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輝
1977年對老左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時年,18歲的他作為知青插隊至民樂縣綠洲人民公社(今北灘鄉(xiāng))五莊林場。五莊林場由五個莊子組成,故名。和其他知青一樣,村里人認為他干不了平田整地這樣的重活,便將300多只羊交給他,讓他放羊。每當夕陽西下,老左將羊群趕回莊殼樓羊圈,一天的日子就在夜幕中慢慢結(jié)束。
放羊的活并非他一人專有。遇到其他活,隨時都可能調(diào)換。一輪到澆水,知青們便被派去看水(當?shù)厝朔Q剁水)。這種差事大多在夜間。讓知青們看水,貧下中農(nóng)樂得輕松。對自小生活在城市的知青,看似輕松的活實則需要忍受孤獨的耐力。水老是不到,老左便裹了棉衣躺在渠中等候。午夜大水驟至,躺在渠中酣睡的他被大水沖醒,自此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現(xiàn)在看來有趣的事,那時其實都是現(xiàn)實的生活。每個知青的記憶中,或多或少藏留著一輩子都無法抹去的故事。
放驢是個較輕松的活。偌大的田野,驢們自由吃草,他便抱了氈襖尋了陰涼處去歇息。午睡醒來后數(shù)驢,發(fā)現(xiàn)多出一頭,弄不明情況,便去問相知的貧下中農(nóng)。人家一笑,認為這知青也傻。多出的是頭小驢,是一母驢剛生的。相知者便尋了驢的胎衣,掛在樹上。言此為當?shù)仫L俗。并告知老左,母驢生下的小驢,十分鐘后便會活蹦亂跳。有時悶了,他便騎驢玩。因騎驢不得要領(lǐng),往往騎在驢的后腰。驢在田野奔跑,老左屁股間的皮被磨爛。好長一段時間,他必須趴著睡覺。
天氣悶熱,知青們便到澇壩中去洗澡。十二男十三女,倒也盡興,惹得貧下中農(nóng)怒火沖天。在河西干旱地區(qū),澇壩是村民們賴以吃水的地方。如此不敬,惹起老鄉(xiāng)共憤,知青們也覺理虧,在接受教育的時候,便少了抵觸情緒。
割麥是個苦差事。凌晨三四點便得起床,晚上八九點才收工。沒干過活的學生娃知青痛苦地恨不得拿鐮刀割自己的小腿。因起不了床,貧下中農(nóng)便跑到知青點,從被窩里拉知青。一知青說拉他的人手涼。那人大怒,向隊長告狀,說這些知青認為貧下中農(nóng)沒有溫暖。免不了又是一次接受再教育。
在老左的記憶中,大隊書記劉作祥算是個厚道人。他插隊時,劉作祥已當了十年書記。這也是個有故事的人。三歲時母親改嫁至古浪縣民權(quán)鄉(xiāng),他在當?shù)乜嗫酄幤床帕⒎€(wěn)了腳跟。
方達村劉姓多。村里來了一木匠,姓金。因手藝高,兩年便被留村。結(jié)婚后生了一姑娘。姑娘大了,便招了一新疆來的流浪小伙為婿。女婿姓周。這下,村里人便怨言四出。原本單純的劉姓中一下子增出金、周二姓,村人便埋怨劉作祥弄雜了姓氏。劉作祥的爹更為激憤。劉作祥召開會議,稱五湖四海皆兄弟,何必攆姓周的走,并批評父親固有的封建思想在作祟。父親認為很傷臉面,在散會半小時后到村口的樹上拴繩上吊而死。村人認為劉作祥為外姓人而致父親死亡,又指責劉作祥。劉作祥不做解釋。埋葬了父親,他在父親墳前雕了一毛筆型建筑,并修了一水泥臺,意為硯臺,寓意為后代要多出讀書人。
這是老左插隊一年后的事。知青點的知青們?nèi)繀⒓恿藙⒆飨楦赣H的葬禮。
村里有一讀書人,姓安。是縣上水保站的干部。家中炕上堆滿了馬列著作。其祖父在當?shù)睾苡忻?,蓋因在解放前曾就苛稅問題騎馬上蘭州為民請命,將馬活活掙死。安姓干部平素上班任性,被開除公職。理由是不上班不干活還談什么馬列。后安姓干部以算卦為生。老左牢牢記住了安姓干部給劉作祥父親寫的一副對聯(lián):辛辛苦苦操持一生,撫子育孫功德永存。
若遇雨天,知青們呆于屋中。外面雨水唰唰,室內(nèi)腸肚咕嚕。老左躺于炕上,眼前老是晃動著無數(shù)白面大鍋盔。他問旁邊的知青,平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知青嘆一聲,說:如果能擁有一房子的鍋盔,這輩子就值了。夢醒后,老左眼前的白面大鍋盔蝴蝶般飛走了。他聽到了肚子急迫的呼喚。
那時蘭州的灰豆子一碗賣一毛五分錢。嘴饞了,老左便在豆子成熟時偷摘了一點,用背斗背了,上面蓋了草,準備到知青點煮豆子吃,被劉作祥和文書看到,說他偷生產(chǎn)隊的飼養(yǎng)。劉便夜宿村場,第二天開會批斗老左。開完批斗會,劉稱老左的檢查寫得深刻。但有一句話讓老左很是受傷。那句話是:這姓左的娃兒,上大學會是賊,當工人也會是賊。待離開知青點多年后回訪時,老左問劉作祥為何這樣污蔑他們,劉說那個時候說的話,他早忘了。
那時的老左有記日記的習慣。鄰近頭等農(nóng)場的上海、天津知青多。他從他們那里買了六本方格稿紙。每當寫完日記,他便將日記塞于書包,隨身帶著。一次他出門辦事,將書包放于自己的小木箱,未上鎖?;氐街帱c,他從知青們臉上看到了異樣的表情。一陜西籍知青告訴了他真相。第二天中午,待知青們午休時,他繞至知青點墻后,燒了日記。
形勢一緊,縣上一侯姓水電干部便到知青點蹲點。為肅清地富反壞分子們的流毒、純潔知青們的思想,每天清早,侯姓干部便讓地富反壞分子和知青們對站成兩排,上階級教育課。知青們很積極,不用侯姓干部多費勁,一聽站隊聽講,便整齊地排成一排,望著那些地富反壞分子中的女人們。侯姓干部很是自得,認為自己的這招頗為有效。他哪里知道這些知青娃們這么配合,是因為他們認為那些壞分子中的地主婆長得十分好看。知青們回屋后,地主婆們的漂亮總是他們說不完的話題。
知青做飯,每天總是三人輪換。一遇老左做飯,有一姑娘便請假。在老左做飯時,就坐在左的身邊,身子靠得一緊,老左總是嚇得站起來,遠遠地避開。那個年代,在大多知青的眼里,愛情絕對沒有《山楂樹之戀》的浪漫,多的是青澀。
老左的能干漸漸被村人認同。一次老左在看水,有人找他,讓他和隊長一起到蘭州找汽修二隊,爭取到了1500元錢,為隊上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這一舉動,贏得了眾人的贊譽,而老左,也頗興奮了一陣。那時的一輛手扶拖拉機,突突突一響,在一偏遠的地方,興奮的并非老左一人,更多的是村民。
1980年12月29日,老左離開了知青點。短短的三年時光,豐富了老左的人生經(jīng)歷,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以后一有閑暇,他總是奔赴插隊時的村莊,力所能及地為村人做點他能做到的事。村里人見到他,也很是親切,都認為他是一個念舊的人,一個有情有意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