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網(wǎng)站報道,俄軍在9月7日向IS高層指揮官使用了“炸彈之父”(FOAB)。俄國防部當天在“臉書”網(wǎng)站發(fā)帖稱:“由于俄空軍在敘利亞代爾祖爾附近的精確突襲,我們端掉了IS的一個指揮所、一個通信中心,還打死了大約40名武裝分子?!?/p>
或許這段帖文并未讓你對“炸彈之父”的威力留下多少印象,那就先將視線轉(zhuǎn)向“炸彈之母”吧。4月13日,美軍對盤踞在阿富汗隧道的IS武裝分子投放了一顆有“炸彈之母”之稱的GBU-43/B大型空爆彈。據(jù)阿國防部發(fā)言人稱,此次轟炸摧毀了恐怖組織3處隧道以及一些武器彈藥庫。一顆炸彈竟能摧毀3處隧道,足見其威力之大。無怪乎英《每日電訊報》頭條大標題稱:“美軍‘炸彈之母威力僅次于原子彈?!?p>
GBU-43/B的正式名稱是“大型空爆炸彈”,因其首字母縮略詞MOAB而被戲稱為“炸彈之母”(Mother of All Bombs)?!罢◤椫浮笔敲儡娢鋷熘凶畲蟮某R?guī)炸彈之一,也是美軍最大的非核武器之一。其“體積龐大”,長約9.2米,直徑1.03米,重約10.25噸,內(nèi)裝8 164千克可產(chǎn)生高溫和持久爆炸波的摻鋁的H-6填充炸藥,爆炸沖擊波當量相當于11噸TNT,毀傷半徑1.6千米左右;由飛機投放,采用GPS制導方式;造價17萬美元。
“炸彈之父”正式名稱為“空投高功率真空炸彈”,毀傷原理與“炸彈之母”類似,但體積和威力則較“炸彈之母”更甚,在非核武器中均屬世界之最?!罢◤椫浮毖b藥數(shù)量巨大,爆炸威力約44噸TNT當量,毀傷半徑是“炸彈之母”的兩倍,是比“炸彈之母”更恐怖的武器。
其實,“炸彈之母”、“炸彈之父”皆為空中爆炸武器,用于地面目標(或著陸地帶)、海灘障礙清理和雷場掃爆以及人員殺傷效果最好。不過由于其在燃燒過程中消耗周圍大量氧氣,故而對付山洞、峽谷等封閉空間內(nèi)的目標也十分合適。
客觀而論,“炸彈之母”、“炸彈之父”雖與美投在廣島、長崎原子彈的1.5萬噸、2.1萬噸TNT當量不可同日而語,但與美軍曾經(jīng)裝備的W48核彈頭的70~100噸當量已處于同一數(shù)量級,故而有媒體將其稱為“亞核武器”。亞核武器通過爆炸效應或碎片殺傷人員,借大面積的摧枯拉朽、騰空而起的蘑菇云、震耳欲聾的巨響使目睹者產(chǎn)生強烈的恐懼感和心理陰影,進而使戰(zhàn)場之敵喪失斗志、精神崩潰,所產(chǎn)生的“震懾”效果與核武器實無太大差異。其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核常武器本來涇渭分明的界限,甚至成為聯(lián)結(jié)兩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使戰(zhàn)場指揮官視核武器為并非不可使用之物。從這個意義上講,“炸彈之母”、“炸彈之父”這樣的亞核武器頻現(xiàn)戰(zhàn)場實乃不祥之兆。宜慎之,戒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