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
“吃飯了!”把飯菜端上餐桌,我就叫正在玩彩泥的兒子動動,催他趕緊洗手吃飯。動動像沒聽見一樣,頭也不抬地繼續(xù)玩。茶幾上,擺滿了一盒盒不同顏色的彩泥,以及動動剛剛做好的各種顏色和式樣的小圓餅、小蛋糕、小動物。我走過去,拿起一盒彩泥,正要把蓋子蓋上,動動伸手要搶,嘴里嚷道:“別動!我還沒玩好呢!”我沒有理他,手上的動作也沒有停下??僧斘乙训诙胁誓嗍掌饋淼臅r候,他突然“噗”的一聲朝我吐了口唾沫。我敏捷地往后退了一步,唾沫落在了地板上。盡管如此,他的做法還是讓我十分反感。
以往我沒發(fā)現(xiàn)動動有沖人吐唾沫的壞毛病。他這是從哪兒學來的呢?我飛快地在腦海里搜索,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大概兩天前,我?guī)觿尤ニ霉眉掖T。動動和他姑姑的兒子壯壯一起玩玩具時,不小心掰掉了壯壯變形金剛的一只胳膊,壯壯很生氣,當即沖動動吐了口唾沫。作為還擊,動動也朝壯壯吐了一口唾沫。兩個孩子就這樣你來我往,打起了“口水戰(zhàn)”,直到被我們這些大人強行制止。毫無疑問,動動沖人吐唾沫的毛病正是跟壯壯學來的。
吃飯的時候我問動動:“剛才為什么要沖我吐唾沫?”動動低著頭不說話。顯然,他知道吐唾沫是不好的行為。
“如果別人沖你吐唾沫,你喜歡嗎?”我問動動。動動搖了搖頭。
“既然不喜歡別人那樣對你,為什么還要那樣對別人呢?”我又問。
動動沉默了一會兒,終于低聲說:“跟壯壯學的!”
“別人做得好的,值得學習的地方,你可以學;明明知道別人做得不對,你也要跟著學嗎?”我問。大概是我的嚴厲態(tài)度讓動動意識到事情很嚴重,他當即向我道了歉:“對不起,媽媽!”他能主動道歉,我很欣慰,態(tài)度也溫和了些,問他:“那以后呢?你生氣的時候還會這樣做嗎?”“不會了?!彼麍詻Q地說。
接下來的日子,動動說到做到,果真沒再沖人吐過唾沫。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對于同伴表現(xiàn)出來的不良行為就有了頑強的抵抗力,能做到堅決不跟隨。
上個月底,動動的外婆過生日,我們好幾家人都聚在動動的舅舅家為外婆慶賀。吃完飯,動動的小表哥嘟嘟跑到書房打開了電腦,要看電腦里的講故事,動動也被吸引了。
平時在家里,為了保護動動的視力,我只讓他聽過電腦里的故事,從沒讓他像這樣在電腦上看過故事。如今,動動知道了電腦里的故事不僅可以聽,還可以打開來像看電視那樣看,自然興奮得不得了。和嘟嘟看了近一個小時,那些栩栩如生的畫面,配合著吸引人的情節(jié),讓動動體驗到了邊聽邊看故事的巨大樂趣?;氐郊?,動動也嚷著要開電腦看故事。被我拒絕后,他大聲哭鬧。我告訴他,電腦畢竟不是電視,屏幕小,對眼睛有傷害??蓜觿咏z毫不聽勸。
“你是要學嘟嘟嗎?”我有些生氣,問道,“你知道嘟嘟為什么戴著眼鏡嗎?”動動一聽,哭鬧聲立即降低了分貝。
我繼續(xù)說:“嘟嘟一上幼兒園就戴上了眼鏡,就是因為他平時喜歡在電腦上看故事,導致眼睛近視。你也要像他那樣,戴上小眼鏡嗎?”動動停止了哭泣,嘟著嘴說:“不!我才不要戴眼鏡呢!”
見他態(tài)度有所轉變,我趁熱打鐵,告訴他,在與同齡人相處時,別人的有些行為是好的,是值得學習和跟隨的,比如勇敢、堅強、專心、禮貌等;但有些行為是不好的,會損害自己的身體健康或被別人唾棄,比如玩手機,在電腦上看故事以及一些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是應該堅決摒棄的。
動動一直默默地聽著,我相信他聽懂了我的話。
第二天,我在電腦上查完資料后忘記了關電腦,動動看見后,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想找故事看。我提醒他,在電腦上看故事是會傷害眼睛的,然后跟他說:“嘟嘟哥哥的壞習慣是喜歡在電腦上看故事,他有一個好習慣是愛運動,喜歡騎自行車,咱們學習他的好習慣,也出去騎自行車吧!”動動最終放棄了看故事,選擇了和我一起出去騎自行車。
接下來的日子,我用同樣的方法,不斷地將“跟隨好的行為習慣、摒棄不良行為習慣”的理念一點點滲透在動動的日常生活中。堅持一段時間后,我從動動身上看到了可喜的變化。
五六歲的孩子,正是喜歡模仿和跟隨別人的年齡,但由于分辨能力差,孩子對好與壞、對與錯還沒有明確的意識,因而會出現(xiàn)好壞通學的現(xiàn)象。只要家長積極、耐心地引導,將好與不好、能與不能一點點滲透在孩子的日常行為中,孩子自然會在一次次辨識中學會理智地摒棄與跟隨。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