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討論高中政治教學。方法:查閱文獻資料并結合個人經驗進行歸納總結。結果: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改革高中政治課教學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就必須徹底打破封閉、單項、機械、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結論:面對新課程改革下政治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廣大政治教師要善于思考,用新理念新辦法來加以解決,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素質。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042-01
1.政治課教學必須轉變思想觀念
我們現(xiàn)在大力提倡教育現(xiàn)代化,而教育現(xiàn)代化具有多方面內涵,其中既包括教學設備,管理設備等物質條件的現(xiàn)代化,也包括教學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現(xiàn)代化。
對于政治課教學來講,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義的還在于實現(xiàn)教育思想觀念的現(xiàn)代化。長期以來,由于政治課遠離學生實際,使學生普遍失去了學習興趣。從教學效果看也不盡如人意,往往出現(xiàn)政治課考試成績與學生實際政治思想水平兩張皮的現(xiàn)象,即人們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學生平日政治課成績優(yōu)異,而參加集體活動時也總是躲躲閃閃,缺乏集體主義觀念和集體榮譽感。還有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之間?;ハ嗉刀?,搞不團結,顯示出他們身上缺乏團結互助精神和廣闊的胸懷。諸如此類,就根本原因來說,都是因為我們的教學指導思想偏頗所致。一般來講,現(xiàn)在許多學校的政治課教學只滿足以下兩個方面:讓學生掌握一些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學生能對知識有一定的理解、鞏固即可。
2.要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教師走在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素質的高低對新課改的成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為了落實新課標,應該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只有提高業(yè)務能力,才能應對新挑戰(zhàn)。新教材以生活為本,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在聯(lián)系生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教學內容應該是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科學地處理教學內容與所選教材;要求教師要有對動態(tài)教學資料的敏感性;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鍛煉出多樣化的學習能力;要求教師要有進行教學設計和開展研究性教學的能力;要求教師要有合作教學的意識與能力;要求教師能夠有效運用網絡資源和現(xiàn)代化的教育工具。所以,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學習與鉆研教學業(yè)務,進行自我磨礪,不斷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不斷對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更新,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3.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離開了學,教就沒有存在價值,因此必須確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觀念。教學評價標準也相應當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主,要求教師更加注重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從課堂的主講成為教學的促進者、參與者和引導者,要求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有些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誤認為不管什么內容和情況,課堂上老師講的愈少愈好,就愈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對教師則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它對教師的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深刻挖掘教材內涵,掌握較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更深層次地為學生釋疑解惑。有些教師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內容由學生自己提,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伙伴由學生自己挑,這樣的課堂展現(xiàn)的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是教師價值的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撥的神圣職責,新課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二者不可偏廢。
4.創(chuàng)設開放性教學體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討
古代對聯(lián)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即在強調開放性學習的重要性,不要做書呆子。開放性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做教學的主體,使其能從書本上發(fā)現(xiàn)難點和問題,教師的工作是加以點撥和引導。更廣義上的開放性的教學應該理解為政治課堂僅僅是教學體系的一部分,教師應鼓勵學生關心社會現(xiàn)象、時代熱點,關心當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變化,加深對書本理論的理解和領悟,變課堂的封閉式教學為走進廣闊社會的開放式學習。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集中進行參觀訪問、社會調查活動。例如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地方可以組織參觀新農村建設,了解當今中國農村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與變化,具體而深刻的地感受黨對農業(yè)、農村、農民的關心,這無疑將深化學生對高一經濟常識三大產業(yè)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觀察社會現(xiàn)象、分析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再如對每年的"會"和重大時政事件的分析,只要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他也可以從報刊雜志、網絡或電視等多種渠道搜索資料,日積月累,長期堅持,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一定能有大幅度提高,社會責任感肯定會明顯增強。
以上是我結合自己的政治教學體會對新課改課堂教學進行的一些思考。新課改的大船已啟航,廣大政治教師們,你能否在這一輪課改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這不僅關系到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也關系到新課程改革下政治學科能否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當然面對新課程改革下政治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廣大政治教師要善于思考,用新理念新辦法來加以解決,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