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從自身實踐教學中體會到人性關懷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讓學生有尊嚴的學習,以健全的人格面對社會的挑戰(zhàn)。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改
高職教育走到今天,學校招收的學生的遠不是原來的所謂的天之驕子,特別是近年高職生源由很多中高職單招或注冊學生組成,帶著挫敗感進到高職校園里的學生我們教師該怎么教,這是幾乎所有高職學校都面臨的課題,筆者從事中高職教育二十多年,因單位變動,從北方調動到南方,一直都在一線教學,多年的教學讓我體會到,應該在所有的高職教育領域大力提倡:讓學生有尊嚴的學習。
目前針對高職生源質量下滑的現狀,有很多的教改方法,比如微課、翻轉課堂、VR甚至用手機APP上課等等,大家都在焦慮的互相詢問用什么方法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什么方法能讓學生從手機上抬起頭來,于是從制作PPT到Flash,從攝像機使用到影片剪輯,教師不但承擔著編劇的任務,還要承擔導演、演員、影視后期制作、觀眾甚至評委和影評人的全系列所有工作,我們老師的主要工作到底是編劇還是影視后期制作?學生到底是觀眾還是特效分析師?回憶一下我們自己的記憶,真正給你印象深刻的那些課堂是絢麗的特效還是教師帶你輕松走過未知領域后回望的那份舒暢?知識就像是主菜和主食,那些特效就像是鹽和味素,并非鹽和味素不重要,而是要有主次,一味的重口味終究會喧賓奪主的壞了一餐的口味。
學校教育中什么是“主”?當然是“傳道”和“授業(yè)”,也就是教學生學做人和學做事,現在很多老師抱怨的是學生都不來或來了都不抬頭,我怎么去傳道授業(yè)啊,我覺得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獜娬{讓學生“有尊嚴的學習”。
尊嚴是人的一種需求,就像溫飽一樣,每個人都珍惜并重視自己的尊嚴,但尊嚴又是不容易獲得的一種精神層面的認可,與讓學生有尊嚴的學習相關的是讓老師有尊嚴的教學,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師道尊嚴,就當前高職課堂教育來說,教師的尊嚴具體體現在你的課學生愿意來,來的學生愿意聽,聽的學生愿意與你互動,你精心設計的“?!睂W生回應了,我覺得能做到這些,教師的尊嚴就有了,而要做到這些前提是你必須讓學生有“尊嚴”。
學生的尊嚴在什么地方,如果你的課堂讓他學到東西,看到自己的進步并不斷強化這種意識,獲得這種成就感和認同感,他有了自己的尊嚴就會不斷花力氣維護自己的尊嚴,這樣這個學生就走上了正軌,而反之如果你機械的按照教材的章節(jié)進度,按照所謂的各種標準,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學生經過幾節(jié)課的嘗試自然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手機上,然后教師的抱怨自然就是我們熟悉的那些話了。
我曾多次帶各種類型的學生參加技能競賽,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凡是參加過競賽的同學,在賽后一直到畢業(yè)都會表現得很突出,與賽前在班級中的表現有很大進步,他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嚴格要求自己,類似現象也出現在學生擔任各類學生干部中,我想這就是一種榮譽感或一種自尊,或者也可以叫尊嚴在起作用,如果一個孩子培養(yǎng)出來了自尊心那他就有了進步的無窮的動力。
我們的生源不是北大清華里研究型的學生,教師只要注重學術的嚴謹性就夠了,我們高職的教師的很大一部分精力要放在因材施教上,要在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維護好學生的尊嚴,培養(yǎng)學生的尊嚴,我們要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呵護他們的自尊,培養(yǎng)出自尊的種子并發(fā)芽,這種尊嚴會讓他受益終生,這比單純的教會一個算法和調通一個網絡要重要得多,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時看到成果,但我想如果一個班級的大多數學生能夠獲得尊嚴感,這樣的班級的氛圍就足夠我們驕傲了。
要做到讓學生有尊嚴的學是需要我們老師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的,首先你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現狀,知道他們會什么,不會什么,其次你必須對你的專業(yè)課程要游刃有余,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做出動態(tài)調整,還有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要時刻記住讓學生有尊嚴的學習你的課程,你上課的目的是為班級的大多數學生服務的,不是為了展示你的個人口才的,學生當前的狀態(tài)是需要你講解還是需要自己練習驗證,是需要小組競賽還是大家充分討論,這需要教師有敏感的換位體驗的能力,其實這就是對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做不到或做不好就是我們教師需要提升的地方,我覺得這比花大力氣去學習制作效果絢麗的特效和做一些所謂的科研要重要得多。
要做到讓學生有尊嚴的學需要我們教師自己在融合貫通所教知識的前提下,要讓學生能融會貫通,對于超出大多數學生能力的知識要作為已知模塊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然后根據學情決定授課深度,那種打著知識體系完整的說辭,不管學生是否理解反正我完成工作量的教學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懶教”,大家都不聽的課堂,即使知識體系完整了又有什么意義?只有學生獲得了尊嚴感的前提下,教師的尊嚴才可能存在,教師的進一步的教學設計才可能實現,才能逐步走向良性循環(huán)。
當前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輕教學的現象,科研是自留地而教學是大鍋飯,如何讓教師能真正沉心于教學,我想方法有很多,只要反求一下大家都重視的職稱和績效是否和教學直接掛鉤自然會找到激勵的方法,我想在大家有了動力做事的前提下,如果抱有在我的課堂上讓學生有尊嚴學這個理念,自然會根據各自專業(yè)的不同和學情的不同而百花齊放的設計出各種方法,可能不通用,不一定能出一個什么成果,但適合的就是最好的,誰規(guī)定一篇文章就一定能感動所有人呢?萬紫千紅的春天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季節(jié)。
作者簡介:
徐峰(1970.09—),男,漢族,山東威海人,教授職稱,碩士學位,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