。
評語:
小作者能夠對高中語文教材進行整理分析,可見對教材自身是非常熟悉的,又能提煉出國學知識的篇目,指出選編特點,并且提出自己國學知識的學習策略,又是那么難能可貴,值得我們推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