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思
人到老年,本來應該安享晚年,不需要考慮太多事情,但是,很多老人都患有焦慮癥。
隔代撫養(yǎng)、子女晚婚引發(fā)焦慮
今年68歲的老張,當了幾十年的企業(yè)干部,性格倔強。6年前兒媳懷孕生產,他徹底從工作崗位退休,打算和老伴一起含飴弄孫。卻遭遇種種不如意,細究起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他不允許孫兒吃飯看電視,必須隨手關燈,不許沾垃圾食品……他要求孩子嚴格執(zhí)行,但兒子和兒媳卻覺得這類細節(jié)無傷大雅。他心里明白自己不該承擔父母之責,但又怕長期下去孩子被毀?!拔沂裁炊甲霾涣??!崩蠌堈f。他開始不再說話,不再發(fā)表任何意見,不再參與任何和孫兒相關的活動。矛盾積在心里,漸漸成了死結。
“我只要一想到兒子快35歲了還沒有成家,就會猛鉆牛角尖,擔心他以后孤苦無靠,想他是不是還惦記著初戀情人。有時候我勸他去相親,他根本不理睬,我就發(fā)愁得睡不著覺……滿腦子亂飛著事情,然后身體就會有癥狀,覺得喘不過氣來,頭很疼,心臟不舒服,臉發(fā)紅,身上卻冒冷汗,還會胃疼腹痛……”退休女教師秦女士是個極度追求完美的人,然而她只要某天遇到一些小事,就會因為焦慮而恐慌癥發(fā)作。她后來經(jīng)過精神科藥物與心理咨詢師教她如何減壓,逐漸走出焦慮低谷。
5大癥狀折磨老人
老年焦慮性神經(jīng)癥是老年人較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肌肉緊張、難以放松、睡眠障礙,并伴有相應的自主神經(jīng)癥狀,如心率快、胃腸功能失調、尿頻、出汗、喉頭發(fā)緊等。病人感到不安,莫名其妙地恐懼,或感到大難臨頭。老年焦慮癥本身是較容易治療的心理疾病,但因識別率低,往往會發(fā)展轉型為其他嚴重精神類疾病,導致治療困難。焦慮癥常被老人自己誤會為甲亢或心臟有問題,同樣有雙手發(fā)抖、冒汗、容易緊張、失眠、體重減輕等甲亢癥狀,也會出現(xiàn)胸痛、心跳急促、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癥狀。病人常跑內分泌科、心臟科,也做許多檢查,結果檢驗數(shù)字正常,但“你沒病”的診斷,讓這些老人更焦慮。
焦慮癥包含5種:
1.廣泛性焦慮癥: 最普遍,多達4成以上,不論大事小事,患者都異常焦慮、過度擔心,不耐煩、不專心、易怒、睡眠障礙,當焦慮情緒持續(xù)6個月以上,就算是焦慮癥了。
有一位老人身體有一點無傷大雅的小病,卻擔憂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斷地問醫(yī)生,并擔憂看病花錢多。其實病人家境好,兒女都勸其別心疼錢,還有的過分不放心老伴,不放心兒孫等等。這種“杞人憂天”式的恐懼擔憂就是焦慮癥的核心癥狀。其主要表現(xiàn)是,與現(xiàn)實處境不符的持續(xù)恐懼不安和憂心忡忡。
2.畏懼癥: 是一種病態(tài)的害怕。一位帶孫的老太太,與親家輪周帶孫。但仿佛一個魔咒,孩子只要送到自己這里就發(fā)燒。原因遍尋不得,但愧疚感卻是無以復加。以至于小孫女在一個小矮坡上下奔跑時,她都要為孫女反復穿脫外套,以防坡頂有風,造成感冒。
3.強迫癥: 包括強迫的行為或意念,總是懷疑自己看到、摸到的東西,要反復檢查到正確的感覺出來才會停止。例如一般人出門前會檢查門、窗、天然氣,但患有焦慮癥的老人可能會再三檢查,且出門后還一直牽掛,很想奔回家再三查看,無法外出辦事,影響正常的生活。
4.恐慌癥: 平常很正常,在特別焦慮時突然強烈感到好像快要死掉的恐怖感覺。
5.壓力創(chuàng)傷癥候群: 反復回溯痛苦的記憶,難以入睡,嚴重者甚至產生幻覺。
幾年前,老王在公園差點弄丟了當時兩歲半的孫女。“我正仔細看一株梅花的介紹,突然意識到外孫女不見了?!彼俺隽舜松畲蟮纳らT,在整個公園奔跑叫喚孩子的名字。好在半小時后,她在公園管理處找到了外孫女?;丶液笊ぷ訂×藥滋臁8鼑乐氐氖?,她當晚失眠,以后總是從噩夢中驚醒。
允許自己犯錯能緩解焦慮
首先,大多數(shù)患上老年焦慮癥的老年人是因為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將這些困難解決,老年焦慮癥的情況也會隨之改善,比如疾病可能導致焦慮,治療疾病有利于緩解焦慮。
其次,老年人要學會調整心態(tài),要積極樂觀地面對老年生活。很多出現(xiàn)問題的家庭,往往是一家人或者其中有人的角色定位出了問題。一些焦慮的老人覺得自己委屈,多半是因為一早沒有劃清界限。三代人在一個家庭中,各有各的角色。打著任何旗號的越界,都是不可取的。要明確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另一個角色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而角色一旦錯位,要么是壓抑,要么就是沖突。
再次,老年人還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在情緒低落時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找朋友聊天、寫回憶錄、聽音樂等;另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防治老年焦慮癥,比如充足睡眠、堅持鍛煉等。廣泛焦慮的現(xiàn)狀也與社會背景有關。中國傳統(tǒng)重親情和聯(lián)結,上一輩講奉獻,但這一代更講自我實現(xiàn)。在這樣的轉型中,難免面臨觀念分歧和價值沖突。
最后是要允許犯錯。焦慮的老人要學會正向思考,一定要相信人世間的事情不是他們所想的那么負面,不要有罪惡感。兒女不結婚或者孫兒生病并非他們造成的,不能控制的事如生老病死,更不要鉆牛角尖去想。特別是規(guī)律的生活是紓解焦慮最根本的原則,因為任何需要花心力去調適改變的,都是壓力,一旦生活規(guī)律,則要應付的變化就會減少,焦慮可因而減少。
對于求好心切的老年人而言,要多幾分“自戀”,常提醒自己很不錯,記得跟自己說“已經(jīng)很棒了”、“做得夠多了”。給自己一些時間與空間休閑,不要只忙著照顧別人,提醒自己多愛自己一些,不要擔心自己的意見沒被采納。
(責編:孫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