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堅
眾所周知,語文作業(y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作業(yè)必須隨著語文教學的改革相機而動,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有效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但是現在,我們仍然看到的是:全班四五十個學生,人人都做同一份作業(yè),而這份作業(yè)一般都是教材中的規(guī)定作業(yè),作業(yè)的形式都一樣。有的家長反映作業(yè)太少太淺了,有的學生叫苦作業(yè)太多太難了,不少學生視作業(yè)為負擔,每天總有一些學生完不成作業(yè)。負責任的老師為了讓全班學生齊頭并進,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和鉆研業(yè)務的時間,監(jiān)督欠作業(yè)的學生補寫作業(yè)、更正作業(yè),有時還要以“罰站”“告訴家長”相威脅。偶爾一天老師因故沒布置家庭作業(yè),學生便無所事事,于是學生或家長打來電話說沒有作業(yè)不知道干什么好。這些情況都是從某種程度上違背了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要注重學習方法的要求。
所謂“個性化作業(yè)”是指針對學生先天稟賦及學習程度的差異性而設計的因人而異的作業(yè),它在內容上、形式上、要求上都具有不一致性,是以學生個體完成的能力、質量增量為前提,真正進行差異化學習的一種作業(yè)要求。課程改革要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而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知識基礎、個性特長、興趣愛好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發(fā)展方向、發(fā)展速度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充分尊重學生方方面面的差異,讓每個學生都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獲得最優(yōu)發(fā)展。
根據現行教材及教學方法,我們可以把語文作業(yè)分成三類:一是基礎類作業(yè),如字音字形字義練習、熟讀背誦課文、完成課文配套練習等課堂作業(yè),還有課前的三分鐘演講、學習小結、復習計劃的制訂等常規(guī)作業(yè);二是閱讀類作業(yè),如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課外閱讀等;三是寫作類作業(yè),如周記和隨筆、話題作文練習、片段描寫練習等。接下來就這三類作業(yè)談談其個性化設計的一些粗淺實踐體會。
一、基礎類作業(yè):尊重學生興趣差異,使作業(yè)設計更具有人文性
1.常規(guī)作業(yè),“投其所好”新包裝
常規(guī)作業(yè)一般都是老師們布置的要求學生自主完成的作業(yè),如制定學習計劃、課前演講等。因為常規(guī),所以往往以老面孔出現,學生缺乏新鮮感,沒有積極性。其實,常規(guī)作業(yè)更要重視布置的藝術,只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心理、生活特點,善于“投其所好”,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取得良好的效果:
“計劃”改“檔案”,新瓶裝舊酒。新學年伊始,老師們都忙著讓學生寫“自我介紹”“學習計劃”“新學期打算”之類的東西。這樣的作業(yè)學生年年寫,寫膩了,于是空話連篇。學生只求完成任務,隨便應付,實際的效果就不理想。換種方式,讓學生模仿明星寫“個人檔案”。如,讓學生在“個人檔案”里填寫以下內容: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愛好,特長,最難忘的事,最得意的事,最遺憾的事,最想做的事,近期目標,初中階段總目標,人生目標等。寫“個人檔案”符合學生生活實際,切合學生心理特點,學生普遍感覺有東西寫,而且愿意認真寫。這樣,老師的目的也就能達到了。
“演講”改“說話”,新桃換舊符。我在每堂課開始后給出三分鐘時間,讓學生上講臺進行“說話”練習。所謂的“說話”,一般老師都稱之為“演講”。這里有意改成“說話”,是因為“說話”相對于“演講”顯得親切許多,隨意許多。對于剛入學的學生,莫測高深的“演講”改成平易近人的“說話”,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他們上講臺的畏懼心理。而且,“說話”的內容可以更為寬泛,講述一段親歷的或聽來的看來的故事,發(fā)表一點對發(fā)生在社會上、校園里、班級內事件的看法,抒發(fā)一些愿意跟同學老師分享的人生感悟,介紹一位(部)特別喜愛的作家(作品)等都能進入“說話”的視野。課前“說話”看似降低了門檻,實際卻能促使學生更多地去閱讀、思考、感悟、積累。
2.課堂作業(yè),發(fā)揮特長,展現個性
課堂作業(yè)包括各種基礎知識的訓練,如掌握字音字形字義、熟讀背誦課文、完成課文配套練習等。傳統的做法是,老師統一布置規(guī)定的作業(yè)內容、數量、形式,全班不管多少人數,不分層次,統一上交時間。單調的形式、枯燥的內容,嚴重影響到學生對作業(yè)的興趣。在部分優(yōu)秀學生心中,作業(yè)是簡單的機械操作,是浪費時間,卻是硬著頭皮也要完成的任務。在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心中,作業(yè)是難題,是重負,是能逃避則盡量逃避的麻煩。這一切都緣于作業(yè)設計缺乏人文性。
字詞練習,自主設計,因人而異。字詞的積累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教師在教學完一篇課文后或者在教學前都要布置學生做詞語方面的預習或課后練習,但傳統做法往往也是“統一行動”,老師規(guī)定了作業(yè)的內容、數量、形式,如抄寫幾遍,哪幾個要注音,哪幾個要注解等等?,F在我把這類作業(yè)改做“整理詞語”,不管是預習還是課后作業(yè),老師布置這類作業(yè)只提供要整理的詞語范圍,具體的形式、數量等由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掌握的知識能力來設計,對于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就可以不做,對自己來說還是弱點的就加強一些。學生有的設計成注音、注解、造句三類題型,有的設計成改錯、選擇、判斷三類題型;有的在解釋詞語方面多加強,有的在字音方面多加強。這樣因人而異的作業(yè)方法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使得他們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興趣,使得作業(yè)成為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朗讀背誦,發(fā)揮潛力,量力而行。配合各個單元和課文的教學,可以組織各類活動為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供舞臺。比如,學習詩歌單元,舉行詩歌朗誦比賽?!叭衷娖叻肿x”,朗誦對于詩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朗誦詩歌的興趣。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給學生朗誦實踐的機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詩歌朗誦。其次,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朗誦指導。通過朗誦示范,或者引入一些名家的朗誦,引導學生比較鑒賞,提升學生的朗誦品位。在此基礎上,舉行班級或年級詩歌朗誦比賽,以此推動學生課后讀詩、選詩、鉆研朗誦技巧。學生在背誦能力上差異性較大,有的過目不忘,有的記憶力較差,布置此類作業(yè),先要摸清對象潛力 ,然后分別對待,以發(fā)揮最大潛力、人人量力而行為目的,對潛力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關照潛力較差的學生,允許他們結合本身實際能力制訂延期完成背誦時間計劃,甚至可以分解背誦。endprint
二、閱讀類作業(yè):尊重學生能力差異,使作業(yè)設計更具有層次性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并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多元智力理論的核心在于認真地對待個別差異。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yè),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就會受到遏制,甚至得不到發(fā)展。而這種現象在語文閱讀練習中表現尤為突出。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性,是個性化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發(fā)展性教育理論也認為:“差異是一種資源?!睘榇耍鳂I(yè)應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讓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yè)中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從而培養(yǎng)語文能力。
1.文本閱讀練習,注意梯度設計,滿足各層需要。閱讀訓練的主要手段是設計問題進行文本解讀,問題的設計牽涉到多種能力,而學生語文能力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此,為此,是否顧及學生的能力差異主要體現在問題設計的梯度性方面,所以,我在進行閱讀訓練時不能照搬現成的練習題,而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進行梯度設計,使班級中各層次的學生均能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做到“各盡其能”“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如在教學《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布置了一道差異性練習作業(yè),分層設置了三道題目,要求學生根據自己能力任選一題回答:
(1)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寫烈日和暴雨的詞語或句子;
(2)閱讀課文,找出作者間接描寫烈日和暴雨的詞語或句子;
(3)結合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情景。
這三道題層次坡度明顯,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給了學生一個選擇的空間,能力強的學生可選擇較難的第三題來做,能力弱的學生可以做簡單的第一題。這三道題從要求上講是體現了“分層次”“有坡度”,從設計上看又符合學生由“感性”到“理性”到“表達”的認識過程,這樣不同尺度的作業(yè)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相同內容的學習中都有相應的收獲和提高。而學生又具有好強的心理,有的學生往往會知難而進,會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去跳一跳摘果子吃,品嘗到各自成功的喜悅。
2.文本閱讀練習,注重反思與探究,充分發(fā)揮個性閱讀能力。在傳統閱讀教學中,我們通常采取的是要學生整理并掌握文本上的知識點。其實這只起到了對知識強化識記的作用,而沒有真正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而學生方法和技能的獲得的主要途徑在于學生對自己思維過程的反思。我在一篇文章閱讀教學過后往往會根據教學目標著重在某一方面布置學生思考這么幾個問題:一個是在課堂上你有哪些問題,是和老師講解的思路是一樣的,所得解答也是一樣的;一個是你在課堂上有哪些問題,思路和老師講解的思路不一樣,但也得到了老師所歸納的參考答案的;一個是你在課堂上有哪些問題,求解思路和老師講解的思路不一樣,也得不到和老師一樣的解答的。并要求學生把最后一個問題整理出來,準備就理解思路和結論跟老師辯論。如在講解了《故鄉(xiāng)》第二課時后,我就讓學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方面作上面的思考。事實證明,這種反思型的作業(yè)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而且有助于學生技能方法自我求得,更可以促進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提高。
我認為,在作業(yè)的布置中不妨多設計一些以文本為起點,向外圍擴散,激起學生主動探究興趣的作業(yè)。如教完《孔乙己》后,我就讓學生去尋找清末的歷史資料以及描寫當時社會情況的文學作品。讓學生更全面地去了解那段時期的社會狀況,讓學生去思索那些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共同遭遇。在探究中學生更具體地體會出造成孔乙己悲劇命運的社會成因,在探究中學生認識到那個社會不僅僅“造就”了一個孔乙己,在探究中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面,更重要的是探究的過程其實是閱讀方法運用的過程,也是閱讀情感遷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自的閱讀能力得到了鍛煉。
3.閱讀摘記,互相交流,使各層次學生均有收益。閱讀離不開摘記(或稱摘抄),這是老師們常用的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學生摘抄課外閱讀中的精美文段,每周上交給老師。限于精力,老師往往只是簡單地打鉤或寫個“閱”后發(fā)還學生了事。長此以往,除了少數幾個特別努力、特別“乖”的學生,很少有同學會保持對于摘記的興趣。定期開設摘記交流課,給學生搭建一個課外閱讀交流的平臺,就能把學生的興趣激活。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摘記本,再口頭交流課外讀了哪些書、在什么時間讀、閱讀的心得等,接著請各組組長向全班介紹本組同學的總體閱讀情況,并選派組內有代表性的一兩位同學介紹自己特別喜歡的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或一份雜志。最后,老師再作導引,針對學生特點著重推薦幾部書幾份雜志。摘記交流,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學生的資源,能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達到由學生帶動學生、由學生教會學生的境界。
三、寫作作業(yè):尊重學生的生活差異,使作業(yè)設計更具有特長個性
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是學生語文能力體現的重要方面??v觀當今初中學生的寫作情況,有的生編亂造,有的套話連篇,這是嚴重脫離生活的結果。生活經驗來自實踐,由于環(huán)境、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學生的生活實踐有較大的差別,課本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可資借鑒的“生活范例”。實踐才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教師應當把學生的視野引向生活,讓學生面向生活、聯系生活、理解生活、表達生活。
1.重視生活,使作文有實踐個性
由于教師缺乏語文在生活中的應用意識,設計的作業(yè)缺乏實踐性。新《課標》要求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就要將學生視為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fā)展的個體,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生活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chuàng)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因此寫作作業(yè)的設計應有實踐性。例如,在教學有關建筑物說明文時,要求學生學寫《<我們的學校>導游詞》。在指導寫導游詞時,要求學生體驗參觀者和導游所處的不同位置,用通俗易懂的口語,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進行編排整理,以此達到訓練思維培養(yǎng)個性的目的。再如,我在指導學生寫作記人的文章時,布置他們去訪問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在此基礎上完成作文,有的學生通過對父母的訪問,寫出了《創(chuàng)業(yè)諾曼底》的優(yōu)秀文章,敘述了父親幾經挫折,在年三十還在火車站看守水果,歷經艱辛,最后獲得成功的事例,文章感人至深,令人流淚。如果沒有實際生活的經歷是寫不出這樣的好文章的。endprint
2.重視生活,使作文有想象個性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而想象來自于生活。我在作文訓練時常常有自設題,就是由同學們自己設計作文題,自己完成。這種作業(yè)最能展示學生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根據自己生活再加上想象,設計的題目千姿百態(tài),如《我是一片小雪花》《來自2050年的報告》《文明與野蠻相遇》等等。這些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引出了同學們無限的遐想,讓老師頗為欣賞。我還常常布置學生平時多多觀察校園內發(fā)生的事件,讓他們根據實際寫廣告詞、宣傳牌標語,如讓學生設計保護草坪的廣告,學生興致勃勃,寫出了一條條新穎有趣的廣告詞,“花兒為你綻放,我為花兒站崗”“踏過草坪,留下惡名”等等。在個性化作文培養(yǎng)方面,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捕捉課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突出和升華主題的地方,鼓勵學生發(fā)散、變通,培養(yǎng)想象力。比如,孔乙己命運到底會是怎樣?東施效顰、開卷有益、班門弄斧可有新解等等。通過這些作業(yè),達到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開拓思路的目的。當今課改,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想象力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3.重視生活,使作文有探究個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耍處熢诮虒W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挖掘自身的創(chuàng)造潛能,開發(fā)自身的多元智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真正成為個性健全發(fā)展的人。在作文訓練中,通過探究性實踐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如,老教材中有一篇《隆冬話竹》,我們把它作為選學課文,在學習后,讓學生去尋找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作用,同時動手實踐搞實驗。有的學生對竹子里面的氣體產生興趣,通過實驗,研究得出里面的氣體成分,寫出小實驗論文《竹子里面的氣體成分》,使得學生既能學到課外知識,又能通過探究寫出具有鮮明個性的作文。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評一部影視作品,要求就某一點(如劇情、人物、語言、表現手法等)寫一篇評論;評一種街頭文化,要求針對某種街頭文化作出鑒評。這又把學生的“玩”的生活和語文學習結合在了一起,其個性也在作業(yè)中得到發(fā)展。
作業(yè),本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師生教與學信息交流的一條渠道。然而,由于老師們在作業(yè)設計方面存在著機械簡單重復,隨意性大等問題,使得學生成了作業(yè)的傀儡,在行為和思維方式上完全服從教師的指揮,毫無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嚴重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著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根據新的課程改革標準,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是目前語文教學的方向,為此,我們語文老師,要注重作業(yè)改革,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讓作業(yè)不成為學生的包袱,而具有人文性、層次性、實踐性,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這樣才能極大地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意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