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錦
摘 要:地鐵在不同的乘務運營模式下有著不同的運營組織特點,不同的交路如單一交路、混合交路、大小交路等運營模式給乘務人員安排、司機交路編排方面存在很大的風險。根據(jù)多年的工作實踐,對不同運作模式下的乘務編制流程、運營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措施。
關鍵詞:城市軌道;乘務運營;難點與風險;對策
前言
在地鐵乘務編制中,不同的交路如單一交路、混合交路、大小交路等運營模式給乘務人員安排、司機交路編排方面存在很多風險,乘務人員需要嚴格把控風險,避免發(fā)生意外事故。乘務計劃編制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根據(jù)列車運行圖,基于設立的出退勤地點或輪換休息地點等,將其拆分為乘務任務段;②將乘務任務段組合,形成若干個可行的乘務任務;③編制乘務任務配對方案,必須保證乘務任務包含了所有運行圖中的任務段,且所有任務必須為合理的乘務任務;④編制夜早連乘方案,需滿足乘務員夜間休息時間均衡、夜早連乘工作量約束等要求;⑤編制乘務任務輪轉方案,即基于特定的輪轉制度(四班二轉、四班三轉、五班三轉等)安排乘務員一個階段的工作計劃;⑥乘務計劃編制的工作基本完成,進行乘務計劃結果文件的編制與打印。
1.不同交路的乘務運營風險與難點分析
1.1單一交路運作時,線路過長運作的風險及難點。
XX地鐵線網(wǎng)發(fā)展存在線路運行里程 60km 以上的線路,最長達到90km,單程運行時間將超過一個半小時,作為一名地鐵乘務司機大多數(shù)都是一個人在駕駛室工作,而且駕駛列車期間精神注意力需高度集中,特別是瞭望時,眼睛必須一直觀察軌道前方。根據(jù)研究表明成人專注時間超過 1h大多數(shù)人就會感到很疲勞了,乘務是安全風險最后一道關口的把控人員,若作業(yè)狀態(tài)較差,會對乘務運作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人為問題導致側沖、追尾、冒進信號等安全風險大大增加。
1.2不同交路運作司機交路工時不均衡的風險及難點。
編制司機交路是對司機精力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交路對運作穩(wěn)定性提供可靠保障。以夜中早休的排班模式為例,以該模式司機開行交路的運作習慣分析,早班起來較早,精神注意力有限,交路跑車時長以 5h 左右為宜;中班交路跑車時長以7-7.5h 為宜;夜班時長根據(jù)長交路切割情況而定,總體時間處于早班時長至中班時長中間為宜。長交路切割時先確保中班時長,長切割后若存在早班和夜班時長過短且無法合并的交路需根據(jù)跑車人數(shù)合理安排兩頭或增加交路數(shù)。
1.3單一長交路運作司機交路編制難點。
XX地鐵線網(wǎng)開通存在部分線路過長,單程運行時間較長,且線路一段處于比較偏僻的郊區(qū),所以一般只能安排車廠或長線路靠市中心的一端出退勤。該種情況在交路編制時以中班為例,存在司機跑兩圈工時過短,工時利用率不達標的情況,跑三圈工時過長帶來疲勞駕駛的安全風險。
1.4大小交路及混合交路運作司機交路編制難點。
司機跑車交路中可能同時存在長交路和短交路的情況,若列車晚點或則列車目的地碼錯誤易導致司機接錯不同交路的列車,這樣存在人為確認不到位導致交路混亂的情況。
1.5大小交路及混合交路乘務正常運作的風險點。
大小交路及混合交路在正常運作時較單一交路存在中間站折返及清客流程,該操作給乘務運作帶來以下風險:①不同交路變更易導致載客進入非運營線路;②不同交路交匯站的折返道岔與大交路存在側沖風險;
1.6大小交路及混合交路混亂時調整難點及風險。
大小交路及混合交路運作時出現(xiàn)大面積故障(如:SICAS 故障)導致交路混亂,這對乘務人員運作安排尤為重要,并存在極大的漏乘風險。
2.乘務運營措施
針對上述提出的困難及風險進行逐一研究,并制定相應的措施,為乘務運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充足的準備,將風險降至可控范圍內。
2.1單一交路單程運行時間過長風險的防范措施。
為解決單程運行時間過長及工時不合理問題,可在單一長交路增加交接點,且在時刻表中設置一定的交接時間,該措施在解決問題單程運行時間過長的風險同時,也帶來新的安全風險。新的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交接不清及列車異常情況下的交接方式,解決措施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①中間站載客交接時間較短情況下,需嚴格規(guī)范交接內容,對行調命令及列車異常狀態(tài)必須交接清晰;加強行車備品及司機包規(guī)范管理,編制相關流程及防范措施規(guī)避該類風險(如:司機包放在右邊司機臺,司機日志及時刻表列車到達黃閣立崗后立即放入司機包側邊,主控鑰匙單獨放入一個空口袋)。②對于故障列車(如:切除ATP)原則上黃閣退出服務,并使用黃閣備用車替開;晚點列車要求接車司機跟車進行交接。
2.2大小交路及混合交路乘務正常運作的風險控制的防范措施
交路變更易導致載客進入非運營線路的風險的防范措施:①不同交路的交匯站,列車在該站開出前,必須手指口呼再次確認目的地碼是否正確;②列車在兩端終點站關門時,到達司機密切留意空隙狀態(tài),避免在關門過程中乘客沖進客室;③遇特殊情況導致乘客進入折返線時,接車司機立即到現(xiàn)場陪同、安撫該乘客,避免誤動列車上設備。
混合交路中不同交路交匯站與大交路非裝備列車存在側沖風險的防范措施:①非小交路列車到達交匯站前,司機必須核對時刻表開點,防止早點列車發(fā)生側沖及停站區(qū)間導致乘務誤動設備風險,降級運行時嚴格執(zhí)行問車、問路;②列車進入小交路終點站的折返線時,必須嚴格監(jiān)控列車速度,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采取緊急停車措施,并緊急呼叫行調;③非小交路列車到達不同交路交匯站的信號機前,必須認真確認車載信號,手指口呼確認信號機狀態(tài);④小交路列車在折返動車前必須認真確認信號開放、道岔開通側股。
2.3不同交路運作司機交路編制的風險控制及防范措施
①一長交路工時不均時,在增加的交接點車站同時增加一個出退勤點,該措施使得交路編制更加靈活。②大小交路或混合交路編制交路時大小交路分開排列,值乘大交路人員當天只值乘大交路,值乘小交路人員當天只值乘小交路,避免接車混淆,且時刻表編制時每列車只能循環(huán)單一交路。另外在小交路列車的駕駛臺上放置小交路標示卡,若交路進行調整時,輪值隊長及時做好跟進,撤下或放上小交路標示卡,并對值乘司機做好監(jiān)控和提醒。
2.4大小交路及混合交路混亂時乘務應對措施。
出現(xiàn)交路混亂時,司機聽從派班員、正線輪值、隊長安排,堅持“有車必有人”的原則。輪值、隊長把控好各折返點的關卡,并做好人員安排工作。必要時,機動輪值代替司機出乘,確保正線的安全運營。①若終點站存在折返班次較少,原接車司機因行車組織或其它原因導致無法按原計劃在終點站折返按順序,導致無后續(xù)司機接車時,輪值應及時通知到達司機原班折返并做好提醒。②如遇司機用餐時間出現(xiàn)交路錯亂,原則上出勤點按順序接車。各輪值做好信息傳達,并注意終點站折返作業(yè)。③早—中—夜交替時,如缺少一個機班,需要下班員工多跑一圈時,正線輪值注意其精神狀態(tài),并做好跟進工作。④若出現(xiàn)多部列車不能按正常運行圖運行、多個交路混亂,為了保證安全,原則上不安排輪值頂替出乘,各輪值把控好各關鍵點作業(yè)。
3.結語
隨著地鐵線網(wǎng)的發(fā)展,結合目前節(jié)能增效的導向,在客流斷面復雜的線路上運用不同類型的交路模式有利于提高運能利用率,增加客流集中區(qū)域服務頻率及運量,減少支出。但不同的運作模式給乘務帶來的困難及風險需提前做好專題研究,制定好防范措施,為不同交路模式的開通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