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偉
馬鞍底鄉(xiāng)位于云南紅河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靠近中越邊境線,有著與世隔絕般的原始風(fēng)貌。2017年初夏,我們在這里遇到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蝴蝶盛會。
云南風(fēng)景如畫、植物茂盛,蝴蝶的種類眾多。三百多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描述過大理蝴蝶泉邊“蝴蝶會”的情景:“……山麓有樹大合抱,倚崖而聳立,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设b。稍東,其下又有一小樹,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匯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樹,當(dāng)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luò)繹,五色煥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視之,過五月乃已。”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五前后是當(dāng)?shù)睾晃伯a(chǎn)卵的季節(jié),千萬只彩蝶紛飛于花叢、林間,首尾相接,像一串串彩珠懸吊于泉水之上,此時,白族青年男女也會來到蝴蝶泉邊,一邊賞蝶,一邊對山歌、挑選意中人,故名“蝴蝶會”。
幾年前,為了看“蝴蝶會”,我特地趕在農(nóng)歷四月十五來到蒼山云弄峰下的蝴蝶泉邊,但是足足等了一個禮拜,也沒看到萬千蝴蝶聚會的奇景,只在旁邊的蝴蝶館看到一些人工培育的蝴蝶。幾個白族老人告訴我:好些年沒看到過蝴蝶聚會了。原來,蝴蝶泉邊曾經(jīng)有茨蓬生長,開出有淡淡清香的白花,花枝沿泉邊的樹干攀援,橫跨在泉水之上,蝴蝶就沿著這些花樹連接成串,如今茨蓬已經(jīng)不見蹤影,因為附近田野里使用農(nóng)藥,對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也殺死了不少蝴蝶,“蝴蝶會”的奇觀成為歷史。
云南其他地方也出現(xiàn)過蝴蝶聚會的景象,清代張泓所著的《滇南新語》中就記載了昆明圓通山(現(xiàn)在的圓通公園)的“蝴蝶會”:“每歲孟夏,蛺蝶千百萬會飛此山,屋樹巖壑皆滿,有大如輪,小于錢者,翩翻隨風(fēng),繽紛五彩,錦色爛然,集必三日始去究不知其去來之何從也。余目睹其呈奇不爽者蓋兩載。”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圓通山的“蝴蝶會”也早已銷聲匿跡,有一次我在昆明友人的家里談起,他年過六十的爺爺還嘲笑我吹牛皮,說從未聽說過這種事。
難道,這一奇特景象就這樣永遠消失了?
幸運地是,2017年初夏,在一次中越邊境探秘之旅中,我在馬鞍底鄉(xiāng)終于看到了一場可以和徐霞客、張泓等古人的記載相媲美的大型“蝴蝶會”。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處中越邊境,被稱為“小植物王國”。馬鞍底鄉(xiāng)隸屬紅河的金平縣,坐落在距離縣城146公里的紅河西岸,東、南、西三面分別與越南老街省壩灑縣迤底鄉(xiāng)、萊州省封土縣的瑤山鄉(xiāng)接壤,國境線長達156公里。這里有著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鮮為人知,近幾年因為蝴蝶等生態(tài)景觀得到關(guān)注,也開始慢慢進入旅行者的視野。
一進入馬鞍底鄉(xiāng),就如同置身于一個巨大的熱帶花園。這里位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金平分水嶺自然保護區(qū)境內(nèi),公路兩邊山峰連綿,奇秀迷人,茫茫無際的原始森林,讓人心底泛起一陣清涼。我們一路經(jīng)過了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地區(qū),看到無數(shù)珍稀植物:低海拔的熱帶雨林中,望天樹、東經(jīng)龍腦香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隨處可見;中海拔區(qū)域則有大面積的四季常綠闊葉林;進入高海拔區(qū)域,是典型的熱帶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可以看到長蕊木蘭、云南紅豆杉、原始蓮座蕨、杪欏、鵝掌楸等60多種國家級保護植物和第三紀(jì)植物殘余種。原始森林邊的山坡上綻放著各色小野花,一個個造型別致的瑤族、哈尼族、彝族山寨散落其中,像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
這天恰逢趕集的日子,馬鞍底鄉(xiāng)不大的街道上聚集了方圓十多里的村民,熱鬧非凡,越南的邊民們也早早背著自家生產(chǎn)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跨過了邊界線。集市上,新鮮的木耳、香菌又肥又大,兩塊錢能買一大堆,足夠一家人吃上兩天。這些山珍都是當(dāng)?shù)鼐用駨脑忌掷锊烧?,今天采完明天又會生長出來,采不盡也吃不完,木耳、香菌是當(dāng)?shù)夭妥郎系闹饕巢?,吃不完便用來喂豬,所以當(dāng)?shù)氐呢i肉都帶有一股菌香。這里是多民族聚居區(qū),趕集的人群中可以看到哈尼族、瑤族、傣族……絢麗多彩的服飾,各種各樣的銀飾品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
馬鞍底鄉(xiāng)的裂縫峽谷,是中越邊境線上最奇特的一個地方。汽車行駛在半山腰,公路左邊是一百多米深的山谷,谷間流淌著的一條條溪水匯聚成了中越兩國的界河——龍脖河。轉(zhuǎn)過一道奇形怪狀的險彎后,車子停在一塊空地,我們的向?qū)А?dāng)?shù)亓謽I(yè)保護站的巡護員朱萬陸告訴我們:“這就是天生橋,一個以裂縫峽谷為國界的地方?!?/p>
所謂“天生橋”,其實是1963年人工修建的,現(xiàn)在成為中越兩國邊民過境的主要通道,小橋長約3米,最窄處只有75厘米,兩側(cè)分別矗立著中越兩國的界碑。
腳下傳來流水的轟鳴聲,循聲望去,地上有一道寬1米、深達數(shù)十米的大裂縫,湍急的水流在裂縫底部奔瀉而過,撞擊周圍的石壁,發(fā)出雷鳴般的聲響,濺起一串串銀色的水花。沿石階下到60多米深的谷底,這里就是裂縫峽谷與龍脖河的交接處,一年四季清澈如鏡的龍脖河水從落差100多米的狹窄河床中噴涌而下,在谷底匯成急流,怒吼著沖出峽谷。這峽谷的絕妙之處就在于窄和深,平均寬度2米,最窄處0.5米,深20—45米,如同一個力大無窮的力士用巨斧在山中劈開的一道裂縫。
這天早上,我在天生橋的河邊拍攝,取景框里突然闖進一只蝴蝶。放下相機,又看到幾只色彩斑斕的蝴蝶從不遠處的竹林里飛來,掠過我的頭頂,在邊境線上往來穿梭。
當(dāng)天,我們乘車沿著彎曲的鄉(xiāng)村公路前往海拔1000—1300米的石頭寨、雞窩寨。寨子周邊環(huán)繞著竹林和兩千多株樹齡超過百年的野生茶樹,成群結(jié)隊的蝴蝶在各個角落飛舞,有的飛進人家家里串門,有的還會落在人們的手指上、肩膀上,幾個準(zhǔn)備去鄉(xiāng)里趕集的彝族婦女說笑著從我們身邊走過,她們高高的背籮上也站滿了蝴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