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社會政府三方發(fā)力北京夏季再掀冰球熱
7月23日,昆侖鴻星杯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剛剛結束,CCM杯北京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便接檔而來,12個國家的冰娃齊聚北京,一決高低。
隨著場邊冰爸冰媽們的陣陣吶喊,虎仔國際隊在CCM杯北京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的賽場上破門得分,協(xié)助進球的小隊員是右邊鋒許光瑞。他來自中關村二小,4歲半便開始打冰球,之后的6年里他為學校在各種比賽爭得了不少榮譽。在北京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
雖然到了夏季,冰球項目不但沒有降溫,反而隨著北京的天氣越來越“熱”,各種邀請賽接踵而至。隨著各類邀請賽的舉行,中國冰娃的數(shù)量也與日俱增,截至2016年,北京市已有逾2 000名冰球注冊小球員。種種跡象表明,冰球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
冰球熱的產(chǎn)生,家長們觀念的轉變是首要原因。隨著國民素質和家庭經(jīng)濟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培養(yǎng)一項運動成為孩子的愛好,而不是讓孩子一味地學習文化,正逐漸成為家長們的心聲。家長們觀念的轉變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向冰場,以中關村二小為例,幾年之間打冰球的孩子就由11人增長到40人,這個數(shù)量還在不斷增加。
青少年冰球熱的背后仍有一絲隱患,隨著孩子課業(yè)、升學壓力的到來,在16歲這個年齡層次會出現(xiàn)冰球運動員的“斷層”。但許光瑞的父親許山對此不以為然,他說:“我會支持孩子打下去,只要合理分配時間就行,要讓冰球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愛好。”
除家長一方,社會力量也致力于為冰球運動搭建平臺,解決場地和師資難題。
由于冰球運動對場地的要求較高,大多數(shù)學校無力專門建設冰球館,因此社會力量通過俱樂部形式解決場地、師資難題成為冰球熱的動因。據(jù)統(tǒng)計,北京市目前已有74塊室內冰面,除了商場內部的冰面,專業(yè)的冰球場館也不在少數(shù),甚至有一些場館還配備了陸地訓練室、桑拿房等高級配置。
目前國內各青少年冰球培訓機構的教練大多為國內退役運動員和外教。社會力量除了搭建平臺,也為冰球少年提供了新的發(fā)展途徑。
冰球熱的出現(xiàn)離不開國家的扶持。隨著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冬季項目的發(fā)展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北京市相繼出臺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冰雪運動發(fā)展的意見(2016—2022年)》《北京市關于加快冰雪運動發(fā)展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積極開展“冰雪進校園”活動,北京市各區(qū)也加強課程建設,融合育人促進冰雪普及,并命名了52所中小學作為第一批北京市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中國冰球協(xié)會秘書長房學峰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中國冰球接下來要加大力度,做好國內青少年冰球運動的普及,并提高青少年冰球運動發(fā)展的質量。
政府的積極推動為冰球熱打了一劑強心針,家長、社會、政府三方推動將使中國的冰球熱繼續(xù)升溫、持續(xù)發(fā)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