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張鵬翀
話說石蒜
浙江/張鵬翀
“彼岸花開開彼岸,奈何橋前可奈何。
葉落花開永不見,度日如年誰可戀。
若君已忘相思苦,伊人便相思入骨。”
圖1 石蒜
2017年的第一朵石蒜花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了一些,但隨后杭州的連續(xù)高溫使得它也只能是靈光乍現(xiàn),時至今日(7月22日大暑),本屬于早花的兩個種類(長筒石蒜和中國石蒜)才象征性地開了幾朵,而我也終于按捺不住,敲擊出一些屬于自己的石蒜文字,讓更多人的了解、喜歡石蒜。
石蒜屬(Lycoris Herb.)屬于天門冬目(APG分類系統(tǒng))石蒜科,為單子葉植物,多年生草本,具地下鱗莖,葉和鱗莖跟大蒜很像,且多生長在潮濕的山坡或溪邊的石縫中而得名。由于在該屬分類鑒定上(主要靠花器官)臘葉標本的局限性,以及野外眾多的雜交和變異類型,至今仍沒有一個權(quán)威的定論?!吨袊参镏尽分小⒂⑽陌嬗涊d本屬全世界共有20余種,分布于中國、印度、日本、韓國、老撾、緬甸、巴基斯坦、泰國和越南。我國有15個種,2個變種,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也被稱作“中國郁金香”(不知道是中國人自己會意的,還是外國人給冠名的) (圖2)。
圖2 野生的石蒜
常有人問,石蒜的鱗莖和百合的是不是一樣的?答案是否定的,從發(fā)育生物學(xué)、解剖生物學(xué)的角度來講,百合的是鱗片鱗莖(Imbricated bulbs),由葉片肥厚化而形成,為片狀,以生長點為中心,呈螺旋狀緊密排列,外層無保護作用的薄膜存在;而石蒜的是鱗皮鱗莖(Tunicated bulbs),由葉鞘肥厚化而形成,圓形片狀,互相重疊呈球形,最外層干燥呈褐色薄膜狀,皮具保護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百合的鱗莖是一片一片的,石蒜的是一圈一圈的。(圖3百合與石蒜鱗莖對比)
圖3 百合鱗莖
圖3 石蒜鱗莖
石蒜屬的鱗莖中含有石蒜堿,有些種類含有加蘭他敏、力可拉敏,臨床上為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和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成分。都說石蒜有毒,它確實有毒,曾經(jīng)有個朋友幫我找蒜的時候碰到(應(yīng)該是鱗莖的汁液),便開始紅腫,就醫(yī)后沒什么大礙。過敏反應(yīng)因人而異,但還是小心為好。
圖4 石蒜花各部位示意圖
介紹各個種類之前,先做做熱身運動,看看石蒜花的大致組成和結(jié)構(gòu)?;ㄝ銌我弧嵭?;傘形花序,一般有花4-8朵;單朵小花由花梗分出,花被裂片6,其下聯(lián)合成花被筒,雄蕊6枚,著生于花的喉部,花柱1枚。種類的區(qū)分主要依靠出葉的時間(春、秋季)、花的對稱形式(輻射、兩側(cè)對稱)、雄蕊與花被裂片長度的對比、花被裂片的顏色、反卷和褶皺的程度等。(圖4)
1.秋出葉,雄蕊明顯長于花被裂片
(1) 石蒜Lycoris radiata
大家常說的石蒜本種,很多人也稱之為紅花石蒜,是最常見、分布最廣的一種石蒜。花紅色,花被筒長0.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強烈反卷和褶皺;葉片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辨識的一種,細細長長,中央有一條淡色帶。該種為三倍體2n=33,不育,但也不是絕對的,只是結(jié)實率非常低而已。(個人認為染色體核型鑒定仍然是目前石蒜屬分類研究最全面、最直觀的方法,沒有之一?。?(圖5)。
圖5 石蒜
圖5 石蒜葉片
(2) 矮小石蒜Lycoris radiata var.pumila
沒放照片的原因是此變種形態(tài)上與石蒜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只是為二倍體2n=22,可育。常有人問怎么區(qū)分這兩種,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染色體鑒定。
(3) 稻草石蒜Lycoris straminea
花稻草黃色,有時后期顏色會變淡,腹面(朝上的面)具散生的紅色條紋,花后期會消失,花被筒長1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強烈反卷和褶皺(圖6)。
圖6 稻草石蒜
(4) 忽地笑Lycoris aurea
花黃色,背面有綠色中肋(有時也不明顯),花被筒長1.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強烈反卷和褶皺。葉片劍形也容易區(qū)分,即最寬的部位在中上部。2n=12,13,14,15,16。 (圖7)
圖7 忽地笑
圖7 忽地笑葉片
(5) 江蘇石蒜Lycoris houdyshelii
花白色,背面具綠色中肋,花被筒長1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強烈反卷和褶皺。2n=30,含有兩種染色體核型 ([M+T]+A),不育 (圖8)。
圖8 江蘇石蒜
(6) 玫瑰石蒜Lycoris rosea
花玫紅色,花被筒長1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反卷和褶皺(沒有那么強烈了)。有說法稱它是矮小石蒜和換錦花的雜交種。2n=22,二倍體,可育(圖9)。
圖9 玫瑰石蒜
(7) 紅藍石蒜Lycoris haywardii
圖10 紅藍石蒜
花紅紫色,頂端有藍色,花被筒長1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反卷和褶皺。雜交試驗證實其為換錦花和矮小石蒜的雜交后代。2n=22,二倍體,可育。與換錦花的區(qū)別主要是花型和出葉時間,紅藍石蒜為兩側(cè)對稱、秋出葉(但據(jù)稱也有春出葉的類型),換錦花為輻射對稱、春出葉(圖10)。
2.春出葉,雄蕊不明顯長于花被裂片
(1) 中國石蒜Lycoris chinensis
花黃色,背面有淡黃色中肋(有時也不明顯),花被筒長2.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強烈反卷和褶皺。2n=16,二倍體,可育。與忽地笑的主要區(qū)別是雄蕊沒有明顯超出花被裂片,春出葉,花期要比忽地笑早(基本上是中國石蒜最早,而忽地笑最晚),葉片也能區(qū)別(圖11)。
圖11 中國石蒜
(2) 乳白石蒜Lycoris albiflora
花蕾桃紅色,開放時奶黃色,漸變?yōu)槿榘咨?,腹面散生少?shù)紅色條紋,背面有紅色中肋,花被筒長2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反卷和微褶皺。2n=17,18,含有兩種染色體核型,不育(圖12)。
圖12 乳白石蒜
(3) 短蕊石蒜Lycoris caldwellii
花蕾桃紅色,開放時奶黃色,漸變?yōu)槿榘咨?,花被筒長2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反卷和微褶皺。2n=27,含有兩種染色體核型,不育。與乳白石蒜的區(qū)別在于花被裂片沒有紅色條紋和中肋,雄蕊較花被裂片較短(圖13)。
圖13 短蕊石蒜
(4) 陜西石蒜Lycoris shaanxiensis
花白色,腹面散生少數(shù)淡紅色條紋,背面有紅色中肋,花被筒長1.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反卷和微褶皺(圖14)。
圖14 陜西石蒜
1.長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
花白色,腹面有時稍有淡紅色條紋(也有紅色條紋多而使花為紅色的),花被筒長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頂端略微反卷,邊緣幾乎不褶皺。2n=16,可育(圖15)。
圖15 長筒石蒜
2.黃長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 var.flava
長筒石蒜的變種,花黃色,其他基本都一樣(圖16)。
圖16 黃長筒石蒜
3.安徽石蒜Lycoris anhuiensis
花黃色,花被筒長3.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較反卷而開展,基部微褶皺。2n=16,可育。與長筒石蒜的區(qū)別在于花被筒較短,而花被裂片較反卷而開展(圖17)。
圖17 安徽石蒜
4.換錦花Lycoris sprengeri
花紫紅色,頂端常帶藍色,花被筒長1.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頂端略反卷,邊緣不褶皺。2n=22,可育(圖18)。
圖18 換錦花
5.鹿蔥Lycoris squamigera
花紫紅色(頂端有時會有藍色),花被筒長2.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反卷和微褶皺。2n=27,含有兩種染色體核型,不育。與換錦花的主要區(qū)別是花被筒較長,花也較大,至于秋季出葉枯萎后,春季再出葉的現(xiàn)象,在杭州地區(qū)不止此種有這類現(xiàn)象,應(yīng)該還是溫度導(dǎo)致的,并非是一種穩(wěn)定的性狀(圖19)。
圖19 鹿蔥
6.香石蒜Lycoris incarnata
花蕾白色,有紅色中肋(多到使花蕾整體都顯紅色了),初開白色,后期漸變?yōu)榧t色,花被筒長1.5厘米左右,花被裂片頂端略反卷,邊緣不褶皺。2n=30,含有兩種染色體核型,不育。顧名思義,這應(yīng)該是石蒜屬中最香的一種了,但石蒜屬花香都很淡,不湊近聞很難感覺到,而且香味的濃郁跟種類也有關(guān)系(圖20)。
圖20 香石蒜
到此,中國原生的石蒜屬植物基本介紹完了,只有廣西石蒜至今還在我的“三界”之外,還需繼續(xù)修煉才能換來一次擦肩。最后,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石蒜,同時懷有一顆敬畏自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