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寬
恥于“與眾不同”
最近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會上,非洲裔美國藝術(shù)家尚·米榭·巴斯奇亞的那幅看上去像涂鴉的作品《無題》,以1.1億美元的天價成交了。這個價格創(chuàng)造了多項拍賣紀(jì)錄。1984年,第一手買家買下《無題》時只花了1.9萬美元,33年間,這個價格翻了5800倍。近幾年巴斯奇亞的確受到熱捧,有10余件作品的拍賣價格都超過2000萬美元,不過上億美元還是第一次。
創(chuàng)造《無題》價格紀(jì)錄的是日本收藏家、電商大亨前澤友作。前澤友作曾是一名搖滾樂手,后來在電子商務(wù)世界里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在福布斯財富榜上,他名列日本首富第17位,身家達到27億美元。
如果你在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就看準(zhǔn)了潮流的方向,以低價買入了巴斯奇亞的作品,很多人都會佩服你的眼光。但到了今天,日本人才姍姍來遲地一擲千金“造就美國最貴藝術(shù)家”(日本媒體語),就不禁讓人懷疑,這到底是獨具慧眼的長遠投資,還是在潮流裹挾下的“高位接盤”?
不光是巴斯奇亞,日本人當(dāng)年追捧梵高的作品時,一樣是趕了個晚集,以高價買入《向日葵》《鳶尾花》和《加謝醫(yī)生的肖像》,名噪一時,誰料旋即迎來“泡沫經(jīng)濟”,這些作品變成“雞肋”,降至半價都難以出售。日本銀行的地下倉庫里堆滿了抵債的畫作,曾經(jīng)的日本富豪欲哭無淚,從“畫癡”淪為“畫奴”。
日本富豪為什么不在藝術(shù)潮流早期出手,非要等到這個潮流已經(jīng)轟轟烈烈的時候才來做“接盤俠”呢?我認為要從文化上找原因——日本文化強調(diào)從眾,日本人的性格中具有一種“跟隨性”。
某種程度上講,日本儒家文化的根基比現(xiàn)在的中國還深。日本人無論做什么事情,一般都有一套固定模式,喜歡照著模式進行,也喜歡很多人一起做,跟風(fēng)傾向明顯。總是覺得別人這樣做了或是這么多人這樣做了就肯定是對的,容易忽視自我意識,盲目地選擇別人的意識?!凹w”“依賴”“模仿”,這三點概括了日本人的性格框架。
有旅行者這樣描述在日本看到的情景:很多人要過馬路,但人行橫道的信號是紅燈,馬路上沒有車,即便過去也沒有危險。要過馬路的人們互相看看,顯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做出欲動又止的姿勢,好像都在互相等待。突然一個人動起來了,緊接著就有第二、第三個人跨出去,然后,大家?guī)缀醪环窒群蟮赜t燈到了彼岸?!皬谋姛o懼”是日本常用的俗語,只要是跟著大家就無所畏懼。
也有一則不知出自何處而廣為流傳的笑話這么描述各國的民族性格:泰坦尼克號就要沉了,老幼和婦女都上救生船走了,剩下的青壯年男人為了不被沉船引起的漩渦卷入海底,趁船沉之前趕緊往海里跳。船長對英國人說:要保持你的紳士風(fēng)度嗎?跳!英國人跳下去了。再對美國人說:你要當(dāng)英雄嗎?跳!美國人跳下去了。又對德國人說:你要守規(guī)矩的話,跳!德國人也跳下去了。最后就剩日本人了,于是他對著日本人的耳朵小聲說:大家都跳下去了,你還不跳?日本人這才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
對日本人來說,最為恐怖和羞恥的事情就是“與眾不同”。他們深知做事不得自作主張、標(biāo)新立異,更不能輕舉妄動,否則可能要遭到集體的蔑視和攻擊,要忍受孤獨、寂寞甚至屈辱。他們普遍愿意被包裹在日本式的小集團中安穩(wěn)度日,那里并不需要特別能干的人,如果誰特別有主意,有新想法,或者顯得突出能干的話,倒容易引起周遭的反感,隨之而來的是各式麻煩。
個體的“平庸”與集體的強大
人們尋求安全感因而獲得歸屬感,進而發(fā)展成對集團的忠誠心和責(zé)任感。在日本,有不少激勵集團精神的方法,比如,眾人高唱社歌以凝聚員工;每個新首相在當(dāng)選時,必領(lǐng)著眾人高舉雙手,三呼萬歲,以示萬眾一心;每當(dāng)集團聚會結(jié)束時,大家共同擊掌,“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連續(xù)循環(huán)三次,節(jié)奏整齊,以尋找共通的感覺及意識,高揚集團精神。
不僅在習(xí)慣上,日本從制度上也采用了對集團活動十分有利的措施。日本企業(yè)廣泛實行“終身雇傭制”和“年功序列制”。可是這樣一來,日本企業(yè)如何保證職員能為企業(yè)努力工作呢?如果有職員躺在公司的“大鍋飯”上光吃不干,公司豈不是吃虧了嗎?這時,集團的組織作用就得以充分發(fā)揮了。
“終身雇傭”以及日本人強烈的歸屬意識,使職員們意識到自己的將來只有依靠組織的成功才能得到保證。一方面,長期在一個地方工作,每個人都形成了一張關(guān)系網(wǎng),這些關(guān)系是一生的寶貴財富。另一方面,年輕職員的工資可能比較低,但隨著年頭的增長,待遇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若一直干到退休的話,可以得到豐厚的退職金,退職金是根據(jù)職工在某個單位所待時間的長短來計算的。
如果誰想跳槽,他積累多年的工作關(guān)系網(wǎng)將失去作用,一切得從頭再來。在退職金方面也要吃虧,原公司給的不多,新公司工齡要從零算起。日本從制度上把人死死地釘在某個集團中,使他們?yōu)樵摷瘓F長期奉獻,這成了日本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在日本的集體中,個人的意識必須符合集體意志,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因意見不一而造成的同事之間互不服氣、不支持甚至互相拆臺的情況。每個人就像機器中的零件,幾乎沒有內(nèi)耗地運轉(zhuǎn),效率自然大大提高。日本人存在于一個集團主義、集體利益優(yōu)先、個人服從集體的命運共同體環(huán)境中,公開的個性發(fā)揮在日本社會中可以說是沒有市場且不被允許的。
當(dāng)然,日本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個性,也有表現(xiàn)自我以顯示個人存在的欲望。在集團的鐵殼子里,這些都不易實現(xiàn)。為了宣泄,日本式的“欺負”就成了一種重要方式。年齡大的對年齡小的,早入社的對晚入社的,上司對部下,下級合伙對上級,“欺負”和“被欺負”幾乎是人人都要經(jīng)歷的事。奇怪的是,這竟成了集團增進凝聚力,激發(fā)干勁及忠誠心的催化劑。盡管內(nèi)部有激烈的“欺負”和傾軋,但當(dāng)所有成員需要一致對外時,他們又真的能不計前嫌,“上下左右團結(jié)如一人”,“吃里扒外”者幾乎沒有,歷史上極少記載有日本人背叛民族與外國勢力勾結(jié)來對付本國的事例。
日本人極度尋求互相之間的照顧或被照顧,安慰與被安慰,支持和被支持,只要跟隨著大家,就能消除不安。他們這種主動收斂個性去配合集團的行為,使日本人集團形成了一個可稱之為“內(nèi)”的人際關(guān)系環(huán)境。這些互相依存、互相支撐而又互相“欺負”的人們,內(nèi)外分明,組成強有力的行動集團。那些獨處時“弱不禁風(fēng)”的人,一旦進入集團就會一下子強壯起來,凝聚排外,變得富有攻擊性,甚至無所畏懼,能為集團利益赴湯蹈火。
日本人的“跟隨性”性格,一方面造成了個體的“平庸”,另一方面也造就了集體的強大。這樣“奇特”的日本人,值得好好觀察。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