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平
【摘 要】G567線禮縣至成縣至康縣公路維修改造工程對部分路段采用基層冷再生技術進行施工,文章結合工程的特點,對基層冷再生技術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質量提高措施,從而有效的確保項目的質量。
【關鍵詞】基層冷再生技術;G567禮成康公路;改造
1 工程概況
G567線禮縣至成縣至康縣公路維修改造工程,是連接隴南市禮縣、西和縣、成縣、康縣及周邊地縣的一條重要運輸通道。項目主線起于禮縣祁山鄉(xiāng),沿S219線途經西和縣城、成縣紙坊鎮(zhèn)、康縣寺臺鄉(xiāng),終點位于康縣長壩鎮(zhèn),與正在施工建設的 G345線相接,全長179km,項目支線起于成縣拋沙鎮(zhèn),順接主線,途經成縣縣城,終點位于江洛鎮(zhèn),全長29km。項目全線總長208公里,2015年1月開工,工期2年。筆者當時在G567線禮成康公路工程項目辦工程科工作,全程參與該項目施工。
2 瀝青路面應用冷再生施工技術
G567線禮縣至成縣至康縣公路近幾年私家車數(shù)量猛增,車流量大,城市道路負荷隨之增加,給道路造成了一些損害,給人們出行、行車安全造成了安全隱患和不良影響。因此政府決定對該道路進行修復改造,其中部分路段采用基層冷再生技術進行處治。具體施工過程如下:
2.1 施工技術前期準備
項目辦與施工單位通過實地考察,針對該道路出現(xiàn)的損壞進行評估分析,在保證道路修復效果的前提下,做了一些必要施工前期準備。
(1)準備冷再生技術所需機械設備
冷再生機械設備的準備,包括道路銑刨設備,瀝青噴涂設備,分料設備、刮平設備等。本工程采用德國維特根集團的WR2500 系列。
(2)選擇科學的配合比、級配
對原材料再利用時,對銑刨材料進行篩分,注意檢查原材料的顆粒級配是否達到標準要求,在必要時,可以摻兌一定比例的新料滿足級配要求。通常情況下,骨料顆粒直徑4mm以上的需占60%左右,因此,我們需要根據道路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對瀝青路面冷再生水泥材料的強度應在32.0(最好是硅酸鹽水泥)。
(3)鋪筑試驗
在正式施工之前,項目辦要求施工單位先進行鋪筑實驗,并將試驗結果報告給監(jiān)理工程師。在試驗過程中,特別注意冷再生機械的行走速度與轉子的轉速,它們將直接影響到再生后材料的級配效果。得到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作為施工依據。
2.2 施工工藝流程
道路施工必須考慮到施工質量,節(jié)約施工成本,在進行冷再生施工作業(yè)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進行。首先,對道路上的雜物、灰塵進行清除,避免對設計測量造成誤差,同時達到冷再生施工對路面的要求,對車輛流量進行控制,必要時進行交通管制。其次,施工人員按照計算要求將水泥攤鋪,注意單位面積的水泥含量,一般為700 斤/m2 混合物重量,每水泥單位面積可使用36 斤/m2的量。然后進行準備前級配控制。對銑刨速度根據道路損害程度進行適合的控制,普通路段為65m/min,受損嚴重的路段需要放緩速度。同時需要注意銑刨過程中,破碎梁的壓力及混合料的級配是否合理。在碾平時,我們將混合料進行攪拌,使用推土機向前推壓,為了避免在壓實過程中異?,F(xiàn)象的出現(xiàn),我們需要進一步使用平地機進行處理,確保推鋪后路面達到平整的規(guī)范。當推鋪完成后,為了保證碾壓質量,在水泥凝聚時間內盡量一次性進行碾壓處理,并控制在4h內。最后,對冷再生路面進行適量的灑水,使路面達到一定時間內的持續(xù)潮濕狀態(tài),一般在8h或更長時間,期間禁止任何車輛,行人出入該施工路面區(qū)域。
2.3 施工特點
本項目冷再生技術的施工特點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對受損路面就表層材料再利用的特點,簡化了施工流程,材料上節(jié)約了成本,降低了建渣的產生,對周圍環(huán)境傷害降至最低。
(2)縮短工作周期。冷再生技術能有效降低路面底層結構的重塑工作量,達到“以舊換新”的效果。
(3)連續(xù)進行攪拌、推鋪、碾壓等操作。其目的是為了使舊料與新料得到充分融合,保證路面的平整度和壓實度。雖然,我國冷再生技術起步較晚,正在積極探索研究發(fā)展階段。因此,它也存在幾個不足的方面:對于如果公路級別越高,其原路面為優(yōu)質瀝青混凝土材料,冷再生技術就無法滿足高級瀝青面層的指標要求,而且對原材料的利用率比不高。因此,冷再生技術一般適用于一般公路或標高沒有限制的公路。對于高等級公路而言,路面標高早已固定,因此,它的標高可調整性很小,所以攤鋪新的面層將會受到限制。
3 就地冷再生技術在養(yǎng)護施工中注意事項和管理措施
3.1 再生機速度控制
再生機的行駛速度直接影響到養(yǎng)護再生材料的級配,因此再生機的速度控制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再生機的行駛速度與再生層的厚度、舊路面的材料以及舊路面平整所需要的材料厚度有關,在已經維修的多條道路中,我們一般對再生厚度12cm的路面,再生機行駛速度為5-8m/min,收效較好。
3.2 冷再生配比的計算
在對冷再生配比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如何選擇有代表性的樣品以及如何降低強度的波動性,成為了配合比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公路舊路面材料當中部分原瀝青成分與大量二灰土進行配比后,其強度會有很大程度的波動,隨之差異性也會增大。因此為了保障公路的養(yǎng)護質量,施工人員就必須要選擇水泥劑量大的一組來進行施工,同時配比人員在施工準備階段,要適當?shù)丶哟笤囼灥念l率,以選擇出最優(yōu)的配比方案。
3.3 含水量以及水泥的劑量測定
為快速地獲得養(yǎng)護施工中的含水量,一般采取燃燒法與烘干法來測定水的含量。試驗中發(fā)現(xiàn),一般在公路養(yǎng)護施工現(xiàn)場測到的水含量要比實際的水含量大,因此可經過分析得出,破碎的材料當中會有部分瀝青被燃燒掉,由此在施工前,施工人員要進行多次試驗,以確定燃燒法和烘干法所得出的水含量比例關系,但要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員在采用烘干法時需要用低溫來烘干,而不是高溫烘干法。此外從水泥的劑量測定試驗可得知,在施工中檢測發(fā)現(xiàn)的水泥劑量會比設定的劑量大,甚至還會超出所要考慮的損耗指標,而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原因是破碎材料當中含有石灰成分,施工人員卻沒有對加入水泥中的破碎材料進行滴定試驗(用已知物質量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堿或酸的方法),由此影響了滴定出來的結果,為后續(xù)養(yǎng)護施工的碾壓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3.4 加強施工管理
自進駐工地以來,G567禮成康公路維修改造公路項目辦按照“科學施工抓質量、嚴格管理促進度、狠抓質量保廉潔”的工作思路,嚴格管理,精心組織,建立健全項目管理體系,積極開展標準化駐地建設,加強職工培訓、監(jiān)理及檢測人員資格考試等前期準備工作,為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一是根據本項目工程特點及現(xiàn)場實際,在確保工程質量、階段工期及總工期目標的前提下,項目辦人員深入現(xiàn)場實地踏勘,不斷優(yōu)化設計方案,結合實際,制定了《 G567禮縣至成縣至康縣公路維修改造工程項目管理辦法》,要求施工單位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細化目標,編制可行的年度和月度施工計劃及保證措施,形成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年的工作機制;二是項目辦每月底組織人員重點檢查工程質量、保障措施以及重點部位、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情況,確保階段性目標順利完成;三是加強質量管理,要求監(jiān)理人員必須對施工單位做到工程施工的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后評價,對把關不嚴的監(jiān)理人員進行違約處罰,對認定為返工的分項工程,由監(jiān)理單位承擔返工經濟損失的10%,確保工程始終處于嚴格的監(jiān)管之中;四是加強安全管理,項目辦和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及時簽訂安全管理合同,在日常管理工作當中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采取通報批評、停工整頓等措施,杜絕責任事故,保障項目施工安全;五是為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同時確保農民工權益和公路建設質量,隴南公路管理局對G567線禮縣至成縣至康縣公路維修改造工程項目派駐了紀檢監(jiān)察組,協(xié)助項目辦對工程建設人員加強廉政建設教育,對《廉政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考核,全力確保項目建設資金安全和優(yōu)質高效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六是隴南公路管理局在項目辦設立了臨時黨支部,公推直選黨支部委員,臨時黨支部按照“抓班子、帶隊伍、促發(fā)展、保質量”的指導思想,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黨的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助推工程建設的強勁動力。
4 總結
基層冷再生技術在G567禮成康公路建設項目中的應用,通過項目部及施工單位全體員工的努力,確保了項目施工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公路的質量,受到了上級的好評。
【參考文獻】
[1]厲蘭伯,孟廣文,石橋.瀝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層技術探討[J].交通科技.2004(03).
[2]張計林.路面基層冷再生施工技術[J].山西科技.2009(06).
[3]陳永鋒.公路常見病害與養(yǎng)護措施[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7).
[4]王洪輝.舊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術的探討[J].青海交通科技.2006(02).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