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啟梅
一個和風細雨的春日,云霄縣作協(xié)的幾位文友,應邀興致盎然地來到了堪稱“魚米之鄉(xiāng)”的東廈鎮(zhèn),尋覓海的富饒,海的余韻。
年輕、干練的女書記笑迎我們并陪同走訪了幾個海上養(yǎng)殖場。
那一汪汪的斗方水潭,背靠連綿起伏的仙人山,面朝秀美俊俏的玉女峰,泛著碧波依偎在一望無際的紅樹林海灣。漲潮時,海水順著溝渠涌入水潭,帶來生機無限;退潮時,潭水流出,期待著海的再次恩賜與給養(yǎng)!
領隊的縣海洋漁業(yè)局同志如數(shù)家珍地告訴大伙,這一個個星羅棋布的水潭里,養(yǎng)殖著無數(shù)的海鮮:有營養(yǎng)豐富的鋸緣青蟹,有聞名遐邇的竹塔泥蚶,有活蹦亂跳的草蝦對蝦,還有油光發(fā)亮的鰻魚和肉味鮮美的海蟶,這些都是漳江口豐富的咸淡水資源交替滋養(yǎng)培育出的頗具云霄特色的優(yōu)質海產品。
站在這海濱隴上,極目遠眺,海天一色,浩瀚蒼茫。近處幾只木舟停泊在蘆葦叢中,海風一吹,搖曳飄動,激起水面漣漪朵朵。那些盛滿淡藍色海水的潭子,恰似一塊塊晶瑩剔透的聚寶盆。春雨驟停,陽光穿透云層輝映著水中若隱若現(xiàn)的魚、蝦、蟹、蟶,灑下五彩斑斕。制氧機那一圈圈的水花交替盛開,可謂動靜相宜,相得益彰!
堤岸邊,芳草青青、野花點點,幾株綠柳、幾叢墨竹,在海風中婆娑起舞,給這天然的養(yǎng)殖場增添幾分優(yōu)雅和嫵媚。
聽老人說,古時候,船場、荷步兩個村莊,猶如兩塊寶石鑲嵌在一望無際的紅樹林海域中央,人們出行都須靠一葉扁舟穿梭,來往不便。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更有“大躍進”年代移山填海,拓展原野,疏通道路,村民們才擺脫了以搖擼代步的時代。
20世紀70年代,這里是聞名遐邇的“尾坑農場”,它是全縣最大的稻谷生產和海產養(yǎng)殖基地,尤其是在“農業(yè)學大寨”時期,尾坑農場更是云霄縣農業(yè)水產對外宣傳的一面旗幟,省內外前來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享有“魚滿船、糧滿倉、雞鴨肥、果飄香”的綠色農場美譽。至今,尾坑農場仍是云霄縣最大的一個魚米之倉!
“漳江綠海紅樹林,中流砥柱石礬塔”,美麗富饒的東廈,依山傍海,人杰地靈,上有仙人山的依靠,下有石礬塔的庇佑,一汪汪碧水養(yǎng)殖出肥嫩的海鮮,一頃頃良田種植出豐登的五谷,富裕起來的村民住上了新蓋的樓房,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中不少人添置了汽車。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有了縱橫交錯的“村村通”,人們把養(yǎng)殖的海鮮送往城里的集市,送往云霄最大的“鮮品”冷凍企業(yè),一筐筐、一箱箱特色海鮮經過冷凍包裝,漂洋過海,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地區(qū),而勤勞智慧的人們則鼓起了腰包,展開了笑顏。
當我們依依不舍地隨著徐徐啟動的車輛緩緩前行時,大海已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而車窗外一幅動人的景致又跳入了我的眼簾:原野間一位耕田的老農,彎腰弓背推著一把木犁吆喝著,水牛拽著犁耙大步前行,使勁地犁翻著水田,一塊塊黑色的泥土被翻卷起來,水花四濺。成群的白鷺低空翱翔,有的悠閑自在地駐足在被剛剛翻起還散發(fā)著泥土芳香的泥團上,有的嘰嘰喳喳追逐著嬉鬧著,好似在爭搶泥土中的蟲兒,更像是在歡送我們這支采風的車隊!田埂上,一位小姑娘手拽絲線,將一只粉紅色的風箏朝藍天放飛得很遠很遠……
東廈濱?!闶囚~蝦鱘蟹的故鄉(xiāng),你是白鷺候鳥的天堂,你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家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