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目的 觀察心內科五類抗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250例,將其隨機分為鈣離子拮抗劑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組、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組、β受體阻滯劑組、利尿劑組各50例,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 鈣離子拮抗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β受體阻滯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利尿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降壓效果比較,鈣離子拮抗劑組降壓效果最佳,但四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心內科五類抗高血壓藥物取得的治療效果相當,臨床可結合自身及患者實際針對性選用。
【關鍵詞】心內科;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7..02
高血壓是一組以動脈壓持續(xù)升高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以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兩種,患病群體多以中老年人群為主但近些年來低齡化趨勢明顯[1]。當血壓長期處于偏高狀態(tài)時容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病變且為其獨立風險因素,所以控制血壓尤為重要[2]。目前臨床中使用的抗高血壓藥物種類多樣,其所取得的療效不一,如何選取成為困擾臨床治療工作開展的棘手問題。鑒于此,本次研究圍繞心內科五類抗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效果展開觀察,現(xiàn)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250例,將其隨機分為鈣離子拮抗劑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組、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組、β受體阻滯劑組、利尿劑組各50例。鈣離子拮抗劑組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44~60歲,平均年齡(52.20±1.20)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0±0.33)年。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組中男40例、女10例;年齡42~60歲,平均年齡(52.25±1.21)歲;病程2.5~8年,平均病程(4.22±0.30)年。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組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42~60歲,平均年齡(52.15±1.25)歲;病程2.2~8年,平均病程(4.21±0.34)年。β受體阻滯劑組中男41例、女9例;年齡44~62歲,平均年齡(52.18±1.22)歲;病程2.4~8年,平均病程(4.21±0.31)年。利尿劑組中男37例、女13例;年齡44~61歲,平均年齡(52.17±1.23)歲;病程1.8~8年,平均病程(4.24±0.31)年。納入標準:(1)均為原發(fā)性高血壓者;(2)為合并其他全身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排除標準:(1)既往有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過敏史或禁忌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五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五組高血壓患者均接受為期2個月的治療,鈣離子拮抗劑組口服硝苯地平30 mg/次、1次/d。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組口服依那普利10~20 mg/d,早晚兩次服用。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組口服纈沙坦80 mg/次、1次/d。β受體阻滯劑組口服美托洛爾,100~200 mg/d,早晚兩次空腹服用。利尿劑組口服厄貝沙坦50 mg/次、1次/d。
1.3 觀察指標
選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降壓效果作為觀察指標,不良反應內容包括惡心、腹瀉、皮疹;血壓包括收縮壓和舒張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五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鈣離子拮抗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β受體阻滯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利尿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五組血壓控制效果比較
降壓效果比較,鈣離子拮抗劑組降壓效果最佳,但四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目前心內科臨床針對高血壓的用藥治療主要以鈣離子拮抗劑為主,但亦有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的報道[3]。目前現(xiàn)有研究成果中關于五類抗高血壓藥物應用的報道多是通過計算各類藥物的用藥頻率、用藥頻度來獲得藥物利用指數(shù)進行評價,并未涉及治療效果的橫向比較[4]。所以圍繞此方面內容展開研究對于高血壓的用藥治療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證實,在降壓效果比較上鈣離子拮抗劑組取得的效果最佳,這也是該類藥物在臨床中應用頻率最高的原因之所在,但是與其他四類抗高血壓藥物相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臨床五類抗高血壓藥物均能夠取得理想的降壓效果。在用藥安全性比較上,鈣離子拮抗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血管緊張肽Ⅱ受體阻滯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β受體阻滯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利尿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各類抗高血壓藥物在臨床應用中均具備較高的安全性,臨床治療工作中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用。然而,由于當前此方面研究報道較少,本次研究所得論斷尚需要大樣本、多隨機對照中心的研究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心內科五類抗高血壓藥物取得的治療效果相當,臨床可結合自身及患者實際針對性選用。
參考文獻
[1] 李 娟,李曉端,韓 萍,等.培哚普利聯(lián)合氨氯地平或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2(19):5492-5494.
[2] 嵇仁華.不同降壓藥物對高血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1(86):175.
[3] 譚國英.心內科五類抗高血壓藥物的臨床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0(12):17-18.
[4] 劉大聯(lián).心內科五類抗高血壓藥物的臨床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25(20):93-94.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