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子
江夏停下來,看著身形健碩領(lǐng)頭的大雁和隊伍中那些年輕的小雁,排得那么堅定整齊,朝著它們的目標,漸行漸遠……
不親近,不團聚
7月的一天,天蒙蒙亮,16歲的江夏和很多孩子一起上了一輛大巴,從老家蘇北豐縣的一個小村子,開始了朝著爸媽所在的蘇州的“遷徙”之旅。
因為這樣的“遷徙”,江夏他們被稱為“小候鳥”。
這班車上,大多都是10歲以下的兒童,有一對姐弟,姐姐12歲,弟弟4歲。
江夏,是其中年齡最大的一只“小候鳥”,也是一只“新候鳥”。
那些孩子,大多都熟悉了這條漫長的路途,常?!斑w徙”。只有江夏,第一次出遠門,有些茫然。
江夏3歲的時候,爸媽就一起離開家去了蘇州,把他留給了奶奶。成長的這些年,他對爸媽的印象極其淺淡——每年只在過年時會見上一面,也不過少少幾天,甚至因為忙,爸媽有時過年都不回來,只把錢寄回來。
和所有留守的孩子一樣,對這種常年和父母分離的生活現(xiàn)狀,江夏沒有任何發(fā)言權(quán),惟一能做的只有接受。在沒有父母呵護的生活里,江夏一天天成長,喜歡念書,不愛說話,常常想不起來爸媽的存在。
后來,鎮(zhèn)上有人買了大巴,專門在假期運送江夏這樣的留守孩子去和遠方的父母團聚。奶奶也趕著江夏去蘇州,江夏卻不肯,他的心底,對爸媽是有怨懟的:在那些缺席的家長會上、那些沒有親人掌聲的領(lǐng)獎臺上、跌傷了腿獨自疼痛的夜晚,還有手忙腳亂的農(nóng)忙時分……
奶奶年紀越來越大,又有地里的莊稼要看管,很多時候顧不過來江夏。江夏6歲的時候,就學(xué)會了自己煮雞蛋、攤面餅……被動地習(xí)慣了孤單。
在少少的爸媽回來團聚的日子里,江夏慢慢失去和他們親近的愿望,更不要說去和他們團聚。
不親近,不團聚,正是江夏對爸媽的抵抗。這個沉默的少年,心里一直是賭著氣的。
但這一次,奶奶卻堅決讓江夏去蘇州,一是江夏升入高中,假期漫長又沒有作業(yè)。
另外,奶奶想去鄰縣的姑姑家住一段日子,帶著江夏不方便,又不放心他那么長時間一個人在家。并且江夏爸媽也一再來電話要求江夏過去,因為“他們剛剛在蘇州買了一套房子”,讓江夏一定去看看。
電話里,媽媽說,房子就是給江夏買的。
但這樣的事,江夏并不動心,所以默不作聲。雖然不動心,卻也被奶奶趕著動了身。
沉默地接受爸媽的親近
近十個小時的路程,滿車的孩子都睡得東倒西歪,江夏一直醒著,沉默地觀望窗外的風(fēng)景,穿越過那些只在地圖上熟悉的區(qū)域,茫然于和爸媽的見面。江夏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和他們相處,并且一待就是那么多天。
黃昏的時候,大巴抵達蘇州南門市場內(nèi)的一塊空地上。車外,已經(jīng)有很多家長在等候,“小候鳥”們自擁擠的車廂內(nèi)魚貫而出,飛奔向久違的父母。江夏也在那片狹促的空地上,見到了已經(jīng)分別兩年多的爸媽。
因為忙碌,他們已經(jīng)兩個春節(jié)沒有回家了。
如果不是媽媽喊了江夏的名字,江夏懷疑自己能否認出他們。同是40歲出頭的爸媽,看上去滄桑、黝黑,臉上都布滿皺紋,而爸爸的鬢角,也有了清晰凌亂的白發(fā)。
對江夏的到來,他們明顯充滿著欣喜和激動,媽媽拉著他不停地看,而爸爸,一下下拍著江夏的肩膀,說他長高了、長大了。
江夏的心,在血緣的包裹下忽然有些酸澀。他想起電視上那些四十歲出頭的明星們,還都是年輕的模樣,可是他的爸爸媽媽,他們在四十歲的時候,就這樣滄桑地老去了。
但是不知道該說什么,于是江夏就一直沉默著,沉默地接受爸媽的親近,然后,跟著他們回了家。
和這個城市格格不入
不過是老式樓房中一間十幾個平方米的小房子,在市場墻外的一個舊居民區(qū)里。房間潮濕悶熱,沒有空調(diào),頭頂?shù)牡跎饶挲g不會比江夏小,旋轉(zhuǎn)時發(fā)出巨大的噪音。
一臺小風(fēng)扇是新買的,擺在上鋪的床頭——因為江夏的到來,爸爸特意在二手市場買了一張上下鋪的木頭床。
房間里幾樣簡單的舊家具;一臺老式的21寸彩色電視機;半敞的簡易衣柜里掛著一排廉價的衣服,冬季的被子、衣物用編織袋裝了放在角落里,比江夏和奶奶鄉(xiāng)下的居住環(huán)境差許多。
廁所在一百多米外的巷口,沒有廚房,過道里有一個煤氣爐,三兩樣灶具漆黑陳舊。一只小冰箱也是老式的,在爸爸拉開取東西時,江夏掃了一眼,里面擺著的,只有剩飯菜。
這就是爸爸媽媽在城里的生活,遠比江夏想象中簡陋。
那天晚上,媽媽沒有在家做飯,他們換了衣服,帶著江夏出去吃了晚飯。
蘇州的夜晚霓虹閃爍,這個城市,比江夏想象中更加華美。爸爸選了一個離家不遠的飯館,一家三口在角落的小位子上坐下來。
媽媽點了幾個菜,爸爸要了兩瓶啤酒。眼前的空盤子里,很快堆滿了媽媽夾過來的菜。
江夏吃得卻不多,菜的味道偏甜,不合他的胃口,另外,他也看到了菜單上菜品昂貴的價格,還看到了媽媽點菜時的小心翼翼——顯然,很多菜,媽媽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江夏能感覺得到,他們和他一樣,和這個城市格格不入,甚至服務(wù)生的眼神里,都透著一種淡淡的鄙夷。
但因為江夏的到來,爸媽還是很高興,媽媽不停地問東問西,詢問奶奶的身體、地里的莊稼、老家的雨水、江夏的功課……絮絮叨叨。
爸爸的話題卻完全不同,他告訴江夏,三年前終于盤了這個店鋪,以前,只有一個兩米長的攤位兒,現(xiàn)在終于也當老板了,每天的利潤比以前翻了好幾倍……
爸爸的語氣充滿一個男人的自豪,但爸媽到底可以賺多少錢,江夏不得而知,只是本能感覺到他們賺錢的不易和花錢的小心。
菜還是剩下了一些,媽媽打了包,拎了回去。
路途的勞累,那晚,江夏還是早早睡了過去,不知道睡了多久,聽到爸媽低聲說話的聲音,江夏醒了,借著窗外透過的微光看了看時間,不過早上四點半。爸爸媽媽,卻已經(jīng)收拾妥當出門了。endprint
那么早!江夏驚訝。
心里有種酸酸軟軟的感覺
那天起,江夏看到了爸媽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
每天早上四點多一點兒,爸媽起床,爸爸去更大的批發(fā)市場進貨,媽媽去店里開門——蘇州人喜歡趕早市,太陽出來之前就把菜買完了。
媽媽說,十幾年前剛來的時候,擺小攤兒賣蔬菜,每天深夜兩點左右就要去進貨,現(xiàn)在好多了……
爸媽的店鋪,七八平方米,在蘇州擁擠的南門市場內(nèi),門面房一排挨著一排,一間挨著一間,川流不息的人群帶著江夏熟悉的家鄉(xiāng)人的氣息,在炎熱的夏季,他們個個面容黝黑,衣衫汗?jié)n斑斑……
忙碌過早上的高峰期,爸媽把貨理好,媽媽接待白天來買貨的零散的顧客,爸爸則騎著那輛電動車去給訂貨的飯館、KTV送貨,順帶招攬生意。跑上兩趟回來給車充電。
午餐是雷打不動的盒飯,因為江夏在,媽媽會要一份18元的,有兩樣葷菜,魚塊或者紅燒肉。爸媽則是10元一份的素菜套餐,額外多要一份米飯。
在和本地人的交往中,爸媽都說一口流利的蘇州話,江夏幾乎半句都聽不懂,但是,他卻可以從眼神和口吻中聽出他們的計較和刁鉆。
所以,爸媽整天都賠著笑臉,爸爸的口頭語更是“和氣生財”,但江夏知道,那一番和氣里,有太多隱忍和無奈。
惟一放松的是晚餐時間,一般都要到晚上8點以后才能吃晚飯,媽媽做兩個簡單的菜,爸爸喝一瓶廉價啤酒,然后兩人對著發(fā)發(fā)牢騷。
也只是發(fā)發(fā)牢騷,第二天一大早,兩人又精神百倍地出門了。
沒有周末、沒有節(jié)假日、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這個城市那么著名的園林,13年來爸媽從來沒有去過一次。城市的繁華和優(yōu)美與他們無關(guān),他們只是每天低著頭,在這個簡陋的角落賺取著每一分能賺的、節(jié)省下每一分能節(jié)省的錢,然后,媽媽把它們存起來。
市場對面的儲蓄所,是媽媽最常去也最愛去的地方,儲蓄所的營業(yè)員都認得媽媽,開玩笑地叫她老板娘。那天,辦理業(yè)務(wù)的女孩兒問媽媽:“老板娘,攢夠房款了吧?”
媽媽黝黑的面容便笑成了一朵花,連聲應(yīng)著:“買了、買了,給兒子買的?!比缓蟀呀耐七^來介紹給人家。
江夏一下臉紅了,躲了出去。
但爸媽的自豪卻是清晰的,他們抽空帶著江夏去看了那套快到城郊的房子。房子還在建設(shè)中,是高層,70平方米的小戶型,卻要一百幾十萬的房款。媽媽拉著江夏的手說:“兒子,一定考到蘇州來念書,這房子,留著以后你娶媳婦?!?/p>
爸爸說:“再過幾年,這里也發(fā)展起來了,就不偏遠了,不管怎樣,都有城市戶口的?!?/p>
江夏不語,心里有種酸酸軟軟的感覺。
一個月后的早上,還是來時那輛大巴,江夏和同來的“小候鳥”們踏上了歸途。只是坐在同樣位置的江夏,眼神里不再有茫然。
終于懂得了候鳥的愛
那天,放學(xué)途中,江夏忽然聽到天空的鳥鳴,抬起頭,看到一群南飛的大雁。
已經(jīng)是深秋了。
江夏停下來,看著身形健碩領(lǐng)頭的大雁和隊伍中那些年輕的小雁,排得那么堅定整齊,朝著它們的目標,漸行漸遠。
他想起回來的時候,爸爸說:“我們做了十幾年的‘候鳥,就是為了以后讓你不用再當‘小候鳥,可以做個名副其實的城里人。不管我和你媽怎么辛苦,都值了?!?/p>
爸爸的眼神,飽含滄桑,卻充滿無限自豪。
大雁的鳴叫聲里,江夏眼中忽然就噙滿了淚水。那一刻,他終于懂得了候鳥的愛。
編輯/陳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