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
19個月中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決定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可怕戰(zhàn)爭的未來走向。
20世紀的歷史,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改變的。不過大概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從1940年5月到1941年12月,在這19個月中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就已決定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可怕戰(zhàn)爭的未來走向。在《命運攸關的抉擇》一書中,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員、世界知名的20世紀史專家伊恩·克肖詳細考察了英國、美國、蘇聯(lián)、德國、意大利和日本這6個主要國家這一時期內作出的10項影響巨大的政治決定及其細節(jié)。這一研究足以改變甚至顛覆很多人先前對于二戰(zhàn)歷史的認知。
第一個關鍵決策,便是臨危受命的英國戰(zhàn)時內閣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竭盡全力說服議院,通過了不與德國媾和、獨自抗戰(zhàn)的艱難決定。
丘吉爾被左派政治對手認為是“反動派”,被保守黨同仁稱之為“冒險家”。我們或許想當然地以為,當這位抽雪茄煙的紳士1940年5月13日第一次作為首相出席下院會議,發(fā)表“我們將在陸上、海上、空中作戰(zhàn)”的永載史冊的演說《熱血、汗水和眼淚》時,臺下的議員們一定是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熱淚盈眶地投了贊成票。但真相是,這篇演說并未贏得多少掌聲?!皥?zhí)政黨議員把當天最熱烈的歡迎留給了張伯倫,而不是丘吉爾?!?/p>
在抵抗與否的問題上,反倒是丘吉爾的對立面、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的觀點看起來更務實。哈利法克斯曾被視為張伯倫理所當然的接班人,但他卻拒絕了這一職務,丘吉爾本人私下也承認這是一位必須倚靠的外交老手。哈利法克斯當時強烈建議,通過居間人墨索里尼或羅斯福同德國人談判,為英國贏得“體面的和平”。但在丘吉爾看來,若在此時媾和,英國將徹底淪為德國的附庸國,將來不僅毫無同對方討價還價的能力,還會令美國等后起之秀輕視。因此,即使單從國家利益考量,英國也絕不應選擇輕易屈服。在多次內閣會議上,雙方激烈爭辯。最后,丘吉爾巧妙利用了短短一小時的休會時間,說服了那些對危急形勢所知甚少的內閣成員。
而扭轉風向的,正是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的消息。這次成功,無疑為丘吉爾那看似賭博的政治抉擇增添了舉足輕重的砝碼。因為此前,人們幾乎已經對成功不抱任何希望,甚至直接忽略了這支大軍的存在。
當然,英國遠征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希特勒突然要求德軍停止進攻的命令。希特勒后來試圖為自己的明顯失誤辯解,聲稱自己是有意放過大英帝國的。“這無非是希特勒想挽回面子的說辭罷了?!弊髡哒J為,這主要是因為,希特勒聽信了兩個人的建議:作為前線指揮官的倫斯德上將想保存裝甲部隊的實力,為下一步橫掃法國領土做準備;空軍司令戈林則稱,空軍單獨出擊就足以克竟全功。
假如沒有對手的這個關鍵失誤,即使按照丘吉爾本人的樂觀估計,英國政府也極有可能在本土淪陷后被迫退至加拿大,等待美國援助。
所以,歷史并不是某個人或某些人意志的產物,而永遠是沖突、妥協(xié)或兼而有之的力量之間持續(xù)互動的結果。就像恩格斯那個經典比喻所指出的,歷史是“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合力的結果。
在二戰(zhàn)的關鍵節(jié)點上,這類看似偶然卻對戰(zhàn)爭結果影響巨大的決定還有很多。希特勒撇開決策層,單獨決定對美宣戰(zhàn),可算是另一個典型例子。
1941年12月11日,就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數天之后,希特勒就向美宣戰(zhàn):“為了自衛(wèi)而奮起斗爭,為了維護各自的帝國,維護其人民的自由和獨立,而與美利堅合眾國做斗爭?!本瓦B他所信任的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都向他指出過,無此必要。但以希特勒個人對美國和對國際局勢的判斷而言,這是他認為唯一可行的決策。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致命的失誤。也就是從這一刻起,德國戰(zhàn)敗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而希特勒能夠一意孤行對美宣戰(zhàn),自然離不開第三帝國政治體制的“助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