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資料:
全世界大約有120種河鲀。雖然名字叫“河鲀”,但其實它們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水里,也有一些生活在淡水里。河鲀大的可以長到接近1米長,小的只有2.5厘米。它們身上不長鱗片。那些尖尖的“刺”其實是它們的皮膚。
“閃開,快閃開!”先聲明,我可不是因為吃多了,才變成這個樣子的!都怪剛才那個潛水員,非要用手指碰我,結果……我就鼓起來了……
你可能聽說過,我的名字叫圓小鲀。每當我感到生氣或者害怕的時候,就會變身“氣球大魔王”,用這副樣子來把敵人嚇跑……所以,你可千萬別氣我,更不許嚇唬我!
怎樣“吹氣球”?
“啊,這是什么?別過來!”一聲尖叫,我的下巴就脫臼了!這樣,我的嘴巴就會張得特別大。在大約15秒內(nèi),我就吸入了1、2、3……37大口的水!因為我沒有肋骨,而且我的皮膚和胃彈性十足,所以這時等我再閉上嘴巴,水就會流進胃里,把我的胃變成平時的三四倍大——沒錯,我就變成了一個球!還好,是一個萌萌的球!
不過,如果我是剛剛吃完東西就受到了驚嚇,那么我只好先吐一會兒,把胃清空,才能再喝水讓它鼓起來——呃,別說了,好惡心!
這種“吹氣球”的大招可以讓我的恐嚇能力上升100個點,但……這種模樣的我根本游不動了,只能隨著水流漂啊漂,所以,我的行動能力下降了100個點。只有確定敵人已經(jīng)離開,我才能把水吐出來,讓自己的身體恢復正常。
“鲀氣球”在憋氣?
我鼓起來的時候,嘴巴是緊緊閉著的,不能讓胃里的水或者空氣跑出來!于是人們很奇怪:時間一長,你不會被憋死嗎?
為此,幾個澳大利亞的科學家抓了一些河鲀做實驗。先恐嚇它們,讓它們變成球,再測量它們到底吸了多少氧氣,并觀察它們的腮蓋有沒有關上。如果河鲀“憋不住”了,就一定會打開鰓蓋,開始呼吸。結果他們發(fā)現(xiàn):我們當然沒有憋氣!我們會呼吸的!
但是,鼓成球的時候我的胃可是很累的!因為我需要把食管封閉起來,不讓胃里的食物和水跑出來。結果,我胃部的肌肉就非常緊張。每鼓一次,我要花將近6個小時,才能慢慢讓身體恢復原狀。而且由于肌肉疲勞,我不能馬上再鼓起來。
所以,請不要因為覺得我的“氣球形態(tài)”很萌,就一會兒戳我一下。那樣做真的會害死我!
為什么我會變“氣球”?
“媽媽,為什么只有我們河鲀會這種‘吹氣球的本領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貪吃的小河鲀,它遇見了一只扇貝,嗯,好像很好吃的樣子!于是就‘啊嗚一口,把它吞了下去。
“糟啦!扇貝的殼把小河鲀的嗓子卡住了!它急得團團轉,最后只好把鰓蓋蓋上,憋住一口氣,用力吸一口水,再往外吐,‘噗的一聲,終于把扇貝殼吐出來了!
“從此以后,所有的河鲀在被食物噎住的時候,都學會了這樣做。慢慢地,它們發(fā)現(xiàn),這種‘憋氣——噴水的技能很有用??梢杂眠@個辦法,把藏在沙子里的獵物暴露出來,或者把獵物身上的泥沙吹掉。還有些河鲀,甚至會用這種方法給自己蓋房子!
“因為河鲀經(jīng)常使用這種噴水的技能,它們嘴巴上的肌肉也越來越發(fā)達了。最后,它們發(fā)現(xiàn),如果憋著水不吐出來,敵人就會被自己的“氣球”形態(tài)嚇跑。從此,我們就進化出了這種重要的防御技能!”
其實,對我們河鲀來說,真正的防御還是要靠身上的河豚毒素。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倍,一條有毒的河鲀能夠輕易殺死30個成年人!所以,想吃我們之前,還是好好掂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