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敏
摘 要 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由于建筑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及建筑效果上的要求,樓板上開大洞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從而引起樓板削弱,造成建筑平面不規(guī)則,形成超限工程,這在設計中要特別注意。本文結合工程實例,針對樓板開大洞結構的設計過程、加強措施、超限抗震審查等一一闡述,供業(yè)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 樓板開洞;平面不規(guī)則;超限;抗震;樓板應力
前言
根據(jù)目前的抗震設防標準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GB50011-2010)中規(guī)定的抗震設防目標,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利用三水準二階段的抗震設計原則,在小震(多遇地震)下進行結構的截面強度計算和設計,在大震(罕遇地震)下進行結構的薄弱層變形驗算,來控制和達到預期的抗震設防標準。
樓板和屋蓋是結構的主要構件,除承擔樓層面豎向荷載外,還擔負著連接各豎向構件形成空間結構的重要作用。在地震時是傳遞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構件,因此其水平剛度對結構的抗震性能影響很大。
但是在平面復雜結構中,由于樓板的凹進凸出,錯層或開洞面積過大,樓板在其平面內無法保證無限剛度的模型假定,就必須采用能真實反映樓板空間工作特性的結構模型,防止部分抗側力構件因承擔過多的水平剪力和變形,較早進入塑性變形甚至破環(huán)狀態(tài),造成結構的安全隱患;同時由于樓板的凹凸不規(guī)則性和開洞影響,在樓板的陰角(薄弱處)出現(xiàn)樓板的開裂或局部破壞,因此對薄弱部分的樓板應進行加大板厚和加強配筋的設計,達到抗震設防三水準的要求[1]。
1 工程實例
工程實例為上海外高橋物流園區(qū)二期3#地塊商檢查驗場地及配套用房,建于上海外高橋物流園區(qū)。配套用房為地下一層,地上八層的建筑。地下一層為汽車停車庫,層高3.550m;地上一層層高3.900m,二層層高3.600m,三至八層層高3.500m,室內外高差0.600m,建筑面積16746.20m2。建筑長57.300m,寬42.700m,建筑總高29.100m。
該工程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場地特征周期為0.9s,結構阻尼比為0.05。場地類別屬上海IV類?;撅L壓為0.55KN/m2。采用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A采用筏板+樁基礎的形式,樁型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由于該建筑樓、屋面板多處開大洞,具體表示如下:
①二層由于建筑報檢大廳上空,樓板開大洞,有效樓板寬度為該層樓板典型寬度的40%,小于該層樓板典型寬度的50%,開洞面積占樓面面積的28%; ②四、五、七層由于建筑陳列中庭上空,開洞面積占樓面面積的16%;③八層由于建筑陳列中庭上空及大會議室上空,開洞面積占樓面面積的38%,大于該層樓面面積的30%。④屋面層由于建筑設置玻璃頂棚,開洞面積占樓面面積的20%。
因此,該建筑屬于平面不規(guī)則類型,為一項結構超限。
2 結構分析
由于該項目房屋總高度為29.1m,為高層結構,故配套用房屬于平面不規(guī)則的超限高層建筑。根據(jù)建設部第111號令、建質[2010]109號文件、滬建[2003]702號文件的要求,應對該樓進行超限高層初步設計抗震設防專項審查。
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第3.6.6條第3款的要求,對于該超限工程,我采用了兩個不同的、適合于結構實際受力情況的有限元計算分析程序,采用了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對結構進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整體分析。具體如下:
①SATWE—高層建筑結構空間有限元分析與計算軟件(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②PMSAP—特殊多高層建筑結構有限元分析與計算軟件(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
分別采用SATWE和PMSAP進行了整體分析計算,取前18個振型,考慮雙向地震作用及扭轉耦聯(lián)作用,采用CQC法計算扭轉與平動振動的偶聯(lián)反應,以反映扭轉效應的動力增大作用。在抗震計算時,按規(guī)范進行活荷載折減,地震作用方向分別取沿各抗側力構件方向。主要計算結果整理分析如下:
2.1 振型分析
前3個振型的結構自振特性基本參數(shù)列于表1。兩個程序都表明了第一、第二振型都是以平動分量為主,第三振型則以扭轉分量為主。并且以扭轉為主的第三周期與以平動為主的第一周期的比值不超過0.90,滿足規(guī)范要求。
2.2 剪重比
表2給出了SATWE和PMSAP計算所得出的基底地震力與建筑物總重量之比值,滿足規(guī)范要求。
2.3 水平位移反應
SATWE的計算結果最大值是1/589,PMSAP的計算結果是1/566,均能滿足抗震規(guī)范要求的地震作用下1/550的限值。扭轉放大效應SATWE 計算結果為1.17和1.18、PMSAP的計算結果為1.06和1.08,均小于抗震規(guī)范中1.5扭轉的限值,亦小于1.2倍的扭轉不規(guī)則判別的限值。
2.4 軸壓比
兩個程序都顯示了計算結果在適用范圍以內。地下一層框架柱的最大軸壓比為0.72,滿足規(guī)范要求。
2.5 彈塑性變形分析
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2.6 綜合評價
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1)結構體系是合理的。計算分析的結果表明,本工程的結構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彈性分析、彈塑性變形分析的結果都說明,結構設計完全滿足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對超限高層結構設計的各項指標要求。
(2)SATWE 、PMSAP兩個程序的計算結果,盡管在數(shù)值上略有區(qū)別,但其規(guī)律性是一致的。都顯示了第三周期是一階扭轉周期,而且在前三個振型中,平動和扭轉振動之間基本上沒有耦聯(lián)發(fā)生。盡管如此,分析中還是采用CQC法計算了扭轉與平動振動的偶聯(lián)反應,以充分反映高階振型中的扭轉效應動力增大作用。以扭轉為主的第三周期與以平動為主的第一周期的比值控制在0.90以內,因此扭轉分量對整個結構的水平位移反應的作用是很小的。該建筑不屬于扭轉不規(guī)則的范疇。
3 樓板應力分析
根據(jù)該項目的超限高層建筑初步設計抗震審查報告的要求,須對該樓的第二、八層進行多遇地震下樓板應力分析,控制樓板的主拉應力在多遇地震下小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基本烈度地震下板內鋼筋不屈服。對于超限高層建筑結構的樓板進行設防烈度下的應力分析,是保證結構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準目標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利用ANSYS軟件進行分析,得到如下應力計算結果。
3.1 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樓板應力分布
二層樓板的主拉應力最大值為4.45MPa,八層樓板的主應力最大值為3.38MPa,均分布在該層的邊沿和角落處。
3.2 多遇地震及重力荷載組合作用下樓板應力分布
由于樓板的應力最大值僅出現(xiàn)在樓板的局部區(qū)域,考慮將二層和八層樓板分塊。
(1)根據(jù)應力分析結果,二層樓板最大應力為10971.9KPa,現(xiàn)樓板配筋為Φ16@100雙層雙向,板厚為140mm,鋼筋滿足最大應力下的配筋要求。
As=10.9719x1000x140/400=3840mm2
(2)根據(jù)應力分析結果,八層樓板最大應力為8105.97KPa,現(xiàn)樓板配筋為Φ14@100雙層雙向,板厚為140mm,鋼筋滿足最大應力下的配筋要求。
As=8.10597x1000x140/400=2837mm2
(3)樓板應力均由鋼筋來承擔,混凝土應力小于ft,因此本次設計滿足樓板應力的分析結果[3]。
4 結束語
對于平面復雜結構我們要嚴格控制各項計算指標,確保以扭轉為主的第三周期與以平動為主的第一周期的比值控制在0.90以內,確保有效質量系數(shù)達到90%以上,周期比、剪重比、軸壓比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并加強樓板配筋,和洞口周圍梁柱的剛度和配筋,加強抗震構造措施。
平面復雜結構只要采取有針對性的合理的構造措施和計算措施,結構設計能達到抗震設防“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標,確保結構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2]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3]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