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堅 梁韜
提起顯微鏡,大家都覺得它是放在實驗室里的高級設(shè)備,價格昂貴且操作復雜。其實在家中利用我們身邊的物品就能制作一個顯微鏡,讓我們一起動手嘗試—下吧!
請準備
手機、硬卡紙、橡皮筋、雙面膠、小玻璃球(直徑2.5-3.0毫米)、LED小手電、美工刀、尺子、剪刀、鉛筆。
來動手
1.
根據(jù)手機的寬度(圖中手機寬度約7厘米),用鉛筆和尺子在卡紙上繪畫出如圖所示的形狀,再用剪刀把紙片剪裁下來。
2.
將剪下來的左邊紙片沿著虛線對折,并在居中略靠上的位置挖出一個通透的孔(注意:孔要比小玻璃球略?。?。
3.
將玻璃球放置在兩個圓孔之間卡住,并用雙面膠將其對折后粘牢固。
4.
用訂書器將另一張凹形紙片與夾有小玻璃珠紙片的底部固定。
5.
將紙片上的玻璃珠對準手機鏡頭,利用橡皮筋勒住卡紙的“雙耳”,將其綁在手機上。打開手機照相功能,應該能看到一個明亮的視野。
6.
制作用于觀察的標本。首先將被觀測物放在載玻片中央(可用同樣大小的透明塑料板代替),然后小心地貼上透明膠即可。我們可以選取生活各種物品來觀察,這里以食鹽顆粒和螞蚱腿作為觀察物,做好的標本如圖所示。
7.
把制作好的標本固定在卡紙上,將標本對準小玻璃球。打開手機拍照功能和LED小手電,你就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啦!
為什么
其實,小玻璃球和手機鏡頭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顯微鏡系統(tǒng)。其中,小玻璃球相當于物鏡,手機的鏡頭就相當于目鏡。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原理,被觀測的物體第一次先經(jīng)過了小玻璃球(物鏡),形成一個放大的倒立的實像;之后以第一次放大的物像作為“物體”,經(jīng)過手機鏡頭(目鏡)成像,形成一個放大的正立的虛像。相對于被測物體,則是放大的倒立的虛像,如圖所示。當然,經(jīng)過了手機照相功能的光學采集,我們看劍的圖像變得更大更清晰。
通過自制的顯微鏡,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同時利用手機還可以拍照、放大、分享哦!足不足很酷?心動不如行動,趕快來制作屬于你的手機顯微鏡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