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榮
【中圖分類號】G623.23
《母雞》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老舍先生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課文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雞的贊頌之情,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貓》和《母雞》這兩篇描寫小動物的文章都出自于老舍先生之手。寫法上各有特點。比較這兩篇課文寫法上的異同,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
比較《貓》和《母雞》這兩篇文章寫法上的特點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領會,學習先生的寫作特點,并能應用到學生的習作中。
師:《貓》和《母雞》寫這兩篇課文寫了什么?
生:《貓》這篇課文寫了小貓的可愛?!赌鸽u》這篇課文作者先寫了討厭母雞,然后又寫了贊揚母雞。
師:回答得真好!這位同學對這兩篇課文內容理解的很準確。
師:先生是怎樣描寫《貓》和《母雞》這兩個小動物的?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貓》這篇文章的寫法。
生:老舍先生在寫《貓》這篇文章時寫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和“貓?zhí)詺饪蓯邸眱刹糠帧?/p>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兩部分內容是怎樣聯系在一起的呢?誰能試著說一說?
生:我認為,真兩部分是通過“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這個句子聯系在一起的。
師:分析得很對。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個句子是怎樣把課文的兩部分聯系在一起的?
生:因為作者筆下“性格古怪”的小貓很可愛啊!比如它“貪玩”、“盡職”、“睡覺”、“蹭你的腿”、“抓癢”、“踩稿紙”、“叫”、“斗蛇”等,都那么可愛。滿月的小貓呢“腿腳還站不穩(wěn)”就“耍個沒完沒了”還要到“院子里”和“花盆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淘氣得出奇,可愛的不得了。所以作者用了一個“更”字,不僅激發(fā)了讀者的讀書欲望,更使文章的兩部分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師:對,這一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一個過渡句。
師:同學們對《貓》這篇課文的寫法分析得很好。那么《母雞》這篇課文寫法又有什么特點呢?
生:《母雞》作者先寫了“母雞孵雛以前讓人討厭”。“ 孵雛以后不敢討厭”兩部分。
師:作者是怎樣把這兩部分聯系到一起的?請同學們細細品讀,然后回答。
生:我認為,課文中的兩部分用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聯系在一起的。第四自然段的內容是“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只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雞”。
師:回答的很正確,請詳細分析一下。
生:我是這樣分析的:這一段一開始就用了“可是”這個詞,表示了意思的轉折,然后又寫了“現在我改變了心思”。那么作者以前是什么“心思”呢?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作者以前是“討厭”母雞的。比如:作者例舉了母雞的叫聲叫人“心中結疙瘩”,“欺負鴨子,咬同類”,“下蛋時的瘋狂”三方面來寫。使人體會到母雞真是太讓人討厭了。總結了上文??墒窃诿鑼憽胺醭鲭u雛的母雞”時,作者態(tài)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情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是因為“母雞”保護“小雞”,給兒女找吃的,教小雞本領等,體現了母雞的偉大。這一部分詳細描寫了作者“改變心思”的原因,使文章渾然一體。
師:非常正確,這是一個過渡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師:以上同學們透徹的分析了老舍先生在描寫《貓》、《母雞》這兩種動物的特點時不同的寫法,那么作者在描寫這兩種動物特點時有沒有相同的寫法呢?
生:《貓》先總寫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了他的表現?!赌鸽u》一課也是先總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師:是的。老舍先生寫的這兩篇文章都善于運用了總分段的寫法來描寫的。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老舍先生在描寫小動物特點時寫法上運用的一些特點。相信同學們會把在本課中學到的寫法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我們的習作水平會有很大提高。課后,同學們閱讀自選課文中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雞》、列那爾的《母雞》,或者其他作家描寫小動物的作品。擴大我們的閱讀視野,豐富語言積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