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谷
在一次戈壁極限耐力跑比賽上,參賽者中有個來自新西蘭的老頭兒,六十多歲,頭發(fā)花白,精神矍鑠。他同所有人一樣背著自己的補給,要在戈壁中穿越七天。有天老頭兒跑著跑著,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跑錯路線了。跑在他前面的幾個年輕人也很快發(fā)現(xiàn)他們跑錯了,于是就都抄近道向正確的路線跑去。但新西蘭老頭兒卻調(diào)頭往回跑,跑到開始分岔的路口,然后再選擇正確的路線重新開始跑。
原本跟在老頭兒后面跑的一個名叫邁克爾的年輕人看呆了。
邁克爾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就在十天前,邁克爾駕駛著小貨車送一批貨到一個地方。路上,他因為不熟悉地形竟然開錯了路線,但很快找到了一條捷徑。他同往常一樣,駕車抄近道走,可沒想到,他開著開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孩突然從路邊沖了出來。邁克爾根本來不及剎車,于是,車輪無情地碾過了男孩的右腿。
男孩當(dāng)即倒地,鮮血直流。驚慌失措間,邁克爾逃逸了。事后他看報紙才得知,男孩雖然保住了一條命,卻永遠(yuǎn)失去了右腿。邁克爾心里一直不安,卻始終沒有勇氣去自首。平日酷愛跑步的他這次報名參加戈壁穿越,就是打算跑完全程后從加利福尼亞州徹底消失,遠(yuǎn)離自己家鄉(xiāng),逃避良心的譴責(zé)。
戈壁長征,一路艱辛,多數(shù)人都想少走幾步路,新西蘭老頭兒卻不走捷徑,選擇回到原路再出發(fā),這給邁克爾帶來很大的啟示。此后幾天,他一直跟在老頭兒后面跑,在結(jié)束這次極限耐力跑挑戰(zhàn)的第二天,他就去自首了。
(選自《今日文摘》)
素材解讀
一個人,錯了就是錯了,回過頭再選擇正確的路口,頂多費一點兒時間,但一定能到達(dá)目的地。如果抄近道,或許能回到正確的路線,但更有可能走向錯誤的深淵。
適用角度
角度一:從年輕人選擇自首的角度,可以運用到“承擔(dān)責(zé)任”“對自己負(fù)責(zé)”等話題。
角度二:從老頭兒選擇回到岔路口重新開始跑的角度,可以運用到“原則”“不走捷徑”等話題。