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 要】要上好一節(jié)練習課,首先就是要有一個好的練習課設計。練習課設計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目的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反饋調節(jié)性原則、面向全體原則、分量適中原則、應用性、開放性等原則。有了一份好的練習課設計,還得在組織教學上下功夫。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有其年齡特點,在組織教學時我們要迎合各個年級孩子的口味,就中年級孩子而言,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點燃學習的動力,我認為可以從靈活運用教學設計和師生關系兩個方面去進行:使教學設計情境化、生活化、多樣化、實踐化;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堅持激勵性、多元化評價。
【關鍵詞】練習課 設計與組織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幾年來,我著力研究小學數學練習課“五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做法。即“準備—導練—概括—檢測—反饋”的有效運用,收益頗多。但根據平時的隨堂聽課,一些老師總會說,“我這節(jié)課是上練習,沒什么好聽的?!辈浑y發(fā)現:部分老師對練習課缺乏重視,應而對練習課教學缺少設計或根本就沒有教學設計,出現練習課變成習題課、作業(yè)課,對書上的練習題僅是做完了事,使練習走過場,沒有充分發(fā)揮每一道練習題的價值。其實數學練習課也是很有講究的。就做一道好菜而言,一份優(yōu)秀的練習課設計就是上等的主材料,而如何組織上好這節(jié)練習課就相當于輔佐材料了。只有兩者有效結合才能做好“練習課”這道菜。下面以課例《測量長度的練習》(三年級數學上冊)談談自己在中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如何設計與組織練習課教學的。
一、要上好一節(jié)練習課,首先就是要有一個好的練習課設計。
小學數學練習課,根據練習內容可以分為單項練習課和綜合練習課兩種。無論是哪種練習課,設計時都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練習要有目的性,要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練習,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展開練習。
2.練習要有層次性,練習的設計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層訓練有利于暴露差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練習要多樣性,練習的形式多樣,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靈活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練習要面向全體學生,無論做什么練習都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都能得到提高。
5.練習的分量要適中,做到質與量的兼顧。
6.練習設計中要加強知識的應用性和開放性,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內容“測量長度”(練習課),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鞏固對1分米、1毫米和 1米長度的體會,并根據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2.鞏固分米、毫米、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能估測生活中的一些物體的長度,會進行簡單的測量,進一步發(fā)展估測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并掌握記憶長度單位及其他長度的方法。
2.體會并掌握“觀察——發(fā)現——歸納”的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練習,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2.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對長度單位間進率的認識更清晰。
教學難點:長度單位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準備[基本知識重現]
1.回憶一下,我們都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你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嗎?它們都用哪些字母表示呢?
板書(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mm cm dm m
2.用手勢比劃并交流記憶方法。
3.相鄰兩個單位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
師板書(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
mm cm dm m
10 10 10
(二)導練[精心設計練習巧導練]
1.找出日記中長度單位用錯的地方并改正過來(單位的選擇運用)
9月6日 星期二 晴
早晨,身高120米的我從2厘米長的床上起來,拿起13米長的牙刷刷牙,然后拿起一個高1毫米的水杯,喝下滿滿一杯水。接著走了200米遠的路來到學校,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5厘米長的鉛筆和5厘米厚的練習本,開始做練習。
2.用一根長2米的木料,鋸成同樣長的四根,用來做凳腿,這個凳子的高約是多少?
(三)概括[總結經驗 吸取教訓]
1.對于剛才日記中出現的錯誤,你想說些什么嗎?
2.小結:哪一個長度單位比較合適?
(四)檢測[達標檢測 因人而異]
1.填上合適的單位或數。
(1)鉛筆長19厘米或者說長( )毫米,還可以說長( )分米( )厘米。
(2)水杯的高約1( );跳繩的長約2( );直尺的厚約( )毫米;小明的身高是130( )。
2. 計算
23毫米+57毫米=( )毫米=( )厘米
85厘米-42厘米=( )厘米=( )分米
3.在○里填上>、< 或 =
7千米○6000米 9分米○2米 50毫米○5厘米 200分米○200厘米
4.小組合作完成。
50分米長的繩子,剪成10分米長的小段,需要剪幾次?一米長的繩子,剪成1分米長的小段,幾次可以剪完?如果剪成1厘米長的小段,要剪多少次?
你發(fā)現了什么?
(五)反饋[及時總結評價 拓展延伸]
1.及時評價檢測題。
2.全課總結。
二、組織教學時要激發(fā)學生興趣,點燃學習動力。
有了一份好的練習課設計,還得在組織教學上下功夫。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有其年齡特點,在組織教學時我們要迎合各個年級孩子的口味,就中年級孩子而言,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點燃學習的動力,我認為可以從靈活運用教學設計和師生關系兩個方面去進行。
1.使教學設計情境化、生活化、多樣化、實踐化[1]
認知心理學也指出,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在練習課中,要有意識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化的情境為不同學生程度的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改變習題的呈現方式和教學的組織方式,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用競爭來活躍了練習課氣氛又可消除了學習的疲勞。也可多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練習,給學生展示一個動態(tài)的真實的問題空間,把單調、僵硬的問題賦于生命力。充分提供學生操作、嘗試、探究的機會。
2.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堅持激勵性、多元化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品嘗更多成功的喜悅,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同時給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標或期望,能夠激發(fā)出孩子自信和積極向上的進取力量。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上說:“本單元的‘測量,無論是分開的‘測或‘量,還是連在一起的‘測量,都預示著強烈的活動性。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活動的教學不能稱之為測量的教學?!?[2]
基于這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適當的測量物品,以填寫表格的形式,讓小組合作完成。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發(fā)生碰撞,意見會有所分歧,但老師可以對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恰當的引導,對活動的結果進行適當的評價。做到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動手操作與認真思考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淺談數學練習課的有效實施策略》, 黃健新的博客 2009.2.27
[2]《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