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宏++周紅章
炎熱的夏天,你以為埋伏在你身邊,吸你的血、給你派發(fā)大“紅包”的只有蚊子嗎?當然不是啦!除了蚊子,“吸血鬼”家族還有很多其他成員。下面,我們就一起揭開昆蟲界“嗜血家族”的神秘面紗。
臭蟲
物種檔案:臭蟲屬異翅目(Heteroptera)臭蟲科(Cimicidae)。臭蟲體小型、扁平、卵形,無單眼,喙3節(jié),前翅僅見1對棕色革片的痕跡。因為它胸部腹面第2、第3對足基部之間,有臭腺揮發(fā)區(qū)和半月形的臭腺孔發(fā)出異味,故名臭蟲。臭蟲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難聞的臭味。
出沒地點:中國有2種吸食人血的臭蟲: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溫帶臭蟲生活的適宜溫度為28~29℃,在中國分布廣泛,向南可至福建廈門-廣西桂林一帶;熱帶臭蟲最適宜的生活溫度為32~33℃,分布在南方諸省,向北可至湖南衡陽-四川成都一帶。臭蟲白天隱藏在墻縫、床席等處的縫隙中,夜間出來活動。
惱人的危害:臭蟲的若蟲和成蟲,不分雌雄均吸血。它們吸食溫血動物的血液,如人類、鳥類、蝙蝠等,對寄主沒有嚴格的選擇性。臭蟲不僅擾人睡眠,而且傳播疫病。
跳蚤
物種檔案:跳蚤屬蚤目(Siphonaptera),是身體側扁、無翅的外寄生者。跳蚤體型小而堅硬,體被許多剛毛和刺,觸角棒狀,腹部10節(jié),后足粗長,跳躍能力極強。成蟲羽化至吸血前可以生活一段時間,雌蚤較雄蚤耐饑餓能力強,吸血后的跳蚤比未吸血的弱。一般情況下,雌蚤在吸食正常寄主的血液后交尾,才能產(chǎn)出受精卵。
出沒地點:蚤類隨著寄主的分布而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熱帶地區(qū)較為普遍。多數(shù)跳蚤不會永久地在寄主身上生活,只有成蟲吸血時才會到寄主身上。潛蚤則永久生活在寄主皮內,如趾甲下,直到寄主死后才離開。
惱人的危害:跳蚤雌雄蟲均吸血,唾液中含有抗凝血物質。跳蚤主要寄生在哺乳動物身上,叮咬并吸食血液,常引起劇烈瘙癢,使寄主煩躁不安,可傳播鼠疫、斑疹傷寒等疾病。
虱子
物種檔案:虱子屬虱目(Phthiraptera),是一類無翅的、背腹扁平的外寄生性昆蟲。虱子頭小,略呈圓錐狀,窄于胸部,向前突出;觸角短小,3~5節(jié);無復眼或退化,無單眼;胸部完全愈合;足短粗并具有大爪,用來抓住寄主的毛發(fā);腹部9節(jié),無尾須。
出沒地點:虱子對寄主具有一定的專嗜性,如人虱,依據(jù)其在人體上生活的不同部位,可進一步分化為頭虱、體虱、陰虱。
惱人的危害:虱子中只有虱亞目的種類具有刺吸式口器,能吸血。它能夠寄生在幾乎所有鳥類和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身上,雌雄成蟲和若蟲均吸食血液,造成痛癢和失血,并傳播多種人畜疾病,如斑疹傷寒、鼠疫等。
錐獵蝽
物種檔案:錐獵蝽屬異翅目(Heteroptera)獵蝽科(Reduviidae)。錐獵蝽體小型至中型,多橢圓形,頭部長而尖,在眼后細縮如頸狀;復眼突出;腹部中段常膨大。
出沒地點:錐獵蝽大部分種類生活在野外,少數(shù)種類隱藏在室內,夜間活動。在中國,錐獵蝽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惱人的危害:錐獵蝽雌雄若蟲和成蟲均吸食哺乳動物或鳥類的血液,部分種類是錐蟲病的傳播媒介。錐獵蝽常叮刺人體的裸露部位,尤其是眼睛周圍和嘴唇,也因此而得名“接吻蟲”。
舌蠅
物種檔案:舌蠅屬雙翅目(Diptera)蠅科(Muscidae)。舌蠅體型比家蠅大,粗壯,身上有稀疏的鬃毛,黃褐色至黑色;觸角具鬃毛狀附器—觸角芒,觸角芒上有一排長而分支的毛;雙翅靜止時平疊于背部。
出沒地點:舌蠅晝夜均活動,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非洲,中國沒有。
惱人的危害:舌蠅雌雄成蟲均吸血,以人類、家畜及野生動物的血為食。其中,吸食人血的以雄性個體占多數(shù),雌性個體多吸食大型動物的血液。舌蠅能夠追蹤其偏好寄主呼吸所產(chǎn)生的氣味,特別是二氧化碳、辛醇、丙酮及酮類物質,并可傳播錐蟲病,引起人畜睡眠病。
牛虻
物種檔案:牛虻屬雙翅目(Diptera)虻科(Tabanidae)。牛虻體粗壯,中到大型,多毛,形似蜜蜂,體色為黃綠色;頭部半球形,復眼大而突出;觸角第3節(jié)延長,呈牛角狀。
出沒地點:牛虻幼蟲生活在潮濕的泥土中;成蟲喜陽光,多在高溫強光的白天活動,中午最活躍。
惱人的危害:牛虻雄成蟲主要取食花粉和花蜜,雌成蟲則吸食牛、馬、騾、驢等牲畜的血,有時也攻擊人類和其他動物。除吸血外,牛虻雌成蟲還可能啄取大塊皮肉,引起嚴重失血和傷害,傷口也容易因被其他蠅類取食造成感染,并傳播炭疽病、錐蟲病等。
蚋
物種檔案:蚋屬雙翅目(Diptera)蚋科(Simuliidae)。蚋體小型,強壯,多為黑色;復眼大,雌蚋為離眼式,雄蚋為接眼式;胸部隆起,翅寬大,其上有刺或毛。蚋的口器與蚊子相似,但較短。蚊子的喙能刺入很深以尋找寄主的毛細血管,而蚋則刺入較淺,取食寄主傷口滲出的血液。它吸血的同時,還會向寄主體內注入含有抗凝血劑的唾液。
出沒地點:蚋幼蟲水生,成蚋常在晚春和夏季大量出現(xiàn)在山區(qū)、林區(qū)、森林草原等有泉水或溪流的地方。
惱人的危害:雌雄
成蚋均可取食花蜜和植物汁液,僅雌成蚋吸食鳥類或哺乳動物的血液。蚋對人類分泌的汗腺成分有反應,可傳播蟠尾絲蟲病。
延伸閱讀
吸血的蜱蟲是昆蟲嗎?
吸血的蜱蟲不是昆蟲,它是蛛形綱(Arachnida)蜱螨亞綱(Acarina)的種類,與昆蟲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有4對足,胸腹部沒有分開。蜱是蜱總科(Ixodoidea)生物的總稱,有硬蜱和軟蜱之分,硬蜱成蟲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軟蜱無盾板。二者皆吸血,未吸血時體型很小,吸飽血后可膨大幾倍至幾十倍,如飽滿的黃豆。
蜱蟲常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森林中,或隱藏在動物的皮毛間。蜱的幼蟲、若蟲及成蟲不論雌雄均吸血,寄主包括陸生哺乳類、鳥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蜱的嗅覺敏銳,對動物排出的汗味和二氧化碳很敏感。硬蜱吸血時,口器牢牢地固定在寄主的皮膚上,驚嚇時也不離去,若強行拔除,易將假頭折斷于皮膚內,引起后續(xù)感染,可傳播多種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因此,發(fā)現(xiàn)被蜱蟲叮咬時,可用香煙、蚊香等熏烤,或用乙醚等藥品麻醉它,使其自動脫離,并用肥皂水清潔傷口;最好及時送醫(yī),由醫(yī)生麻醉取出并消毒傷口。
吸血昆蟲頻繁騷擾、傳播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我們人類的生活、工作和游樂,同時也給家畜和野生動物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我們要對吸血昆蟲進行積極的防治,首先要保持個人和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減少其生存概率,其次還要配以相應的殺蟲劑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