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柳
我起初是在語文課本上讀到《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謚號元公,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理學(xué)派開山鼻祖。
課文《愛蓮說》通篇只有119字,字字珠璣,言簡意賅,結(jié)構(gòu)嚴謹,情景交融。作者借用菊和牡丹作對比,描繪出青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可貴特點,并冠以“花之君子”的雅號,寫出了蓮的姿態(tài),蓮的氣度,蓮的風(fēng)節(jié)。
從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詠蓮的精美詩文,但大多是單一地描寫水中的蓮韻,缺乏深度,《愛蓮說》一文,不但內(nèi)容短小精悍,而且文筆爐火純青,無人企及。作者托物言志,鄙視貪圖富貴、追逐名利之流,喜愛清廉正直、襟懷淡泊之士,表明自己潔身自愛,不趨炎附勢的高尚情操。
之后我在其他書籍重溫了《愛蓮說》,進一步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感覺品讀經(jīng)典回味無窮。
據(jù)歷史文獻和傳奇野史記載,周元皓年幼喪父,隨母到衡州(今衡陽)投靠舅父鄭向。龍圖閣學(xué)士鄭向宅前建有蓮池,每當蓮葉盛開,蓮花怒放之時,清風(fēng)陣陣,清香縷縷,令人心曠神怡。作者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日漸成長,虛心求知,虔誠問道的。
周元皓從小聰明伶俐,乖巧懂事,深得舅父寵愛,鄭向視之為己出,為其改名周敦實,按鄭家敦字輩取名入籍,希望他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周元皓成年后蔭補(朝廷命官制度)做官,曾任主簿、縣令、判官、知軍等職務(wù),輾轉(zhuǎn)衡陽、合川、汝陽、永州、南昌等地,為官清廉,政績顯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四月,宋英宗即位,為了避諱皇上本名趙宗實,周敦實改名周敦頤。同年五月,周敦頤受冷遇,擬離任虔州(江西贛州)通判,調(diào)任永州通判,受友人沈希顏之邀,為于都濂溪閣題字,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愛蓮說》。
周敦頤的愛蓮情結(jié)始終如一,熙寧二年,年過半百的他任江南東道南康軍(今江西星子縣一帶)知軍(軍政官員),親率屬下在軍衙東側(cè)挖池種蓮,蓮池建成后他常常在池畔賞花品茗,悠然自得,好不愜意。
次年,文采出眾的周敦頤懷揣閑云野鶴之心,辭官歸隱,移居江州(今江西九江)廬山北麓蓮花峰濂溪畔開堂講學(xué),自號濂溪先生,收徒育人,成為當今九江市濂溪區(qū)蓮花鎮(zhèn)周家灣周氏一脈的始祖公,后因病終老于此,享年57歲。為紀念這位清廉文官,當?shù)乇A袅藷熕?、濂溪路、濂溪居委等特定名稱。
理學(xué)和文學(xué)造詣頗深的周敦頤,被譽為“上承孔孟,下啟程朱”,他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文辭是藝,道德是實,被奉為文壇創(chuàng)作的鑒賞標桿。文學(xué)對社會的作用就是要闡明道理,弘揚正氣,用語言文字傳播真善美。一篇文章達不到這個效果,就不能算是精品佳作,文章失去了靈魂也就失去了意義。
理學(xué)提出宇宙構(gòu)成論,從無極到太極,一動一靜,產(chǎn)生陰陽萬物?!氨彼挝遄印敝椎闹芏仡U著有《太極圖說》,太極衍生人極,人極即“誠”。誠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圣賢之德,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時下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誠信仍然是我國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周敦頤置身官場三十年,在基層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他支持銳意改革,主張尊師重道,提出良好的教學(xué)可以培養(yǎng)善良的公民,好人多了就能為朝廷匡扶正義,治國理政方可天下太平的觀點。南宋理學(xué)宗師朱熹和張栻?qū)ζ涓黝愔鞫甲隽烁叨仍u價,故而聲名鵲起,尤其《愛蓮說》得以傳頌,光彩奪目。
文品即人品。讀一篇名作,寫一位名人,筆者幸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